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窗     
1995年12月13日,新闻出版署大礼堂举行了“王益同志从事出版工作60周年座谈会”。会议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宋木文主持。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致贺词,对王益同志从事出版工作60周年表示祝贺,对这位出版界的老前辈表示敬意,称赞王老是党和人民出版事业的奠基者、开拓者之一。许力以、陈原、王仿子、张惠卿、林尔蔚等同志与会,颂扬了王益对出版事业的贡献。会上展出了王益的  相似文献   

2.
1996年9月间,在讨论三联书店店史出版工作时,仲秋元同志命我写稿。我是1950年2月在上海考入三联书店的,半年以后被调到北京三联总管理处编审部,第二年年底,三联并人人民出版社。这是建国初期新中国出版事业实行出版、发行分工,出版专业化等重大决策的一个具体步骤。编审部部分同志归人民出版社,我于8月间先到东总布胡同的人民出版社报到。东西总布胡同是一条笔直漫长的胡同,我从原来在胡同西头的29号办公,移到东头的10号大门上班了。 尽管我在三联书店工作不到两年时间,但这是  相似文献   

3.
伯昕同志去了,他安详地、静悄悄地去了。他一生勤奋,为我国建立新的出版事业,为这个事业的发展壮大,为在出版界知识分子中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尽心竭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回顾一生,他不会有什么遗憾。而我们活着的人将永远怀念他。徐伯昕同志是新出版事业的老前辈,是我的良师益友。1939年我在衡阳参加生活书店工作时,还只是一个刚刚跨进出版队伍的新兵,而伯昕同志在重庆生活书店总管理处主持工作。那时  相似文献   

4.
自1991年至今,5年以来我国出版界知名人士去世者多人,现收9人情况刊载如下。下列同志对我国出版事业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此,本刊编者表示怀念,并向他们家属致意。  相似文献   

5.
编辑出版家叶籁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惠卿 《出版史料》2007,(4):107-111
叶籁士同志离开我们已有十多年了,我十分怀念他。他是我国语文学界和出版界的前辈,著名的语言文字专家和文字改革活动家,我国世界语运动的创导者和杰出领导人之一。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我国的语文事业和文字改革工作。他同时又是一位出色的编辑出版家,在开创新中国的出版事业上,同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我有幸曾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多年,他对编辑出版工作的强烈的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他质朴淳厚、光明磊落的品格和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稳重严谨、一丝不苟的作风,使我深受感染和教益。  相似文献   

6.
在十年动乱时期,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妄图抹煞三联书店的成绩,竟然污蔑三联书店是“三十年代的黑店”,加上种种莫须有的罪名,于是“三联”被迫停止了出书。祗是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三联书店才有可能逐步恢复自己的出书方针。为了拨乱反正,“三联”近年来陆续重印和出版了一批文集,  相似文献   

7.
粉碎“四人帮”以后进行的拨乱反正,是新时期出版事业迅速恢复和发展的起点,对之后二三十年出版工作有重要意义。本文是宋木文同志的长篇回忆性文章,有不少亲身经历,史料丰富。本刊将分两期刊出。对其中“文革”中出版工作的恢复与反复,以及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两个部分从略。作者另有《关于三联书店拨乱反正的历史回顾》一文,已在本刊2004年第4期上刊载,请读者参阅并希谅解。——编者  相似文献   

8.
有幸见到陈原同志,距我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这中间隔了六年多漫长时光。我在学生时代就开始的对学者的仰慕,在一个隆冬的北京的早晨,在他温暖的办公室里,变得充实而富有激情。陈原同志一往情深地和我谈起出版的事,使我惊诧他对出版事业的熟稔和热爱。的确,像他这样,学者与出版家集于一身的人,已经为数不多了。我们的谈话首先从出版现状的评论开始。出版形势很好,但还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陈原同志离开商务印书馆领导岗位两个月后,即1983年3月2日给我写了一封信。这封信一直保存在我身边二十多年,我视其为一封对我来说十分珍贵的信。每当我阅读他的大作、回忆同他在商务共事的岁月、看他的书写读后感、在他病重住院前去探视,或参加陈原作品研讨会时,我都会把信找出来,细细地看上一遍;回顾他对商务印书馆和我本人的关爱,咀嚼他在信中表达的对出版改革的愿景,感佩他在深夜不顾疲劳为商务的发展倾心构思的精神。这次,浙江文艺出版社在京召开陈原遗作《我的小屋,我的梦》出版座谈会,会前我又把信认真地看了一遍,肯定地说,这封信也…  相似文献   

