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房地产严厉调控措施。但是,此番严厉的调控能否起到预期之效,仍尚待观察。一个纠结此处的问题是,如果中国的房地产业仍然被视为一项拉动经济发展的行业政策,而不是向土地的政府垄断、地方的财政扭曲和中国的住房保障政策等一系列根本问题上下手,则这轮调控之刀所刺中的,可能不是盘根错节的诸种病根,而仅是房地产投资这只坐大的老虎。  相似文献   

2.
董文娟  程怡 《大观周刊》2011,(34):90-90
房地产业如今已经成为热门行业,大家也极为关心房地产价格的升降,自2003年房产价格飞速上涨后,房地产价格一直高居不下,给社会带来很大问题,出现一大批“房奴”,国家对这一问题不断采取措施进行调控,本文着重就国家房地产政策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引言:正当人们还疑虑“国六条”能否落实的时候,更猛烈也更加具体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接踵而至。这次调控政策的出台,是人们记忆里最为具体、态度最为强硬的一次。于是,2006年5月30日,在该政策发布后的第二天,昆明市场上80%的房地产开发商及相关代理服务机构纷纷召开紧急会议,开始研究及学习这一政策。同时,昆明多数大众媒体均以头条的形式报道了该《意见》。 这一细则将给昆明房地产市场带来多大影响?对购房老百姓带来哪些好处?开发商又将如何应对新政下的楼市?本期“观点”我们将为您全面解读该政策,且听各方声音。[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四月以来,从国家到地方接连出台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来抑制投机胜炒房行为,这无疑给一路高歌猛进的房地产市场打了“退烧针”。北京、上海、杭州、温州等城市的房产交易量随之锐减,价格方面也开始松动。这一轮的房产新政在打击虚高房地产价格的同时,也给媒体提供了大量的新闻报道机会。客观、理性地报道房产新政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政府在考虑遏制房地产投机、诱导房地产市场软着陆的政策方案时.似有必要汲取前车之鉴.审慎地考虑如何使遏制投机的政策不至于扭曲为地方政府提高地价、增加财政收入.制造房地产GDP的借口。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3月22日,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举办了"《房地产买卖行为与房地产政策》首发式暨中国房地产政策论坛",并正式发布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房地产买卖行为与房地产政策》一书。  相似文献   

7.
徐婧欣  郭丰  苏鹏 《图书馆》2023,(2):48-55
数据分类分级政策,在数据流通、数据安全、数据共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其演化趋势,有利于发现政策的潜在短板并弥补不足。文章选取“Wolters Kluwer法律信息库”作为政策文本的数据来源,对提及“数据分类分级”的254个政策文本进行了数据处理和人工编码。文章指出数据分类分级政策目前存在基层政策推动力不足、政策工具使用不平衡、营利数据应用难等问题,并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建议,以进一步推动我国数据分级分类政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广州市2015 年新出台“创新驱动1+7 政策”为研究对象,针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落地程度、实施阻力等 实际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场座谈的方式进行调研。研究结论:科技创新大会和“1+7 政策”知晓程度较高;创新主 体对创新驱动政策的偏好和认可度呈明显差异;科技企业发展瓶颈在于人才、市场和资金;科技金融政策缺乏必要的 支撑体系。对此,提出借助民间力量开展政策宣传、建立常态化的政策评估机制、以产学研搭建科技金融支撑体系等 建议。  相似文献   

9.
徐稳 《大观周刊》2012,(33):94-94
我圆的房地产“新政”政策从2008年开始拉开了序幕,坚持住房市场化的方向.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落实在民生与住房的消费性上,加大中低位价住宅的建设等。此次“新政”的理论基础是住房政策的公共性,房地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新政"的最主要效应是使房价回归理性,以消费市场为主导。  相似文献   

10.
"五一"前后,随着各地对接"国十条"落地细则陆续公布,被称为"史上最严厉调控"的地产新政终于拉开大幕。从4月14日中央针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出台后,与以往任何一次调控一样,关于“新政”的各种争论、解读、争议不断。以“坚决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为核心的新政出台后,一些光怪陆离的提法和现象,颇费思量,值得媒体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1.
调查昆明市3所小学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开展课后托管阅读服务与引导学生进行家庭阅读的情况,梳理学校、家长、学生对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下阅读氛围转变的反馈意见,分析评价目前“双减”政策下学生课后阅读存在的问题,从强化政策理解、引入校外第三方介入、评估阅读绩效、鼓励家庭阅读、增强学校图书馆建设等层面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2—2021年295份政府数据开放相关政策,采用文本挖掘法和内容分析法,构建评价体系和PMC指数模型,对我国8项政府数据开放政策样本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政府数据开放政策整体质量较高,呈现出“地市级—省级—国家级”依次递减的特征,且各项政策在政策目标、政策内容、政策性质、政策公开等方面的一致性程度较高。但与此同时,样本政策的内容设计仍存在政策主体缺位、政策目标不完备、政策适用范围过窄和政策持续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基于此,我国应加强政府数据开放政策主体管理机制建设,完备政策目标设定,适当拓展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适用范围,注重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持续更新和调适。  相似文献   

