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版权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之下,版权产业转型需要版权制度的支撑.为促进版权产品的开发与传播,必须确立思想表达二分法、孤儿作品制度,完善合理使用制度、法定许可使用制度、公有领域制度;为促进版权产品交易,必须完善版权登记制度,确立版权价值评估制度与版权保险制度;为加强对产权产品的保护,必须完善作品自身保护的相关制度与打击盗版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2.
版权融资符合电视剧产业的特点,又促进了电视剧融资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本文重点对版权抵押、版权信托和版权出售这三种电视剧版权融资方式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版权信托是版权运用方式的一种创新.建立版权信托制度有利于有效地实现版权的效益,能够切实保障版权人的利益和防止版权闲置的现象.版权中的财产权利可作为信托财产,而版权中人身权利不应作为信托财产.以版权设立信托时,当事人自愿办理了信托登记手续,则可取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由国家和地方版权局担任版权信托登记机构较为合适.受托人的民事赔偿范围应以其违反义务给版权人造成的实际损失为准.  相似文献   

4.
王清  韩飞  李星 《出版科学》2006,2(6):52-56,37
"入世"五年来,我国版权贸易进一步发展,版权贸易数量与版权交易额均不断提高.同时,出版界及学界日益重视对版权贸易的学术研究.本述评主要围绕版权引进与输出两方面梳理五年来我国版权贸易的学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开展了版权相关产业经济贡献研究,该研究凸显了版权对经济的影响及版权经济的重大潜力.1990年开始,美国发布了它的首份测算版权产业对国家经济影响和贸易作用的报告,之后,基本每隔2~3年发布一份新报告,现在已成为了开展版权相关产业经济贡献调研最积极、最全面和深入的国家.它的调研方法和经验为后来其他很多国家进行此项调研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香港是全世界最注重版权保护的地方之一.香港版权保护的一大特色是:通过特许版权经营机构,提供一站式集体版权收费机制,建立具有一定权威性、广泛性、民间性的行业自律组织对版权市场进行引导和管理,对版权作品使用进行监督,对版权人进行保护.这是发展和完善现代版权制度的一条捷径,是值得内地版权业学习的一种做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大量引入图书出版业,今天出版业这个朝阳产业更呈现了勃勃生机。一种全新概念的国际版权贸易方式——“网络版权贸易”正在悄然兴起。 1999年美国一批颇具网络经营管理经验并深谙出版业务的专家发起组建“国际版权在线”公司 (Rightscenter.com, Inc.),并开通了版权贸易专业网站“国际版权在线” (www.rightscenter.com)。它的诞生是网络技术与出版信息交流、版权贸易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当代国际版权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及新颖的操作理念和运作方式。   “国际版权在线”不是普通的商业性营销宣传网站,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版权史溯源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国版权史的开端问题,相关论著颇丰,但结论却大不相同.笔者认为,相关研究或争论,首先应该明确"版权史"的语境和基础,即需要对"版权"本身作出界定.为此,笔者提出了四项标准:这种权利必须部分或全部与近现代意义的版权有关;必须为私权利主体所享有;必须经国家赋予或认可;必须得到某种形式的救济和保障.在此基础上,笔者就有关理论分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相较于纸质图书而言,电子书的版权管理难度更大,这是由其技术特征决定的.电子书版权管理的难点主要有版权取得授权困难、权益分配障碍和盗版行为泛化.加强电子书版权的管理,应做到健全版权授权制度,促进产业链的合作,开展版权技术保护,以及建设版权内容平台.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以1985年7月成立国家版权局为标志,我国的版权管理格局及人员的素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版权管理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1988年4月到1988年底,全国共建立了省版权局10个;版权处18个(其中独立对外的版权处12个,局属版权处6个):与出版管理处合署办公1个;共计29家,形成了一个以国家版权局为版权业务主管部门,以地方政府行政部门(局、处)为网络的版权管理体系。比较四年以前版权意识和  相似文献   

11.
张立 《出版发行研究》2018,(1):72-73,62
版权制度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版权与内容作品的关系密不可分.本文对版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作了一个大致的梳理,并提出了互联网时代版权制度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版权是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出版企业最重要的资本、存量资产和战略资源,出版企业可以通过获取、经营版权,可将版权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从而完成版权的资本运作.  相似文献   

13.
我国版权贸易的发展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海内外版权贸易极为活跃,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版权贸易作为知识产权贸易,充当了当前国际经济中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最广泛而持续的一个经济角色。如今,版权贸易已经成为出版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版权贸易的现状我国的版权贸易在改革开放后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91年以前为第一阶段,版权输出大于版权引进,且版权贸易量较少。1991~2000年十年间为第二阶段,1991年6月,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关于实施国际著作权公约的规定》,也相继加入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  相似文献   

14.
王智源 《编辑之友》2012,(7):97-100
版权不是凭空而来的神秘的东西,它是作者基于特定条件的创造,在其人身性质之外,版权是一种名副其实的资产,具有显著的经济性质.版权的经济性质包括可价值化、可分割性、可分配性、成本收益性、可资本化、稀缺性、公共产品性、垄断性等方面.本文以版权经济性质分析为基础,讨论了版权的市场供给与需求、版权的企业化运作、版权的组织间合作、版权与金融的有机结合等价值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5.
版权资源是出版社的核心资源,版权资源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出版社的长远发展.文章简要分析了我国出版社版权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影响我国版权资源管理的原因,集中阐发了加强版权资源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版权输出的五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的第57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中国展团引进版权881项,输出版权615项,引进和输出的比例首次降为1.43:1,基本上实现了版权引进和输出的大体平衡.这一事实像一支强心剂,鼓舞和振奋着我国的图书版权输出,也将激励更多的出版企业从事版权输出.然而,版权输出毕竟是一种国际间的跨文化交流,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风俗习惯、阅读心理等诸多因素,因此,我国出版企业在进行版权输出时不能只凭一时的冲动和热情,必须在结合国际、国内出版业现实情况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方法和策略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我国版权贸易中的图书品种不断增多,贸易范围持续扩大,贸易逆差不断缩小.但同时,我国版权输出与引进在内容类别上还存在严重不对等情况;版权贸易主体分布失衡;翻译和出版人才不足.因此,今后我们要利用地缘条件开展版权贸易;进行特色、优势版权文化产品专题贸易活动;借力经贸发展友好国家的版权贸易;利用国家文化推广项目;依托文化产业链条发展版权贸易;实行“衍生+跨界”;实施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版权日益深受关注,尊重版权、保护版权的社会氛围正逐渐形成,版权产业取得较大发展,并日益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经过十年调研,在版权产业研究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9.
版权意识包括不同层次,是版权制度正常运转与最终实现的关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众版权意识迄今仍然比较薄弱,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文化强国、知识产权强国的要求不符.公众版权意识提升是长期、系统工程,我国可以分步骤推进,从制度、产品、用户、技术等方面入手,尤其是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推进版权宣传教育工作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20.
传媒产业的深入发展提出了双重性的版权要求,即版权保护与版权经营.版权经营是把版权作为财产权进行开发利用,并充分运用市场策略与商业方法,使版权增值.为此,传媒产业需要确立完全意义上的版权财产观,进行从消极到积极、从保护到经营的版权观念转变.版权经营的基本路径是利用法律规则、创新经营策略,具体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产品链开发、资本化经营以及技术的产业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