10.
三联、商务、《读书》,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三个暗号,陈原就是那个一生与三联、商务、《读书》结下不解之缘的奠基人物、出版界的导师的导师……他的一生几乎等于半部中国当代出版史。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由于承担了对我国江苏籍的编辑出版家进行研究的一个课题,又因为早就仰慕范用先生在出版界的名声,笔者特去拜访、了解他对新中国出版事业的贡献。范老听了我的话,连连摆手:哪里有什么贡献,我当年15岁背井离乡,逃到汉口找舅公,3个月后舅公病逝,是生活书店收留了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范老说着,拿出三联书店2008年专门为他编印的书《时光.范用与三联书店七十年》,一页页地翻看着,对我讲起他与三联书店的那些时光……  相似文献   

12.
戴文葆同志生于1923年。他是复旦大学法学院的高材生。1946年,正值风华正茂的年岁,他出任了《大公报》国际版的主编,并为该报写社评。从此,开始了编辑生涯。四十多年以来、戴文葆同志先后在人民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三联书店、中华书局、文物出版社工作,现在是三联书店的编审。解放后,他一度受过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他坎坷的道路并未磨灭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叶籁士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他曾是华东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前身)的首任社长。今年适逢该社成立六十周年,为了纪念和缅怀这位语文学界和出版界的前辈与卓越领导人,特发表这篇追思文章,  相似文献   

14.
赵晓恩同志走了,这位性格爽朗、业务精通、处事干练、一生坚毅的出版老人,平静安详地离开了我们.听到噩耗以后,我们的心情很不平静,几十年的往事一一涌上心头.我们和赵老相识几十年了,50年代初赵老在人民出版社时,吴道弘跟他在同一社里工作.60年代起,赵老先后在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国家出版局工作,又跟方厚枢是同事.特别在改革开放,出版事业进入新时期的二十多年里,赵老和我们之间的接触更多了.  相似文献   

15.
萧滋 《出版史料》2008,(3):23-24
光阴似箭,三联书店已经六十周岁了!三联书店连同它的前身的历史和经验足以写成好儿部大书。事实上许多三联前辈和出版研究工作者早已进行这项工作.而且已有不少巨著出版了。在即将庆祝“三联”成立六十周年的日子里,我想起1978年,三十年前香港三联书店庆祝三十周年的情景。  相似文献   

16.
出版界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梅益编者按:邓小平同志逝世的消息传出后,全国出版界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2月24日,在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生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在京的60余位出版界人士,深切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特别是他对出版事业的关怀、...  相似文献   

17.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九年来,我国出版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是建国来最兴旺的时期。最近紫阳同志在十三大的报告中指出,出版事业欣欣向荣。这是对出版界极大的鼓励。一、九年来进行了哪些改革? 出版工作的成就是如何取得的?从根本上说,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为指导,经过拨乱反正,冲破了一些僵化思想的束缚,进行了一些改革的结  相似文献   

18.
回顾三十多年的编辑生涯,虽也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但基本上却是愉快为主。这主要是由于解放后出版事业确实可说是蓬勃发展,编辑人员所处的条件是以前完全不能比拟的。就我说来,  相似文献   

19.
王益同志是我国出版界的老领导老前辈,是新中国出版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著作丰富,这部文集《不倦地追求》是他著作中的一部分。他对我国印刷出版事业和我国出版学的形成有不小的贡献。这部集子是他从事出版事业60年的奋斗记录。 他自1935年考入上海生活书店练习生起,  相似文献   

20.
今天参加颁发老新向工作者荣誉证书、荣誉证章大会,你们高兴,我也很高兴,也很羡慕。我代表省委,代表雅光同志、生铣同志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我们的老新闻工作者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作出过很大很好的贡献。特别是粉碎“四人帮”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家在拨乱反正、工作重点转移、改革开放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