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王灼《碧鸡漫志》可谓词学史上首部成规模的词学专著,其主要探究了自古至宋的诗、词、乐之源流、演变,论证了诗乐一体、诗词同源,且贯穿其间的是诗、词、乐的辨证关系,从而解决了词与乐、词与诗的关系问题,为突破“倚声填词”之束缚来推崇“以诗为词”,同时保持词的音乐文学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灼认为词的本源与包括《诗经》在内的一切乐歌一样,都是“人心”,把词放到和《许经》等相同的位置进行考察。其立论的哲学基础乃是以孟子为代表的“人性论”。包括词在内的乐歌发于心,故才能具有社会作用,此论又同时为他的其他词学观念打下基础。王灼从辞与音乐的产生、及它们的配合关系出发,将乐歌分为古歌、古乐府、今曲子三个阶段,并结合对词调的考证,认为词兴起于隋代,体现其对词的音乐丈学性质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4.
王灼认为词的本源与包括《诗经》在内的一切乐歌一样,都是“人心”,把词放到和《许经》等相同的位置进行考察。其立论的哲学基础乃是以孟子为代表的“人性论”。包括词在内的乐歌发于心,故才能具有社会作用,此论又同时为他的其他词学观念打下基础。王灼从辞与音乐的产生、及它们的配合关系出发,将乐歌分为古歌、古乐府、今曲子三个阶段,并结合对词调的考证,认为词兴起于隋代,体现其对词的音乐丈学性质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张剑 《西北师大学报》2005,42(5):97-102
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具有解题的私家藏书目录,在中国目录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20世纪以来有关的研究成果与其学术地位似不相侔。回顾、梳理、总结学界对晁公武及其《郡斋读书志》的研究(成书过程、版本、体例特色的研究以及内容的疏证、考订),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更高的起点。  相似文献   

6.
王灼于《碧鸡漫志》中提出了“中正”这一音乐思想。在王灼的心目中,“中正”二字其本意,实际上是谈乐律,而颜飞林却把这二字视为对词的审美标准,可谓风马牛不相及。其次,颜先生认为“雅”是王灼对词的审美标准之一,也并不无史料依据。再次,补充了五点为颜先生所忽略了王灼对词的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阅读》2007,(5):14-14
在宋代:有位很风趣的词人自称可以超过柳永,他的词风基本是承袭柳永而来的,但就成就而论,远不能和柳永相提并论。他的名字叫王观,留传下来的个别作品常透出奇想,风趣而不粗鄙,词论家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评价他的词“其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王灼《碧鸡漫志》可谓词学史上首部成规模的词学专著,其主要探究了自古至宋的诗、词、乐之源流、演变,论证了诗乐一体、诗词同源,且贯穿其间的是诗、词、乐的辨证关系,从而解决了词与乐、词与诗的关系问题,为突破“倚声填词”之束缚来推崇“以诗为词”,同时保持词的音乐文学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碧鸡漫志》是南宋词学家王灼的词论著作,反映了王灼具有时代特色的词学思想倾向。他借鉴了儒家诗学思想,延续苏轼"以诗为词"的词学观点,打破了诗词的文体隔阂,使词体摆脱了"词媚"的束缚,构建出以词体历史、创作论、鉴赏论和作用四者为内容的词学思想,反映了王灼和当时南宋文人们重经济、重教化的词学倾向。  相似文献   

10.
刘绪伏 《学语文》2011,(5):54-55
世人论及柳永词时,往往以俗目之,这种看法,宋代王灼的论述可为代表,他在《碧鸡漫志》中。将柳永的词说成“浅近卑俗”之作,甚至将喜爱柳词的读者贬斥为“不知书者”。柳永词之不入这些士大夫的法眼,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1.
李清照是横跨南北宋的著名词人,在其几乎所有的后期词篇中,都流露出浓厚而执着的怀乡情结。作为时代的见证人,她深情地倾诉了历经劫难后对故国、亡夫、旧时的悼念和追怀之情。从而使其怀乡词体现出突出的独特性、丰赡性。尤为值得肯定的是,她的这类作品,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呈现出不容忽视的鲜明的爱国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是横跨南北宋的著名词人 ,在其几乎所有的后期词篇中 ,都流露出浓厚而执着的怀乡情结。作为时代的见证人 ,她深情地倾诉了历经劫难后对故国、亡夫、旧时的悼念和追怀之情 ,从而使其怀乡词体现出突出的独特性、丰赡性。尤为值得肯定的是 ,她的这类作品 ,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 ,呈现出不容忽视的鲜明的爱国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3.
在知网数据库中,仅2014年度对于词人李清照的研究达近百篇。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词人,向来被尊为"婉约正宗",其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这些论文中,大致是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研究:首先是李清照词作中的女性意识;词人前后期选取意象的变化;以及将李清照与其他词人进行比较,诸如朱淑真、温庭筠、李煜等。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著名女作家,她能诗擅文,尤精于词。李清照在词史上的经典地位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宋元及明初、明中时期她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晚明清初时因为当时的词学主情说和才女文化的发展,李清照作为词人被关注,被认为是才女中的翘楚,而且可以与秦观、周邦彦等男性文人相匹敌,并被尊为"词之正宗"、"词家大宗",从边缘地位人物上升到中心人物之一,成为经典作家。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背景下师生交往具有主体的多元化、关系的平等性、场景的异时空性、方式的间接性等特点。网络使师 生交往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师生人机交往存在缺乏情感交流;师生人机交往不利于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和形成良好的个 性品质;师生人机交往与人际交往存在极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16.
司马光与二程的交游过程主要展现他们是道同而志不和的朋友。其交往体现了司马光的理学哲学归旨,也体现了其难于脱身仕宦的入世精神和笃厚激烈而难于变通和粹的弱性侧面。  相似文献   

17.
孟称舜是晚明文坛颇具影响的剧作家,他学识渊博,性格旷达,喜好交游。就地域而论,孟称舜的交游基本集中在本土,与其相交者多为越中名士,其与陈洪绶、卓人月性情相投,互相推崇,诗酒唱和,尺素互遗。对孟称舜与陈、卓二友交游活动的钩稽梳理,不仅有助于解读其作品,探究其曲学见解,对了解晚明文坛亦不无补益。  相似文献   

18.
白玉蟾于福州以彭耜为核心展开交游活动,广招门徒,传道授业,设坛立靖,创建“内丹派”南宗;又通过与地方致仕及在任官员的交往,扩大“内丹派”南宗的影响。因此,白玉蟾在福州的交游传道成效显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李清照一生坎坷,由早年的活泼开朗到晚年的孤苦凄凉,她的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一过程,在她的词中表现的非常清晰。本文从李清照的词入手,揭示其思想变化的过程,并通过她的思想发展过程管窥当时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20.
希腊城邦与波斯帝国的交往,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峙,是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碰撞,是帝国政体与城邦政体的较量。波斯帝国无限征服的欲望是其与希腊交往的内在动因,希腊城邦的殖民化运动是希腊与波斯矛盾的导火线。两者为各自的国家利益展开了斗智斗勇的博弈,也使得两者的交往在各方面都颇具特色,对以后的大国交往与大国关系提供了各方面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