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文章在考察“全球化”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汉学研究的历史使命。认为汉学和汉学研究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分清文化之优劣,而是为了找出文化的共通之处和各自的独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意义的文化交流。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今天,这给予我们认识和处理世界文化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文化交流与文化互补始终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需求,文化的发展永远不会一元化,因而,汉学研究也将随着其对象和范围的不断演变而永远延续下去。当代我国汉学研究的历史使命有三,一是保持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二是对文化进行整合并促进人类间的相互交流。三是激活现存的中国文化并促进新的先进文化的造就。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背景下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沿着全球化背景——当代中外文化交流——中国文化建设这一路线,通过对中外文化交流历史和现状的分析和对学者们的中外文化交流观的探悉,探究文化交流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的具体国情,研究在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主流文化的中国,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交流,使其向着促进中国文化建设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申讯 《神州学人》2000,(5):41-42
据报道,教育部首次设立了“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授予在汉语教学、汉学研究及中国语言文化传播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友人,第一位获奖人是泰王国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公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为其颁奖并对诗琳通公主20多年来孜孜不倦地学习中文,锲而不舍研究中国文化,推动中泰友好和中泰文化交流给予高度评价,并称之为“无愧为第一位荣获‘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的国际友人及中泰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诗琳通公主对获奖表示十分荣幸,她祝中泰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 今后,“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每三年评选颁发一次。教育部为外…  相似文献   

4.
因中外文化交流而诞生的国外汉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于中国学术而言,既有知识贡献,亦有学理注入。顺应新时期文化交流的需要,中国学者早已开始致力于以海外汉学为研究对象的汉学研究,而作为海外汉学史的最新研究成果,《图说汉学史》则以其独特的视角阐释了海外汉学给予我们的学理启示:为学者一定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5.
文化、文学全球化涵义界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以来 ,为了从总体上科学地认识、正确地理解文化、文学全球化的现实和发展趋势 ,为了研究其他相关问题 ,特别是研究和制定文化、文学发展的战略和策略 ,也为了在文化、文学全球化一个最基本、最重要、难度较大的前沿问题上表明中国学界的观点 ,与西方学界对话 ,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我国学界对文化、文学全球化的涵义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研究 ,认为文化、文学的全球化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中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文学的交流、对话以及价值共识和共享。这就正确地解决了文化、文学全球化的涵义问题 ,对充分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和文学 ,促进人类的文化、文学共同发展和繁荣 ,建构科学的全球化理论 ,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传教士出身的汉学家自明末利玛窦以来不计其数,然而像苏慧廉这样在中西宗教文化交往中影响深远的汉学家并不多。苏慧廉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及对中国宗教的研究,尤其是在中国宗教经典研究及翻译领域。苏氏早期的汉学研究是直接服务于在中国的福音传布,致力于基督教与中国社会文化的会通;后期的汉学研究则透过著书翻译和讲座,促进中西宗教文化交流,尤其是在佛教的西传方面做出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浅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升级加速了世界各国物质文化交流,吸收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我们不可厚此薄彼,忽略和忘记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之一,是研究当代管理理论的源泉.在剖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理论联系方面做了一些探讨,旨在利于继承发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促进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觉与自决是英语学科建设的敏感点,把握好文化自觉与自决永远是英语学科建设的责任和要务。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英语学科建设必须抛弃文化上的学徒心态,在借鉴域外文化的进程中捍卫自身的文化版图,以此构建学科的立足之所,并在文化交流与转换的“二度符号化”过程中创新文化观念,同时注重学科目标的终极关怀,让英语学科脱离唯工具论的窠臼,重新回到其基本任务和使命上来:在语言习得的基础上对域外域内文化进行编码解码,最终实现跨文化交流。这也是英语人必须秉持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立场。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外交地位凸显。中国文化外交在政治文化、语言和信息、国民教育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要实现和平崛起,在利用丰富文化资源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同时,更应促进文化对外传播,革新其体制.整合现有力量。增强文化外交的适时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文明交流和文化交流是人类历史上的普遍现象,是加快人类社会前进步伐、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文明或文化之间的交流速度加快,范围拓宽。为了使这一问题的讨论更加深入,本刊特约请了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首都师范大学齐世荣先生,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荣建先生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建华先生围绕“世界历史上的文明与文化交流”这一主题发表高见,在此一并刊出,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对全球化的研究日渐升温。在邓小平的著作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全球化思想,它将继续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指引方向。本文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的全球化思想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最近看到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论述及她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文化传承作用的强调,不禁拍案叫好。回眸时下的语文课堂,汉语的文化味似乎淡了一些。美国著名学者杜维明在题为《人文精神与全球伦理》的演讲中说:“当代人类社会既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本土化意识越来越强烈的时代。”保存并发展汉语文化,让汉语文化之树永远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而青春永驻,这是我们作为汉语文化的传人——语文教师所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在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因为各国的文化意识形态不同,导致国际间交流经常会产生障碍。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加强了对学生英语的教育力度。新课程强调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加强对文化的渗透,以便培养和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让他们学会用西方的思维来看待英美文化,从而促进国际沟通和交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当代时代是一个全球化潮流迅猛发展的时代,处在这一潮流中的人们关心和思考的是人类在新世纪应当建设一个怎样的新世界,处于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如何自处,又如何与异文化中的人们相处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我们想到了毕生致力于中美文化交流事业的美国女作家,应该被我们承认为朋友的赛珍珠并对她进行认真的研究。她提倡对异文化作历史的考察,认识对方的传统,寻找价值观上的共同点,培养对不同文化的开放性和虚心学习的精神。因此赛珍珠及其创作在跨文化对话的时代是一个足资参考的文化资源,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并好好利用。  相似文献   

15.
肖宇 《小学语文》2007,(5):62-62
2007午世界汉学大会近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文明对话与和谐世界”。二十多个国家的七十多位学者就作为文明对话的汉学研究、“中国形象”在汉学研究中的变迁、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汉学家与汉学史、汉语国际推广与跨文化交流等内容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探究。据悉,世界汉学大会今后将每两年举办一次。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作为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民族语言代表了本民族的特色,并在促进世界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韩流热在我国兴起,加大了韩国文化在我国的影响力,同时韩语成为我国当下热门的学习语言。为了迎合时代潮流,各大高校纷纷开展了韩语课程,且社会上涌现出很多的大中型韩语培训机构,但是韩语教学中通常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文化的渗透,不利于韩语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如本文就在我国韩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与实现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对我国的语言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5,(A1):18-19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但在对外文化交流的思想碰撞中,中国需要坚守自己的民族文化,运用多元且灿烂的中国元素。对此,文章主要解读中国元素,分析其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运用与融合路径,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有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原因,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国际政治文化和民族国家内部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激荡,文化冲突的未来走向将是人类共识领域逐渐扩大,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障碍在减少,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是多元文化形态兼荣并茂的文化。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有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原因,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国际政治文化和民族国家内部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激荡,文化冲突的未来走向将是人类共识领域逐渐扩大,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障碍在减少,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是多元文化形态兼荣并茂的文化。  相似文献   

20.
动物类民间俗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文化形式之一。为了加强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以文化图式理论为基础对动物类民间俗语翻译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汉英文化图式的对应、冲突、缺省,提出在源语和目的语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应及时填补相关文化图式知识,并在外国读者的认知语境中建立新的文化图式,以便其更好地理解译文,领略及传播中国民间文化,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