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宗族复兴是中国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农村宗族复兴活动引起了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广泛关注。从人类学的角度审视重庆市永川区松溉镇罗氏宗族的复兴,可知其性质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农村社会的过渡性组织,是一种"被发明的传统"。罗氏宗族复兴的只是一套家族符号和仪式象征体系,而非纯粹的功能性组织。  相似文献   

2.
良溪罗氏宗族遗存下的乡土文献和历史遗迹,为细致微观地考察罗贵形象的建构在地方社会中的社会文化意义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视角。从良溪罗氏宗族自身的叙述出发,可剖析良溪罗氏祖先记忆与乡土历史的建构过程,探讨其在良溪地方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具有的不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豫章(今江西南昌)是天下罗氏的发源之地,罗珠公是天下罗氏之祖."天下罗家无二派".自罗珠之始,家族繁衍,分支发展脉络清晰,家谱记载严谨有序.据古代史书和各地罗氏家谱的记栽,大致可以看出豫章罗氏迁徙的概况."豫章罗氏宗祠"是天下罗氏顶礼膜拜的圣地,是罗氏宗族的象征."堂号"实际上就是家族分流的一个名号.  相似文献   

4.
庞济燎 《文教资料》2009,(17):86-87
本文叙述了桂东南陆川县坡脚村罗氏文教的建立、发展与变革,阐述了该地方宗族在明后数百年形成的传统教育在近代如何随着国内大环境的变化进行的变革,探讨了其中宗族力量的作用,反映了中国近代国运对一个偏远乡野的宗族生活的影响,表明了基层社会对国策作出的反映,以期从中获取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五部堂碑记》看,良溪作为“堡”在明末清初的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到乾隆时以神庙为中心的社会秩序逐步转向以宗族为中心;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分化,嘉庆时良溪已至少有33个会堂组织;面对地方动乱,宗族和村庄开始强化秩序整合,良溪罗氏由此扩大了自身影响,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解剖罗香林的专著《客家研究导论》,认为比照今天的客家研究成果,再重新审读罗氏的《客家研究导论》所蕴涵的对客家文化的深邃学术思想和里面渗透的研究方法,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以往对罗氏的客家观点和研究方法的理解存在很多的误区,罗香林并非主张"血统论"的客家源流观点,而是倡导客家与南方土著"族群互动"、"族群融合"的观点,在罗香林的客家研究实践中渗透的是史学家的整体史观、人类学家田野调查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林树梅(1808—1851),原名光前,号啸云,金门(今属福建)人。本姓陈,周岁后过继时为水师千总的林廷福。廷福原配卒,娶黄氏为继室,黄氏生光左,早亡;树梅本生陈姓兄弟五人亦全部亡故。树梅面临一身承继两姓血脉的重任。树梅在林氏后嗣、分润宗族为宗族兴盛以及令二男复陈姓诸关系到血脉宗族等问题上,颇有自己见解。林树梅对诸如立后嗣、宗族祀产、过继子孙复本姓等实际问题的处置,对研究近代闽南金门等地的血脉承继、宗族活动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对20世纪40年代初罗寄梅在敦煌所拍洞窟资料的检索,发现了罗氏拍于当时的榆林窟第25窟主室正壁八大菩萨曼荼罗壁画全图,洞窟现有壁画残毁不全,故而该照片的资料价值非常珍贵.以此为依据.结合洞窟现有壁画、罗氏照片以及华尔纳、谢稚柳等人早年的记载,对该铺八大菩萨曼荼罗进行了缀合复原.在完整图像的基础上,就相关问题进行说明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宗族具有悠久的生命力,作为前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之一一直存在下来。因此不能否认宗族作为乡村社会运营中的重要因素而发挥作用这一点。明清时代的乡村组织里甲、保甲、乡约等也和宗族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迄今为止的乡村社会研究中对宗族和乡村社会组织关系的研究还没有充分进行。文章通过分析明隆庆六年(1572)徽州祁门县文堂陈氏所施行的《文堂陈氏乡约家法》,试图发现乡约与宗族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会的治理资源主要来自政府主导的官方权威和地方自生的民间资源,在当代社会表现为村委会和宗族的两种形态。来自江西省桐村的实地调查资料表明,进入农业税费改革的“后农业税时代”,村委会陷入角色困境、人才困境以及财政困境,延续了国家经纪人的特征;而宗族在新世纪后也经历现代转型,在宗族组织、活动、关系上渐趋理性化。双方在村庄生活中围绕权力、利益展开博弈,村委会的策略包括信息控制、介入宗族事务、权力寻租等,宗族的策略包括重构村庄政治空间、弱化村委会权力效能以及强化成员的宗族意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梳理客家传统宗族生活形态入手,着重比较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国内客家聚居地的宗族复兴情况与海外客家宗族组织的发展状况,从中探讨客家宗族的现代走向。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祁门黄龙口汪氏宗族是一个典型的徽州宗族,由于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单一的大姓宗族繁衍、完整的宗族文书、强烈的宗族自觉意识,宗族文化积淀深厚。随着时代的发展,宗族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并面临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这种经历与嬗变,对研究当代宗族的演变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传统徽州是一个宗族社会,因此对徽州宗族的研究一直深受学界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于徽州宗族的产生与发展态势、徽州族产与宗族业权、徽州族谱与家谱、徽州宗祠、徽州宗族的社会控制、徽州宗族教育、徽州宗族婚姻、徽州宗族文化等问题均予以较为详尽的考察、分析和探讨。回顾和总结当前的研究状况,有利于今后的研究在更高层面上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4.
《嘉应学院学报》2017,(7):17-21
自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宗族呈复兴态势,重修族谱、修缮祠堂、省亲祭祖等现象越来越多,日益引起学者和官方的重视。学者们称这种现象为宗族组织的重建和"创造","创新"和"生产",也有人称之为宗族的复兴。当前的宗族复兴引起官方关注和学者研究的重视,亦与乡村治理具有密切联系。在此,以一个客家南迁总祠的建造作为切入视角,分析政府部门和民间社会如何通过若干"双名制"的运作达到共赢的结局。官方把此次客家祠堂的兴建纳入客家文化繁荣和发展的视角,民间则把它打造成了一座南迁宗族的联宗祠堂,这其间体现了政府政策对民间传统复兴所造成的影响,又体现了民间利用"双名制"与政府成功博弈并最终达到联系宗族、宗族复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明清时期传统的徽州社会,徽州各宗族对祭祀祖先非常重视,大大小小的宗族会举行盛大的仪式祭祀祖先。在宗族祭祀前后进行一些准备工作显得极其重要,如筹备宗族祭祀资金,在祭祀期间如何使用祭祀资金及祭祀结束后对祭祀资金的管理等。徽州宗族通过祭祀来团结族人,巩固封建社会秩序,以达到和宗睦族,提高同宗同族向心力与认同感,这一活动对当地人们生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探析祭祀资金的来源管理及运用等,我们可以另一个视角来观察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及其社会。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的徽州宗族通过征收赋税、培养宗族子弟入仕、创办义田和义学等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加强宗族管理、维护宗族内部团结的作用。同时徽州宗族还对国家的政策和儒家伦理规范积极宣传,在宗族中进行宣讲和教化,按照国家政策管理徽州宗族社会,保持了徽州地区基层社会的长期稳定,这与国家希望地方基层社会保持稳定进而保证封建统治能够长期延续的目的有相契合之处,体现了明清时期徽州宗族与国家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入清以来,乐安县流坑董氏宗族在曾经发达的科举业迅速衰落后,以宗族组织为依托,控制了乌江上游的山林和竹木买卖,使族人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商贸也成为族人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作为回报,商人积极参与乡村和宗族建设,使董氏宗族得以复兴。  相似文献   

