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人才     
如果你要问我:什么是人才?我只能不十分肯定地回答道:人才是指有某种特长并有益于社会的人.还好,这个回答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大体一致,没有离谱.<词典>里的解释是: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这其中的"德"字和"有益于社会"的界定非常重要,否则仅指"有某种特长的人"就不好说了,比如奴才不也是"有某种特长的人"么?奴才的特长就是:吹牛拍马,唯"官"首是瞻.还有:不把自己当人看!  相似文献   

2.
正这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1986年,瓦拉德卡刚上小学,他不太爱说话,同学认为他笨,老师也不喜欢他。有一天课堂上老师询问孩子们长大后想做什么,有的说想当工程师,有的说想当科学家,有的说想当农场主,轮到瓦拉德卡回答时,他怯怯地低声说道:"我想当总理!"孩子们都笑了起来,瓦拉德卡低下了头。老师看了他一眼,说:"你父亲是印度移民,爱尔兰还从未有过移民的孩子当总理的。"瓦拉德卡站了起来,声音虽小但语气却非常坚定:"那我也许会是个例外。"  相似文献   

3.
迟到     
冬季的一天早上 ,某公司一位职员迟到了50分钟。他向老板解释说 :“路上结冰太难走。我每向前迈一步 ,就要向后滑两步……”老板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 ,说 :“你讲的是真的吗 ?如果是这样 ,你又怎么能够来公司上班 ?”“噢 !”职员回答说 ,“后来我打了退堂鼓 ,决定转身往家走 ,结果却来到了这里。”迟到@正华  相似文献   

4.
著名画家毕加索(1881-1973)一生都在追求女人,没有女人就无法生活,同时他也害苦了这些与他相爱过的人。他说:“每次当我要换女人时,就要让前一个女人死了心,这样就可以摆脱她们,就不会再给我找麻烦。”大概正因为这个原因,他的7个女人(包括妻子、情人)中有两人精神分裂,有两人自杀。  相似文献   

5.
克尼斯纳的一位老伐木工曾经告诉我,他学到的每一点知识都是他原来早就知道了的。他的话听起来很自相矛盾,特别是对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医生来说,更是如此。我想寻常人的智慧是了不起的,可又如何能知道自己从未学过的知识呢? 那时,那位老人正在解释伐树的方法,并且指出如果你不知道所伐的树要倒向哪一方,那末,动手砍树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树总是朝着支撑力最小的方向倒去,因此,你想让树朝那个方向倒,就该减少那个方向的支撑力,”他说。我有些半信半疑——难道一丁点儿差错就能毁掉这边珍贵的圆顶小房子或那边砖砌的车库吗? 我疑虑重重地在那两座建筑物之间正中央的地  相似文献   

6.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最初我读的是俄版。现在翻看当时写下的内容梗概:大名鼎鼎的小说家R收到一位不知名的女人的来信。信的开头是“写给把我当作陌生人的你”。受好奇心驱使,他开始阅读这封长达30页的信:我那可怜的孩子死了,这应该告诉你,因为他也是你的儿子!时下,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有你一个人了,可你并不知道我是谁,我却永远对你钟情。  相似文献   

7.
“……他无论何时,都不持一成不变的定见,所以永远不能彻底理解他。”“你象大家一样,也想把他说成是朝三暮四,变化无常的人吗?”“不,决不是这个意思。我想说的是,直至如今,人们并未真正地理解他……”  相似文献   

8.
侯颖 《世界文化》2005,(7):28-29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很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你比年轻时还要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年轻时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貌。”这是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在小说《情人》中写的一段话。那是一个让人震惊的故事,13岁的法国少女和三十多岁的中国男人发生在越南的一段深沉而无望的爱情故事。玛格丽特·杜拉斯以小说《情人》(L’Amant)获得1984年龚古尔文学奖。在此之前的一年,该书就销…  相似文献   

9.
我父亲坚强刚毅……他从来就不喜欢谈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从不考虑家里谁与谁相处得怎样。他总说:“我对你们一视同仁,”要不就说上一句:“我很爱你  相似文献   

10.
总有一天,脑系科专家会给我们解释这种神秘的现象:为什么有的人搞建筑,有的人搞绘画,有的搞写作,而有的搞作曲——为什么他们一直想干下去,直到感情被抑制住为止。我那天收到的信中说小提琴家埃弗雷姆·津巴利斯特在92岁高龄时完成了一部新作。说实话吧,且不管你是否知道他在作曲,你知道他还活着吗?是什么激励这些人这么干的?也许我们很快就会知道的。神经病医生只要对有才华的病人  相似文献   

11.
你曾想过要私自出走,到大海上去吗?约瑟夫·康拉德十五岁时就开始向往当一名海员。他不打算偷偷出走,于是,把想法告诉了家里。家里人当然根本不予理会。他曾三番五次向他们表白自己的志向,最后他恼火了。“你们信不信我的话?我马上就要出海去!”家里人却说:“你们听见了吗?这孩子说的话多离奇!”他们取笑他,逗弄他,使他痛苦万分,但他仍然坚决要当一名海员。家里人无法理解,因为他住在波兰,没有见过大海。他生于1857年,那时波兰人还从未干过水手这行当,他们中间有人曾当过士兵,为祖国的自由而战,也有当过诗人和作家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世界很大,总得去看看。哪个城市曾留下你的足迹?你又曾站在哪片天空下遥望故乡的方向?离开时,你舍弃了什么?归来时,你带回了什么?你站在世界一隅,你仍然是你。你已不再是你——你看过的世界都成了你。飞鸟鱼曾经是我的作者。某一年,她突然人间蒸发!待到我偶尔读了她公众号的文章,才知道她已人在日本。这并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连根拔起、浴火重生——这个连一句日语都不会说的人,居然跑到京都去开起了民宿!  相似文献   

