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是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下面我结合自己在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的教学中,谈一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数学作业设计。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是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下面我结合自己教学经验,谈一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数学作业设计。  相似文献   

3.
<正>数学作业作为我们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有效的补充,也是我们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不可缺少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形式。提倡分层作业,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也是新课程倡导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具体要求。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的重要内容,作业设计是考察学生对知识要点把握程度。传统的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众所周知 ,数学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 ,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 ,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 ,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方法 ,可见 ,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 ,在新课程环境中 ,该怎样设计与评判数学作业 ,以实现数学课程的目的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别具匠心 ,精心设计每次作业好的数学题…  相似文献   

6.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巩固学习内容的重要手段。“双减”之下,对学生作业量、时长减少了,负担减轻了,但对作业的“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巧妙地设计作业,让学生在做作业时能减时、增效、提质。一、作业分层要“精”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老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遵照新课程理念,即"以人为本"。作业是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强化的过程,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业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多元化的。教师也要特别看重现在的教学改革,在新理念的促进下,不断改变作业的形式。  相似文献   

8.
数学作业的预留、收集和评判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一项融知识、能力于一体的科学性工作。从数学作业的预留,到作业成果的反馈,每一步都涉及“量”与“质”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倡导“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贯彻到数学作业环节中,应体现在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升作业的实效上。因此,本文从突出作业的含金量,加强数学作业信息交流的通道,肯定数学作业的点滴成果几个方面,对数学作业的量与质进行分析,使数学作业焕发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9.
朱红伟 《江苏教育》2008,(10):24-25
作业,一个时时被人提起而又时时被人忘记的教学环节,担负着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检测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并促使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任务。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在发生质的变化。然而,“题海战术”、“拿来主义”仍是不少教师常用的手段。“形式单一”、“脱离生活”、“缺乏应用”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数学作业设计之中。这不得不让我们再次提起“数学作业设计”这个话题。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作为教师.应该始终保持对数学作业设计研究的热情和热度.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不断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探索与思考价值的数学作业,真正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得到发展和提高。本期组织的这6篇文章,既有对数学作业设计理念和关系的分析,也有名特优教师对数学作业设计的沙龙研讨。更有一线学校的老师对不同数学作业形式设计的教学尝试.我们希望这组稿件对广大的一线老师设计数学作业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作业观,“作业的改造”应该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作业成为学生展示个性的平台,从而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呢?一年来我们进行了学生“个性化数学作业”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改革刻不容缓。在经历了课程改革之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们的学习习惯、教育模式等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学数学作为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学习好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数学作业则是推动数学学习的重要步骤,在新课程背景下,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小学数学作业的改革,设计科学合理的数学作业,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推动小学数学作业的改革步伐,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作业,一个时时被人提起而又时时被人忘记的教学环节,担负着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检测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并促使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任务。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在发生质的变化。然而,"题海战术"、"拿来主义"仍是不少教师常用的手段,"形式单一"、"脱离生活"、"缺乏应用"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数学作业设计之中。这不得不让我们再次提起"数学作业设计"这个话题。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作为教师,应该始终保持对数学作业设计研究的热情和热度,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不断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探索与思考价值的数学作业,真正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得到发展和提高。本期组织的这6篇文章,既有对数学作业设计理念和关系的分析,也有名特优教师对数学作业设计的沙龙研讨,更有一线学校的老师对不同数学作业形式设计的教学尝试,我们希望这组稿件对广大的一线老师设计数学作业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师的有效教学应指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4.
白宁 《宁夏教育》2013,(7):68-68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业内容、作业肜式、作业量等不同,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那么,教师布置作业的根据是什么?如何布置数学作业,从而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新的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作业观,“作业的改造”应该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作业成为学生展示个性的平台,从而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呢?一年来我们进行了学生“个性化数学作业”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数学新课程的总体目标.要实现这些理念并达到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就必须首先要认真思考“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学生应该摆在什么样的地位”这一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创新的意识已深入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数学作业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也是知识落实的重要途径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合理的作业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而非千篇一律的重复.科学的设计作业及合理的布置作业是提高学生作业效率的主要途径.不论在作业的形式、内容、数量、难度方面,还是在作业的时间安排方面,都应采取科学的教学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那么,在设计作业时,应注意些什么呢?一、要把握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可以积极主动、持久愉悦地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新课标要求  相似文献   

19.
王忠杰 《辽宁教育》2009,(4):49-49,62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对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新课标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进行第三年的试验,总觉得学生马虎应付数学作业的现象尤甚于以前。主要现象包括:作业抄袭、作业空白、作业混乱等。许多人士认为其归因于新课程改革,认为新教材要求教学进度太快了,学生没有消化完旧知识,就匆忙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对知识一知半解的掌握,数学作业还能高质量地完成吗?改革好坏暂且不论,但提高数学作业质量却势在必行。谁来布置数学作业新课程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倡每位学生都能学数学,不同学生能学习不同的数学,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采取个性化作业与统一作业相结合的方式。统一作业可以包括教师布置作业、小组布置作业;个性化作业包括学生自留作业、网络题库作业、家长布置作业等。1.教师布置作业:加强作业设置的合理性高中数学作业的现状是:在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中,有一半以上的作业机械性十足,对照例题模仿或同一个知识点反复练,做作业变成了只动手不动脑的“力气活”;数学作业长期缺乏挑战性,反应稍快的学生经常觉得作业索然无味,反应稍慢的学生经常会被作业弄得焦头烂额。同样的作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觉到痛苦。数学教师不能不意识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不同,有必要进行分层布置作业。分层作业有几层含义:(1)教师布置不同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