18.
清代徽州祭祖在明代的基础上继续有所深化,在经历了两次战乱之后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在重点讨论清代徽州地区的宗族有关祖先祭祀过程中遍修祠堂、重修宗谱、合修坟茔等内容的基础上,以《茗州吴氏家典》作为徽州祭祖研究的个案,论述贯穿清代徽州宗族祭祖的宗法思想和宗族实践。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的当前,宗族传统因素对农村社区民主政治的影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农村社区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关键,是村民最容易、最直接行使的权利,也是宗族施加影响最激烈的方面。宗族是农村社区选举中重要的政治资源。宗族参与农村社区干部选举的全过程,社区主要干部的选任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宗族力量的强弱。社会转型及其所导致的农村社区空巢、农村社区经济发展差异,以及候选人所在宗族的政治经济背景和县乡政府行为差别决定了宗族对农村社区选举的影响程度不同。宗族参与农村社区选举的泉源在于民主意识增强、利益诉求、宗族意识、面子观念等。政府应尊重农村社区"聚族而居"的现实,正视宗族血缘纽带关系对农村社区选举的作用,合理利用、积极引导、有效改造宗族,促进农村社区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村落宗族文化伴随着村落和宗族的形成发展而形成发展。村落宗族文化何以长盛不衰?许多学者多从宏观的角度,从宗族文化或村落宗族文化与国家政治及经济制度的关系乃至宗族自身的凝聚力等方面进行研究。宏观研究当然无可厚非,但仅凭宏观的研究往往会忽略掉村落宗族文化长盛不衰的某些重要原因。而微观的探讨则能较具体和较周密地揭示村落宗族文化长盛不衰的各种因素。本文以金氏宗族村落文化为个案,从微观角度较深入剖析村落宗族文化的传承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