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先贤祠,法兰西的国家圣殿。誉满全球的卢梭、雨果、左拉等都长眠在这里。 那个一贯惹事生非的伏尔泰,也停柩此中。因为他对中国有太深的感情、太多的投入,我为此对他有了特殊的好感。我毕恭毕敬,向他走去。 大厅明亮、辉煌;地宫庄严、静穆。伏尔泰、卢梭,这两个超级巨星的灵寝就在通道最显眼的两侧。生前既是相依为命的战友,又是争吵不休的对手,死后一左一  相似文献   

2.
历史哲学的概念由伏尔泰提出后 ,至今已是一个多义的概念 ,详考伏尔泰的著作 ,发现他是在用“理性去思考人类历史过程“的含义上首创这一术语的。其内涵特征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在认识历史时应倡导科学方法 ,反对宗教迷信 ;人类真正的历史是理性战胜宗教迷信的历史 ;历史的真实生动在于它的风俗和文化 ;人类风俗文化既有多元性 ,又体现于理性的共同性之中  相似文献   

3.
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早期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也是“中国热”时代的名思想家。他正是通过对中国哲学的解读,为其反封建、反神学斗争吸取营养的。但由于伏尔泰所掌握的中国哲学的材料极其有限,且都是经传教士们“消化”过的二手资料,这就使他对中国哲学的解读出现了无可避免的粗浅性、片面性和主观性。  相似文献   

4.
法国作家伏尔泰所创作的悲剧《查伊尔》公演后,伏尔泰本人对这部作品不是太满意。为此,他不断地拿起笔来.反复修改,可是他这样做的后果是,演员刚刚熟悉了剧本,又要重新按照修改过的版本再次排练,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  相似文献   

5.
普法战争期间(1870—1871年),法国著名的哲学家伏尔泰正好在英国旅行,落在愤怒的英国人手里。英国人喊着:“把他吊死,把他吊死。”  相似文献   

6.
伏尔泰是启蒙运动史学的代表人物。法国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勒高夫把他看成是当代法国新史学最早的“祖先”。美国的斯塔夫里阿诺斯把今天“研究历史”的全球性方法,看成是“启蒙时代的编史传统”的“恢复”,而伏尔泰的《论各国习俗和精神》和《世界史》是这一传统的代表作。显然,伏尔泰的世界史观在他的整个历史思想中,及在西方的历史思想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全面理解他的世界史观,其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沉沦约1个半或2个世纪后又受到重视的现象,对认识西方历史思想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早在16世纪,法国的一批人文主义作家就对中国产生了强烈兴趣:法国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拉伯雷认为“智慧的神瓶”在中国.作家蒙田把中国看作是“欧洲的典范”。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掀起了一股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热”.伏尔泰可以说是其中的典型。  相似文献   

8.
化研究是当今人社会科学领域的热门学科之一。伏尔泰不仅是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而且是重要的化史家,被尊称为“化史之父”。本在回顾化史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对伏尔泰在化史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和深远影响及其局限性作了分析和评述,以对现今的化研究提供一种纵向参照。  相似文献   

9.
伏尔泰是法国新古典主义到启蒙美学转折时期的重要代表,他综合继承了理性主义、经验主义的哲学成果,并结合考察民族国家的社会历史和艺术实践,提出了关于民族审美鉴赏力、艺术想像力和艺术创造性的深刻见解,为启蒙时代的艺术感性观念开了先河。  相似文献   

10.
《路易十四时代》是法国启蒙主义历史家伏尔泰撰述的世界名。在史识方面,作摆脱了传统史学的陈规俗套,卓识高见乃书,改变了传统史学的伦理价值取向,注入了资产阶级人道精神。以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的创新精神,开了资产阶级史学的先河。  相似文献   

