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前哨》2005,(8):1-1
近年来,我省广大新闻工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真实全面地反映我省改革开放和“三个明”建设的新成果、新进展,为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有个别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刊发虚假不实报道,给新闻工作造成了很大危害。  相似文献   

2.
新闻一旦离开了真实性,那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新闻必须真实.如同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一样,实属常识,属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规定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新闻实践》2005,(8):12-12
近日,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下发了《关于确保新闻真实性制止虚假报道的意见》,其中,对制止虚假新闻提出了“十不准”原则。相关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4.
所谓虚假新闻就是记者在新闻采访中所报道的新闻不是客观实际中存在的真实事实。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山西日报创刊55周年,庆祝山西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揭牌成立。这标志着具有光荣传统,风雨兼程55年的山西日报,将由此掀开新的一页,踏上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6.
虚假新闻,误导了读者,损害了媒体,也给新闻从业人员抹了黑,向来为人们所深恶痛绝。《羊城晚报》作为一张有着强大公信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知名大报,对制止假新闻更是不遗余力。近年,我们从强化制度、完善机制入手,构建了长效机制,切实查找隐患并堵塞漏洞,有效地制止了虚假新闻报道见报。  相似文献   

7.
《新闻实践》2005,(7):3-4
6月17日,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省记协在杭召开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座谈会。会上,省委宣传部领导传达了全国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座谈会精神,并就我省如何确保新闻真实性、制止虚假新闻提出明确要求并作工作部署。全省11个市的市委宣传部负责人和省市新闻单位负责人在会上作了发言和交流。本刊从本期开始,推出“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专栏,与新闻界同仁一起认识制止假新闻的重要性,剖析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危害,介绍有关新闻媒体在制止假新闻上的好经验、好做法,共同铲除假新闻这一新闻界的“毒瘤”,维护媒体形象,提高媒体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一、积极参与,以杜绝虚假新闻为切入点自觉维护媒体公信力,大力提高编采人员政治业务素质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近年来,新闻战线采取了一系列治理虚假新闻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清醒看到,随着当前社会环境深刻  相似文献   

9.
萨鑫 《新闻采编》2012,(1):2+49-50
正山西日报报集团摄影协会成立于2011年7月7日,报业集团采编、行政、经营等40多个单位、部门共有220余名摄影爱好者加入了协会。协会的成立,为丰富集团文化,推动事业发展,活跃职工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期刊登的是该协会部分会员外出采风时拍摄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0.
《新闻实践》2009,(5):51-51
近段时间以来,由于一些报刊不断出现严重失实报道,个别采编人员炮制虚假新闻,一些报刊转载未经核实的报道,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损害了新闻单位的权威性、公信力。新闻出版总署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新闻出版单位采取8项措施,制止虚假报道。  相似文献   

11.
最近,新闻出版总署下发通知,要求各新闻出版单位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通知主要内容如下: 一、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生命。报刊出版单位要完善新闻采编管理制度,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全面、客观、公正。新闻机构及其新闻采编人员从事新闻采访活动,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要认真核实报道的基本事实,确保报道的新闻要素准确无误,不得编发未经核实的信息,不得刊载未经核实的来稿,不得徇私隐匿应报道的新闻事实。  相似文献   

12.
《青年记者》2012,(1):47-48
2011年10月14日,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新出政发[2011]14号).通知指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受网络虚假信息的影响,传统媒体虚假新闻、不实报道呈上升趋势,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形象,扰乱了新闻秩序,降低了媒体公信力,社会反映强烈.  相似文献   

13.
新闻应该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对人们认识的升华,是有思想深度、深邃意境、阅读震撼力,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能感染人、塑造人、教育人、鼓舞人的优秀艺术作品.把美感引入新闻,有助于提升新闻报道艺术水平,提升新闻的舆论引导力,提升新闻传播的实效,推动新闻报道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探讨怎样在新闻采编工作中体现新闻美学是当代新闻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新闻美学引入新闻报道实践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新闻采编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北京电视台播放的"纸馅包子"虚假新闻,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对媒体的公信力和舆论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制造"该新闻的记者訾北佳也因此而获刑。这件事情应该成为我国众多传媒机构和广大新闻工作者的一个深  相似文献   

15.
《新闻实践》2005,(7):5-7
一、充分认识虚假新闻的危害性,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姜军(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杭州新闻战线在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认真总结制止虚假新闻报道的经验与教训,剖析了虚假新闻的危害,对近年来在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问题和差错逐一进行梳理,整理出带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和事例,对问题的表现、存在的原因等作了分析归纳,解剖阐释,形成共识。这几年,市委宣传部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加强指导,以疏代堵,本着尊重群众知情权,增强信息公开度的原则,积极主动、及时疏导,力争在第一时间客观准确地公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4月8日,湖北省召开学习贯彻《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座谈会,切实规范采编人员的行为,维护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促进我省新闻事业健康发展。与会新闻单位代表在发言中表示,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制定、公布这一规定,是进一步规范新闻从业人员行为、维护新闻界良好形象的重要举措。规定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立场、思想作风、采编  相似文献   

17.
自新闻诞生之日起,新闻史上就没断了虚假新闻的踪影.(本文中的虚假新闻包含两个概念:完全没有事实依据的“虚假新闻”和部分失实的“失实报道”.)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起,新闻出版总署就不断发出文件,明令各新闻单位要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杜绝虚假新闻;1999年,新闻出版总署出台《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正式对虚假、失实报道提出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8.
顾培德  凌坚 《传媒观察》2005,(12):34-35
2005年6月上旬,中宣部、中国记协、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了“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座谈会”。中宣部副部长李东生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虚假新闻的存在是新闻界的耻辱。如果受众总是以怀疑的态度看待新闻媒体,新闻报道的社会影响、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就无从谈起。坚持真实、铲除虚假,事关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事关新闻队伍的形象,事关新闻宣传工作的声誉,事关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引自《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6月10日第一版“重拳出击假新闻维护报道真实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央关于新闻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等一系列指示的出台和落实,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壮大主流媒体的实力。提高影响力和竞争力.已经和正在成为主流媒体争相追逐的一个目标。因此,作为较好体现这种思想的深度报道,已经不再单单是新闻报道中的文体与形式问题,而是成为主流媒体提高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成为各级党报追求高品位的一种深度新闻。  相似文献   

20.
新闻阅评与新闻采编——谈《新闻阅评学》的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阅评学>已于2010年3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新闻学这一新领域的专著.其出版对进一步搞好新闻工作有意义,对新闻单位的新闻阅评、新闻院校的新闻研究、新闻媒体的新闻采编,都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