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泰山石刻是传承中华文化、泰山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文化精神以直观的物化形式世代传承,对我国的政治、文化、宗教、信仰、民俗以及国民道德意识和集体人格的养成,产生深刻而持久的作用。本文以泰山石刻为例,将道德教育研究与文化旅游资源考察相结合,通过对泰山石刻的成因探源,透视它在直观信息传达过程中对国家意识形态、百姓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心理的重大影响,揭示生态视野下泰山石刻的文化价值及其道德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
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有外部和内部之分,所有的外部改革要依托内部变革来实现。其中道德知识变革是道德教育改革的核心,任何道德教育改革都不能忽视对道德知识的重新认识和选择这一重要前提。在当今呼吁道德环境建设的大背景下,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学校道德教育必须以道德知识的变革为中心,改变传统道德知识中的“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逐步向具有“文化性”“境域性”和“价值性”的道德知识转变,才能从根本上实现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转化,从而达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3.
石庆伟 《文教资料》2011,(25):155-156
多元文化时代已经到来。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面对多元文化的挑战,学校道德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主体道德人格,指导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和多元文化的对话意识,倡导民主开放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4.
肖蓉  伍自强 《教育探索》2012,(6):121-123
多元文化的发展要求学校道德教育应从文化视角来分析自己在教育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承担起多元文化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可以从学校道德教育中应有的文化立场、对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文化反思和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文化自主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5.
乡村文明是乡村学校组织实施道德教育的课程资源,道德教育是乡村学校传承、创新乡村文明的实践活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道德教育要立足乡村场域,挖掘乡村文明中的道德教育素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乡村道德教育的师资短缺、教育断裂、素材零散和规范缺失等实然困境,使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难以组织实施、难以形成常态机制、难以生成系统的教育资源、难以建构评价管理体系等。在新的发展阶段,乡村文明要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需要立足乡村场域培养具有乡土情怀的教师队伍,实施乡村教师“走教制”,确保道德教育有稳定师资;要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构建规范的道德教育课例库;要建构常态发展制度,为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提供持续保障。  相似文献   

6.
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道德范畴的核心是尊重和公正。道德教育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学校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为着人的发展,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学校道德教育应当传递正向价值,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态度。围绕这一目标,工作上需要突出校本特色,灵活调度教育时空,营造道德文化环境;方法上需要重视情感体验,强调双向互动,让道德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改革的全方位深入展开,学校道德教育也必须对其存在的问题予以重新审视与反思。针对目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目的偏离、方式陈旧、师生关系对立、课程脱离实际等弊端,后现代文化所强调的理解尊重、多元、批判、去中心化、去权威、平等对话的视域基点为我们重新构建学校(德育)提供了新思路。用后现代文化观审视学校道德教育,既有助于拓宽我国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视野,又可以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这对更好地推进学校道德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认识得越来越清楚,但对诸如“什么是道德”、“什么是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旨在达到何种目的”等更为本源性的问题却很少做进一步的追问。如果我们不能从理性层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反思,那么我以为,一种缺失了思想根基的道德教育实践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相似文献   

9.
我国道德教育的现代探索要处理好两个关系,即“古今”关系和“中西”关系,而两者又可归结为“中西”关系。但是实然状态的西方现代学校道德教育,并非我们所想像的那样有效。本文根据西方社会的现代性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分析了西方学校现代道德教育存在的四个问题:生存资格问题、发展主义问题、中立态度问题、主知主义问题,期望通过认识西方现代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缺陷和不足,从而实现正确地、辨证地学习和借鉴西方的现代道德教育理论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泰山文化定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泰山崇拜在华夏文化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其深远的历史原因。《海经》中的昆仑就是泰山;夏前华夏族活动在泰山周围的山东中南部及其周边地区,创造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先民是华夏族的祖先。几千年来,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对泰山的封禅祭祀不过是自然崇拜、神灵崇拜、祖先崇拜三位一体的崇拜的一种体现。泰山文化应该定位于“华夏之源,中华神山”。  相似文献   

11.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化在思想道德、伦理价值、审美趣味、生活习俗等方面,蕴含着多重内涵和德育价值。在国际化、信息化背景下,开发乡土文化德育资源,丰富校本德育课程,对中小学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德育工作校本化、特色化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由于德育目标理想化,方法单一,内容脱离学生实际,过于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使我国学校德育处于低效的困境。必须通过确定恰当的德育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改进德育方法,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以使德育提高效力,摆脱困境。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发展的进程中,道德传统主义的作用举足轻重、不可忽视。道德传统主义希望传承道德传统,并维护社会及道德秩序的稳定。其哲学基点是至善、人性阴暗和道德德性,导致它在道德教育中倡导普遍道德价值,推行干预和控制的教育策略,倡导灌输和教导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呼唤人性复归,强调以学生为本的今天,学校道德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分隔已使学校道德教育走入了误区。生命是道德教育的根本,“超越性”将道德教育与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生命因道德教育而成为价值的存在。生命是过程,是生活的主体,生命惟有在生活中才可找到生命精神的源泉。以个体的生命成长为旨归的学校道德教育必须走向生活,在生活中进行,最终改变生活,提升生命。  相似文献   

15.
学校德育的新途径:网络德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德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补充和延伸,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德育可以通过网络德育课堂、虚拟社区、网上咨询、在线讨论、网上家长学校、网上德育基地等途径来实现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16.
桐城派的文学理论与实际成绩卓然,桐城文派是当时清代势力最大的散文流派,且在中国文坛上居于显赫的地位。桐城派的古文理论对后世散文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校团化具有全方位的德育功能,在受教育培养良好品德和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学校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见实效,必须做到学校德育工作全员参与,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扩大德育范围,充实德育内容,开拓德育新路子;尊重、关心、爱护学生,给学生以母亲般的师爱,在师生中间建立起情感道通;实行科学的德育方法,加强德育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遵循德育规律,用科学理论指导德育工作,提高实效性;在德育工作中,强化行为培养,提供价值选择、参与机会和表现舞台。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恣态投入到学校的德育活动中,去摸索,去体会,教师起引导和参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明了基于和谐教育理念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路:精神引导是立品质教育之根;文化引领是孕品质教育之气;特色引路是扬品质教育之帆。并从和谐课堂、人本德育及校长培训等角度,具体阐述了“实施品质教育,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