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然以拍喜剧片为主的冯小刚也想尝试文革题材,从《集结号》《我不是潘金莲》到2017年的《芳华》,冯小刚试探电影表达的政治边界,寻找合适的电影阐释方式表达对上世纪后半叶社会政治的思考。《芳华》在多重话语之下寻找新的电影表达方式,最终表现出更多商业运作痕迹,怀旧有余反思不足。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青春电影进入怀旧的文化生产和营销青春的阶段,呈现出模式化的审美特点。《少年的你》采用跨类型的创作方式,将青春、成长叙事置于社会语境中,选取尖锐的现实题材并展开,打破怀旧滤镜,在反怀旧话语中解决青少年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聚焦青少年的精神成长,纠正了怀旧青春电影中“成长落空”的问题,实现了成长叙事的新变奏,并且细腻谨慎地在人物形象中注入了对校园霸凌的理解,为青春电影走出同质化困境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海峡两岸的华语怀旧电影不断创造高票房记录。与以往同类电影相比,近年来的怀旧电影大多远离意识形态冲突,政治色彩比较淡漠,较少反映现代性过程中的痛苦体验或城市化过程中的阵痛,而更关注日常生活,以青春的梦想和浪漫、爱情经历为主要怀旧对象。华语怀旧电影是消费经济的产物。反思型怀旧和创造性的怀旧形态是当下华语怀旧电影最为需要的。  相似文献   

4.
电影《中国合伙人》是2013年上映的一部电影,讲述了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三个大学生为了梦想一起打拼事业的怀旧励志片。其主题曲《光阴的故事》及一系列插曲都是采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它与视觉画面一起构筑银幕空间,推动叙事,共同完成了艺术形象塑造。  相似文献   

5.
王安忆在小说《长恨歌》中以日常书写的方式完成了对上海形象的书写,这种书写方式呼应了20世纪40年代张爱玲、苏青等诸位“小叙事传统”作家,且文本中中产阶级书写又将《长恨歌》与“上海怀旧”联系在一起。而改编成电影的《长恨歌》则是对20世纪30年代上海黑幕、商业意识的又一次敬礼。在文艺大众化、市场化的境遇下,电影《长恨歌》以及一系列的文艺片的拍摄呈现了什么特点以及文艺片将向何方发展是文章力图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绘本,适合那些心存美好的人阅读。随着九把刀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大陆的火爆,怀旧已经成为时下最当红的话题之一,而相关的怀旧小说已经有了很多本,可作为消费主力的年轻人却依然并不满足,原因在于没有找到一个简单的怀旧方式和载体。丁小点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空白。作为在网络上爆红的漫画家,《好想回到小时候》是丁小点的第一本实体书绘本。与网络上剧场版最大的不同是,《好想回到小时候》拥有一个主题。在我们都在怀念逝去的  相似文献   

7.
怀旧不仅是人类更是电影中的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永恒话题。作为第五代著名撮影师的顾长卫,其处女作《孔雀》就是一部以怀旧和感伤为主调的影片。认为这部影片通过创伤与抚慰的叙事体验,通过富于隐喻化的片名和开放式的结尾等策略,传达和表现的正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怀旧感。  相似文献   

8.
王莹 《家长》2010,(8):73-74
《岁月神偷》是罗启锐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编导的电影,它描述了20世纪60年代香港罗姓一家的风云变幻。随着小弟罗进二头戴金鱼缸、在Dancing in the Moon的歌声中从容出场,怀旧情怀便弥散开来。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新加坡导演陈子谦《881》与《12莲花》两部电影,以歌台为切入点,分析歌台在电影中的建构以及其所承载的主题、性质。通过时间空间所呈现的独特性,导演表达了对传统新加坡文化的怀念,并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歌台文化的关注与喜爱。但在对歌台怀旧书写的同时,在不同程度对歌台文化却起到消解的反作用。因此,如何保护歌台文化仍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泰坦尼克号》(以下简称《泰》)3D版于2012年4月10日开始在我国上映,通过借力时下最新的3D技术对原电影进行了修复。虽然属于“老片重映”的范畴,但该片再次在中国引发了一股观影热潮。这种热潮的出现,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观众对十五年前集体记忆的强烈怀旧。这种怀旧情绪中包含着对坚贞爱情的永恒追求,对理想道德范式“乌托邦”的设想以及底层人士在怀旧中所寻找的身份认同。同时该片也完成了一次成功的以符号化价值为主导、以情感诉求为利器的怀旧营销。  相似文献   

