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导刊》2009,(10):F0003-F0003
广州市第一0九中学地处“文化走廊”二沙岛,是全国首家构建“以美育人”学校文化的学校。该校倡导“感动、感激、感恩”的“三感”教育与“新幸福观”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显著成效,深得海内外教育界肯定。学校作为广东首个国际学生交流基地,  相似文献   

2.
《教育导刊》2010,(10):F0004-F0004
广州市第一0九中学是全国首家构建“以美育人”学校文化、倡导“感动、感激、感恩”的“三感”教育与“新幸福观”教育的艺术特色学校,在理论与实践上均取得显著成效并深受海内外教育界肯定。该校与七个国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教育交流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当代教育倡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艺术教育是学校实现“五育并举”的重要一环。中学音乐教师要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以美育人,努力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然而,我们也面临诸多困难: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料设备短缺、要变身“全能教师”(负责学校的舞蹈、合唱、鉴赏、乐器等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4.
《教育导刊》2008,(11):I0002-I0002
广州市第一○九中学地处文化走廊二沙岛,是广州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完全中学、广州市一级学校。一○九中学是全国首家构建“以美育人”学校文化,倡导“感动、感激、感恩”教育与“新幸福观”教育的艺术教育特色中学,在理论与实践上均取得显著成效,深得海内外教育界肯定。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第一〇九中学是全国首家构建以美育人学校文化、倡导感动、感激、感恩三感教育与新幸福观教育的艺术特色学校,在理论与实践上均取得显著成效,并深得海内外教育界肯定。该校作为广东首个国际学生交流基  相似文献   

6.
<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着“以美塑人,以乐化人”的积极作用。中学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体验美、感受美、表现美以及创造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者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积极探索让美商教育走进音乐课堂,提高学生美商水平,希望能够引起广大音乐教师对美育教育的重视,同时也为同行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教育导刊》2007,(10):I0001-I0001
广州市第一О九中学是广州市教育局直属的完全中学、广州市一级学校,是全国首家构建“以美育人”学校文化的学校。近年来,该校秉承“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将中华民族传统“孝道”纳入道德教育范畴,倡导“感动、感激、感恩”的“三感”教育与“新幸福观”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正>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自2006年建校以来,高度重视学生美育工作,着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在美育课程建设、美育活动开展、美育资源挖掘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2018年被评为"郑州市美育示范校"。一、美育之美,美在文化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美育工作的精神内核。学校以共生教育为办学主题,以"人皆英才人人出彩"为校训,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学校精神文化体系。学校精心建构环境文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第一○九中学是广州市教育局直属的完全中学、广州市一级学校,是全国首家构建"以美育人"学校文化的学校。近年来,该校秉承"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将中华民族传统"孝道"纳入道德教育范畴,倡导"感动、感激、感恩"的"三感"教育与"新幸福观"教育,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美育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品、学、艺兼优,向社会输送文化、艺  相似文献   

10.
柳斌说:“中学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在学校教育中,把美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才能真正完成中学美育教学的任务。历史是反映人类发展进程,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与一些学科相比更具有美育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当下中学美术博物馆研学课程“有游无研”“多游少研”“低幼化”等问题,将新时代美育创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融入中学美术课程中,基于新时代课程融合理念,遵循理论学习—研学实践—自主探究的逻辑,构建了三段融合的博物馆研学课程模式:研学行前阶段,掌握绘画鉴赏知识和研究方法;研学行中阶段,开展微课和研学实践活动;研学行后阶段,组织课题探究与文创产品的设计。通过实践反馈,该课程模式能凸显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有效提升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符合新时代美育要求的高素养人才。  相似文献   

12.
看完广州109中叶昌奎校长的专著──《以美育人教育模式论》的手稿后,深深地为叶校长的创新精神和追求完美所感动。他们为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模式,不断探索,进行“动态建模”,三次重构,每次都提高一个层次,终于建构了“以美育人”的教育模式。这本专著为全国的中学,特别是处境不利的“薄弱学校”吹来了“阵阵春风”;为处境一般的“普通学校”以及处境优良的“重点学校”也带来了“清新空气”。 既然广州市109中学如此典型的“薄弱学校”,以其“艺术教育”→“审美教育”→“以美育人”的“三部曲”,在较短几年时间内,…  相似文献   

13.
“以美育人”教学模式,是为了达成我校“以美育人”教育模式中提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以“整体优化、渗透美育”为原则来调控教学变量的一种教学组合方式,经过了七年的艰苦探索,“以美育人”教学模式在推进我校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以下是我们设计和实施这一教学模式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以美育人”教学模式的设计(一)背景我校的教育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990年9月至1994年7月是营造“艺术教育特色”阶段,这一阶段的探索使我校摘掉了“薄弱学校”的帽子;之后转入第二阶段,着手构建“审美教育模式”;自1998年至今是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14.
《海南教育》2014,(5):F0004-F0004
海口市第四中学创办于1958年,原为初级中学,1968年改为完全中学,2001年被评为海口市一级学校、是海口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全日制普通完全中学。学校现有112个教学班,其中高中60个班,学生3262名;初中52个班,学生2606名。近年来,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思想,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绩,成为学生向往,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优秀公办学校。  相似文献   

15.
核心提炼:教育应当充满诗意,把学生带到一个宽容、刚健的人文地带;教育应当充满机智,把学生心中的智慧和自信唤醒;教育应当充满激情,以永远年轻的心跳把生命的未来点亮……从美育着力引动素质教育,丰厚生命行走的力量。寻找学生、教师、学校联动发展与美育的内在机理,将“和谐、求美”的办学理念融入教学全程和学生生活领域,展开“儿童生活美育”、“学科教学审美化”、“美育校本课程”、“尚美教师文化建设”等一系列学校美育的研究实践……美育先行、导引及其柔性光辉润泽,开启素质教育之门及其纵深图景,开启生命潜能、生命个性及其幸福美景,开启美育学校特色及其个性化发展走势……成华小学十余年潜心、虔诚而智慧的美育探索,找到了一条优化生命成长的素质教育新路线。  相似文献   

16.
中学文科教学中的美育是一种“以中学文科为母体的美育”。美育是一种多形态、多领域的审美教育,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通过传统书院教育文化的精心提炼打造人文校园,以学校美育的整体实施进行文化传承与时代转换,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重构审美的中学生活。南菁中学在百年老校向现代学校转型发展的轨迹中,始终以培养完整的人为价值追求,整体构建大美育课程体系,深刻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和立德树人的教育追求变为现实,学校教育逐渐走向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18.
郑少斌 《新教师》2022,(5):21-22
<正>福建省厦门市莲花小学创办于1991年,是厦门市文明学校,厦门市花园式学校。学校办学初期,就秉承美育的教育理念,先后开展了“学科中的美育”“素质教育中的美育”“多样化美育校本课程研究”等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2019年,学校在继承办学传统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更具独特文化识别性的办学理念体系,致力于“至美教育”办学理念的探索与践行,为学校的未来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中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中学音乐课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音乐教育在实施美育方面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因此,音乐教育在全面教育中就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价值,但作为一门美育课程,其本质与核心理应是它的审美功能。所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音乐教学实践与观察,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有关理论,就音乐教育对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美·德”教育,是指通过相关办学策略的实施,将学校“美育”与“德育”相结合,融合而成一种教育合力。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的“美·德”教育采用了如下实施策略:德育导师制实现三全育人,以美润德;培元课程体系因性育人,以美启智;“品正学芳”的校园文化以美培元,以美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