13.
三十年前,“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最终取代“最好一个、最多两个”的人口政策,成为波及城市农村的一场“生育革命”,最终影响了中国大部分家庭的命运。对于这项政策,当年的参与者认为,它“始于忧患,行于艰难,成于统筹,福泽后代,惠及全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对已有的“链长制”政策文本进行科学梳理、提炼和分析,探讨当前我国“链长制”政策的规划方向和结构特征。[方法/过程]以2017-2022年中央到地方的“链长制”政策文本为原始数据,使用扎根方法提取高频关键词同时进行词频统计,并通过共词网络分析挖掘政策的共同关注点及内在关联。[局限]由于“链长制”实行时间较短,部分地区暂未推行,缺少西部地区的相关政策资料,数据样本有待丰富。[结果/结论]“链长制”以产业韧性、产业联盟、产业循环、千亿级产业为发展目标,强调链上企业的创新能力、核心技术、数字化、营收突破,政府作为“链长”在贷款补贴、人才支持、招商引资等方面作用显著;“链长制”因地制宜,在链上企业、政府作用、链的创新力等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地域关注差异;“链长制”政策呈现以“产业链”为核心,以政策目标、政府职能、政策支撑、技术人才、金融支持、企业培育为六大小团体的网络结构,对政策目标的关注度最高,对技术人才与金融支持的关注力度不足。  相似文献   

15.
大众媒介在政府政策行为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堂发 《新闻界》2006,(2):49-50
政府政策行为水平、政策方案质量与政策实施效果是衡量政府治理能力的核心指标。在狭义的政策系统之外,影响政府政策行为的要素很多,但大众媒介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要素,其影响贯穿于整个政策行为的始终:从媒介引发“问题”性舆论提醒政府关注的“政策问题”确立环节开始,到媒介对政策实际执行、政策绩效评估与政策终止的环节进行有效监督为止。大众传媒作为政府完善其政策行为与过程的极为重要机制而存在,这一点在传统型的经验决策逐渐被现代型的科学决策所取代的新的社会环境下体现得尤为突出。具体地说,大众传媒对政府政策行为的积极作用突出表现在如下方面。  相似文献   

16.
《青年记者》2009,(22):69-69
今年以来,新闻出版总署指导意见颁布、IPO重启、创业板开设、最近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通过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组合拳”出台,中国传媒产业政策走向和资本市场出现明显“利好”。为配合响应国家文化产业政策,中国传媒思想库史坦国际联合百年名校清华大学主办“史坦国际~清华大学传媒资本运营高级研修班”,旨在培养传媒界资本运营及投融资专业高端人才。  相似文献   

17.
保障老年读者权利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广大老年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为了解我国老年读者权利保障政策现状,本文从政策工具视角出发,构建“政策工具—老年读者权利要素—政策参与主体”三维分析框架,对2012—2022年间我国发布的81份政策样本进行文本分析。结果显示,当前我国老年读者权利保障政策以指导、规划类政策为主,政策体系结构有待完善;政策工具使用偏向于供给型政策工具,环境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比重偏低;老年读者权利要素偏重于使用权保护,其他权利要素保障较弱;政策参与主体以政府主导为主,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保障老年读者权利的格局尚待形成。为此,应构建“1+N”的老年读者权利保障政策体系,打好政策工具应用的“组合拳”,注重老年读者各方面权利的均衡保障,激发政策多元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提升政策整体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8.
徐梅 《新闻窗》2005,(5):34-34
当今,大至国家的外交政策、金融政策、粮食政策、就业政策,小至住房政策、医保政策、招生政策……每项政策的出笼都或多或少地与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构成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政策报道,便也成为各家大小媒体争相报道的重头戏,这在国家或各地的“两会”期间,参与报道的媒体与记者数量成几何倍数地增长便是一个最好的明证.  相似文献   

19.
彭献泽 《今传媒》2024,(2):128-131
为了更好地推行“双减政策”,教育相关部门应重视和解决教育类政策信息传播渠道方面的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对教育类政策的传播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双减”政策的传播效果除了受家长自身的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受传播各渠道的特点影响,同时政策信息在传播中表现为大圈层的形式多样和小圈层的内容多样。在“双减”政策传播中,一些渠道信息的传达十分明确,使得家长及时了解到“双减”政策带来的好处及其实施的真正意义,但是教育政策在某些渠道的传播也存在不足,导致信息传播受阻并且影响了“双减”政策的传播效果。对此,本文根据教育类政策信息的性质和传播特点,对“双减”政策的传播机制及其信息在各传播渠道上的通畅度进行了分析,旨在对优化教育类政策信息的传播效果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这个新闻有没有落地?国内的要不要拿到前面去做?”每到油价调整、国家出台新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某地出现“毒食品”等“举世瞩目”的民生新闻,要闻编辑中心总会响起这样的声音。什么叫落地新闻?笔者对落地新闻的理解是,不是发生在本地的新闻,通过新闻事件内部与外部的某种关联性,寻找本地视角进行采访操作,加入本地元素,便构成了落地新闻。比如外省市发生一起大空难,乍看起来与本地无关,但如果通过线索,发现遇难者中有本地人,就可以展开采访,做出与本地有关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