11.
小说《白狗秋千架》是刚进入文坛不久的莫言的标志性作品之一,通过塑造闭塞沉闷的高密东北乡,冷酷的叙说苦难的人生和种的退化的寓言,从而成为新时期启蒙文学的杰作.电影《暖》是日益成熟的霍建起的代表性作品之一,通过选景世外桃源的婺源,诗意地叙说成长的感伤和生活的美好期待,从而成为新世纪怀旧电影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2.
鲁迅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座丰碑。《怀旧》作为他最早的一篇小说,以其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触,真实地再现和反映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从此拉开了“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的序幕。作品有着深刻的思想性和创新性,它借小说革新,呼唤着新小说的诞生,为革命思想启蒙作了有力的探索和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怀旧》是从晚清进步的遣责小说通向五四文学革命,高扬反帝、反封建的一面旗帜,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之作,具有开启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12年,第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法国影片《艺术家》(The Artist)囊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配乐等五项大奖。作为一部向默片时代致敬的怀旧式电影,在叙事、镜头、布景、音乐等诸多方面都可以看到许多好莱坞经典老片的影子。其中,男主人公瓦伦汀自杀的重要段落,就引用了悬疑片史上一部经典作品《迷魂记》中长达五分钟的整段音乐。  相似文献   

14.
怀旧不仅是人类更是电影中的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永恒话题。作为第五代著名摄影师的顾长卫,其处女作《孔雀》就是一部以怀旧和感伤为主调的影片。认为这部影片通过创伤与抚慰的叙事体验,通过富于隐喻化的片名和开放式的结尾等策略,传达和表现的正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怀旧感。  相似文献   

15.
产生于怀旧语境中的《长恨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怀旧文化特色:其一是对“殖民”文化的复制及宣扬;其二是对“高雅”之享乐主义的膜拜。在这样的怀旧语境中产生的《长恨歌》在某种程度上是“隔绝了底层社会的利益代言角色”的一种行为,是典型的势利价值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是一首思乡怀远的词作,《全宋词》定题为“怀旧”。“怀旧”者,怀念故乡昔日人事也。此词的主题思想明白可见。那么词中是怎样抒写这种“怀旧”之情的呢?我们就来看这首词。上片写景,大致可分作两层。  相似文献   

17.
《杜鹃情》是散中的“正剧”,它使读在怀旧的情绪中,重温精神家园的古老命题:忠诚、无私、坚毅、勇敢。风格上,《杜鹃情》表现为一种朴素的浪漫,像一束山花,可感可触,朴素动人。  相似文献   

18.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是2013年中国大陆青春与怀旧题材的电影,改编自辛夷坞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青春的岁月里那些关于成长、关于爱情、关于梦想的事。这部青春电影是赵薇的首部导演作品,首映日就以4650万元打破了《人在囧途之泰囧》的华语片首日票房,之后上映三日又创下票房1.4亿元新纪录,在票房上创造了一个奇迹。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角度对影片中的女性意识进行解读,并以此彰显影片的女性主义气息。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下半叶出现了《满意不满意》《小小得月楼》《美食家》等多部与苏州形象有关的电影,这些影片既是姑苏城的文化注脚,也是国家发展和历史变迁的影像考古。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象征符号、集体记忆等元素暗含怀旧、典雅的姑苏图景和浓郁的乡土文化,“生活流”的叙事策略和“烟火气”的声景建构则展示苏州的市井风味和苏州人别有特色的生存哲学。这种精致儒雅的文化想象并非是电影艺术的虚构书写,而是深深根植于苏州的建城历史之中,观众看到的是“乡土苏州“”文化苏州“”市井苏州”的多元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20.
《上元灯》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融入东方学的神韵,表现的却是施蛰存感怀往昔的情怀。对现代都市弊端的厌恶,对小镇传统的怀念,汇入从容舒缓的叙述中,使《上元灯》在怀旧情结的烛照下,呈现出古典美的诗情画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分析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