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向晓华 《金秋科苑》2009,(12):245-245
语文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向晓华 《今日科苑》2009,(12):245-245
语文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段慧君 《科教文汇》2011,(23):95-95,142
语文新课标的理念,就是要求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语文。人们口中讲的语言、手下写的文字都属于语文。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学生,学生就要学习,学习就要听、说、读、写,这些说的、读的、写的就是语言、就是文字,它们都是语文的一部分。语文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4.
阅读生活化是基础,出发点是教学生学语文,切入点是课前、课上和课外的读、看、听、说、写、思、悟等语文学习活动,理想的归宿点是让学生真正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思维情理化。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能使学生始终沐浴其中,养成语文意识,提升语文素质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活动的基础。1992年我国第一个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的表述:“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基础。同时,知识构建也是语文素养培养所不可或缺的。但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来看,教学中教师多引导学生听、说、读,关于写的活动很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提倡练笔活动,让学生在听、说、读的同时进行练笔,以此来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和技能的培养,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白云慧 《科教文汇》2012,(20):91-91,138
文章以笔者自身实习经历为例,结合所在学校的真实情况,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为重点,通过训练听、说、读、写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学习是每一个人生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受益终身的个人能力和文化素养。并最终达到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综合性学习"是对学生语文知识之间的综合,是语文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是学习与生活之间的综合;是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整体性、协调性发展的要求;对学生形成团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等具有现实意义。然而,小学教育阶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因此,本文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问题出发展开策略性探究。  相似文献   

9.
何映涵 《科教文汇》2009,(29):118-118,150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的语文活动,特别注意探索和研究过程,在学习活动中注重对母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活动课。这种活动课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它的设置,对语文学科教学来说是一项重大改革,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0.
王丽英 《科学中国人》2014,(1S):125-125
阅读教学和阅读理解是紧密联系的。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高效活跃的阅读教学课堂,一定会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产生极大影响,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语文要加强创新素质教育,首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分析、运用、传递信息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言大师叶圣陶先生曾说:"无论是听、说、读、写,只要学好了语言,就可以学好语文,因为语言是学习其它一切的基础。"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借助文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词语,与文本对话,与生活对话,在词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发展语言。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标》(实验稿)的出台,高中英语教学将语言技能的学习列在了首位。语言技能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及这四项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而提高阅读能力则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最大的内在动力,或者叫做“内驱力”,只有充分激发学生阅读英语的兴趣,才能建立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1.适当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词汇是阅读理解的基石学生在阅读理解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词汇障碍。没有词汇量的基…  相似文献   

14.
严青青  周维 《科教文汇》2012,(35):116-116
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听、说技能的使用要多于读、写技能的使用.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有效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因此如何上好大学英语听说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摆在大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王宛平 《科教文汇》2009,(32):123-125
养成学语文的好习惯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习惯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倡语文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养成两类好习惯,即凭语言文字吸收(听和读)和发表(说和写)的好习惯。本文结合《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从读写听说四个方面,探讨指导督促学生在反复的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做法和启发。  相似文献   

16.
李风香 《今日科苑》2009,(22):277-277
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曾有精辟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所以我认为,任何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良好的语文习惯。语文教师要指导初中学生把读,写,听,说结合起来,把所学知识的内部规律加深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自我的真实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刘添洪 《知识窗》2014,(22):30-31
语文教学可分为听、说、读、写四个环节。其中,读是吸收、接纳和基础。如何引导学生反复吟诵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精髓的基础。学生只有在反复吟诵中,才能体会和感悟文学作品的美。  相似文献   

18.
新大纲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其中"写"是最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方面,也是每位语文老师教学工作的难点。  相似文献   

19.
赖珍华 《知识窗》2013,(8):58-58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英语作业的基本要求.设计课题型、体验型、实践型、合作型、趣味型作业,渗透开放性的设计原则,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听、说、读、写英语的能力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来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品味积累增强语感,加强学生语言实践,让学生在说写中深化语感,同时也要拓展阅读教学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