13.
我们追求幸福齐力编译一天,我问弟弟:“你幸福吗?”他说,“是的。不,要看你指的是什么。”“请告诉我,”我说,“你最近一次感觉到幸福是在什么时候?”“在1967年4月。”他说。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对生活采取不严肃的态度。弟弟的回答提醒了...  相似文献   

14.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是《论语》的开篇句,历来被人们作为经典引用传诵。可是这三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怎样解释才符合孔子的思想呢?我们选择两种不同的说法来解释这三句话。第一种解释:孔子说:学习了而且到一定时间就去练习和实践它,不是很愉快的吗?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令人高兴的事吗?人们不了解我,而我并不恼怒,这难道不是君子所为吗?这样讲,三句话就没有必然联系,只是说孔子讲了对三件事的看法和态度。第二种解释:孔子说:一种学说思想和主张被社会所接受,就太令…  相似文献   

15.
我急匆匆地冲进当地的百货商场,想赶在节前随便买几件圣诞礼物。看着拥挤的人群心里不免有些怨气,这得耗费多少时间,圣诞节简直成了负担,但我还是以最快的速度从人群中挤到了玩具部。我无意中瞥见一个大约5岁的男孩儿抱着一个可爱的洋娃娃,他一直在抚摸那个娃娃的头发。我情不自禁地注视着那个男孩儿,心想,这个娃娃是送给谁的呢?只见他转向一个女人并直呼他阿姨的名字说:"我的钱真的不够吗?"她略显不耐烦地说:"你知道你的钱不够。"她让男孩儿待在原地别动,她去买别的东西,马上  相似文献   

16.
雷鸣 《世界文化》2005,(4):18-18
狄更斯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休闲时经常去一泓清的湖畔钓鱼,以此缓解身体疲惫。一天,狄更斯正在一处山青水秀的水库钓鱼,忽然一位陌生人走到他的身边问道:“怎么,你在这钓鱼呀!”狄更斯直了直腰点头回答:“是的,今天很不走运,钓了半天没钓到一条鱼,可昨天也是在这个地方,却钓上了15条大鱼。”“真的?”陌生人说:“你可知道我是谁吗?我是这里管鱼的,此处禁止钓鱼!”说完,陌生人掏出笔写了一张罚单。狄更斯见状不慌不忙地反问:“先生,那么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作家狄更斯,我说钓了15条鱼你不能罚我的款,因为虚构是我的职业。”陌生人听后耸了耸肩,…  相似文献   

17.
《尤利西斯》中莫莉·布卢姆的原型佴心编译诺拉①是莫莉·布卢姆吗?乔伊斯从来没这样说过。《尤利西斯》出版后,乔伊斯暗示有另外的模特儿。他经常请在餐馆就餐的朋友们猜房间里哪个女人是莫莉。人们也经常问诺拉是否是莫莉。“不”,她总是回答道,“她比我胖多了。”...  相似文献   

18.
原则     
最近读到一则故事,大意是说三十年代,上海一家有名的缝纫店,有一天来了一位顾客,拿出一匹质地极差的面料,出高价要做一件西服,并要求左袖短右袖长,右襟短左襟长.老板犹豫了,说:"这样差的布料是不能做西服的,照你说的做出来也不能穿."顾客火了:"老板你怎么做生意的?我出钱,你出力,能不能穿是我的事,你给我做出来就行了!"老板想想也是,就按照要求缝了给他.  相似文献   

19.
正"碧碧,"71岁的安布罗斯·比尔斯坐在凉亭里,出神地看着大街上一位拖着脚走路的老人,对女儿说,"你看到那个老头儿了吗?我永远不会变成那样。上了年纪的人毛病多又烦人。"碧碧提出让他搬来和自己住,他笑了笑,说他一直想去墨西哥,去看看那儿的革命战争,"瞧瞧他们的子弹是不是走直线"。几个月后,他写信给侄女:"再见了——如果你听说我在墨西哥被人射成马蜂窝,要相信这是很好的死法,胜过老死、病死、摔死。死在墨  相似文献   

20.
朝举 《大理文化》2003,(6):10-12
我要给你说的是我父亲的故事. 我总习惯称父亲为"老父亲".这种称谓,并不是我的做作,在我能力有限的语言表达中,总觉得这样才能体现我那种源于心底的对父亲所经历的生活的厚重和沧桑感的认同.我的父亲与你的父亲和他众多的同代人一样,在近七十年的生活中,虽然经受了些风风雨雨,但无论怎么说都只是一个极为平常的人.在我对他认识了解的几十年中,如果撇开他作为我父亲的这个身份,把他当作一个生命的载体来看,有的时候我无法想象他竟然有如此坚韧强盛的生命力,就像石板底下的草一样,只要有一点土一点水它就能生长就能发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