11.
试论伏尔泰的批判史观及其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尔泰的批判史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否定教会的权威,批判神学史观,伏尔泰摒弃了中世纪的神学史观,反对用《圣经》的观点来解释历史,伏尔泰还对教会的合理性表示怀疑;伏尔泰对于在他之前的诸多史学家在研究历史上的种种错误做法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对于欧洲封建史学家的史学著作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对于古罗马史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也不以为然。伏尔泰还明确指出,以前诸多历史学家貌似真实的记载其真实性值得怀疑,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当时及后来的史学家不可能获得准确的资料及信息。伏尔泰的批判史观不是偶然产生的,它有三个得以产生的基础:自然科学的发展及人类视野的扩大,迫使史学家们用新的史学观来看待历史,因此历史的研究范围也就扩展了;近代理性主义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尤其是史学家相信进步史观;对于欧洲其他国家及法国学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则使伏尔泰的写作方法与前人相比既有相同点同时又在很多方面显示其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12.
伏尔泰的《风俗论》被称为"第一部真正的世界史"。在此书中,伏尔泰对世界上众多民族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风俗习惯等情况都进行了描述,集中体现出他的世界史观。对当时仍处于锁国状态的日本,伏尔泰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在《风俗论》中从政治、文化、宗教等多个角度向世人介绍这个神秘的国度。当然,限于所处时代的客观条件,伏尔泰眼中的日本与真实的日本之间是有较大出入的。  相似文献   

13.
沈国清 《培训与研究》2007,24(5):32-33,36
中国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中国的儒家思想为伏尔泰反对法国的专制政权提供了有利的武器。伏尔泰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的。  相似文献   

14.
《历史学习》2005,(9):17-17
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耶稣也说过同样意思的话:“你们想让别人怎么对待自己,就应该怎么对待别人。”这两句话在西方被称为“黄金律”。伏尔泰被称为“欧洲的孔子”。他所倡导的开明君主,就是儒家理想中的德君。伏尔泰的房间里供有孔子画像。画像下面有伏尔泰的四句话:“他是唯一有益理智的表现者,从未使世界迷惑,而照亮了方向。他仅以圣贤而从未以先知的口吻讲话。大家认为他是圣贤,甚至在全国也如此。”目前知道的最早在1593年,传教士将《论语》等书译成了拉丁文。1626年《四书》《五经》在欧洲都有拉丁文版。1691年《论语》有…  相似文献   

15.
曾瑞琪 《考试周刊》2011,(35):36-38
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杰出的思想家,通过来华耶稣会士的著作,伏尔泰认识了中国。在耶稣会士带有主观性色彩著作和伏尔泰本人为了宣扬开明君主制的政治主张影响下,伏尔泰对中国政治产生了有意的或无意的误读。在误读中形成的中国观,为伏尔泰宣扬开明君主制提供了现实依据,并促进中国文化在法国、乃至在欧洲的传播,增加了中西方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伏尔泰是理性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 ,他的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批判政治军事史 ,倡导文化史 ;批判神学史观 ,提倡理性主义史学 ;不过通读伏尔泰的史学著作 ,我们不难发现其欧洲中心论依然突出 ;英雄史观尤为明显。他的史学思想对于后世西方的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伏尔泰与孟德斯鸠中国观的主要分歧在于:中国是开明君主制国家还是专制国家;中国的伦理道德是理想社会的基础还是专制暴政的纠偏器;中国人的品行是诚实有礼的还是狡诈的。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对中国问题的不同看法,是由他们各自的政治观点和学术立场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西方近代“文化史之父”伏尔泰,打破了占据西方史坛达一千年之久的基督教史学的旧传统,第一次把人类精神的进步放在首位,最先把文化引入了历史学领域。伏尔泰对东方文明极其推崇,本文试图通过考察伏尔泰的印度观,对伏尔泰的文化史观作一简单阐释。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法国伟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批判宗教神学世界观的历史功绩作了客观评价。伏尔泰的批判武器是自然神论,这种自然神论是摆脱神学的简便形式,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无神论形式。今天研究这种反神学思想,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去年岁末,即将面临高考的儿子接到了“法国大学校理科预科班”的面试通知函。这是自2004年法国政府启动“50名中国学生就读法国大学校理科预科班”项目以来,第四批中国学生人选。主持面试的法国考官在听取了儿子的自我介绍后,马上通过翻译说:“我准备把你安排到巴黎的路易大帝高中,这是我们法国最著名的学校之一。”他见儿子没什么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