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0 毫秒
1.
"美丽中国"的蓝图跃然纸上。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社会各界普遍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十八大报告的一大亮点。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十八大代表和专家学者表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环  相似文献   

2.
《青海科技》2012,(6):15-16
"美丽中国"首入报告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八大报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引发了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十八大报告新名词之"美丽中国"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  相似文献   

3.
《青海科技》2012,(6):28-30
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美丽中国","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等新词句,让人印象深刻,也表明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可以预见,随着环保产业的扩大,环保企业将从中分一杯羹。"美丽中国"捧红环保股"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美丽中国"概念,勾勒出未来中国发展的新蓝图。从中央到环保部均释放了政府强烈关  相似文献   

4.
"美丽中国",一个传统而又崭新的名字。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并首次把这一概念写入了党代会报告,这是对人民群众生态诉求日益增长的积极回应,也彰显了执政  相似文献   

5.
《青海科技》2012,(6):3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给人们无比美好的憧憬,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目标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具象化表达,是中国现代化的新境界。商达环保作为全国众多环保行业大军中的一员,如何在建设美丽中国中响应党的号召,尽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结合企业自身所擅长的村镇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动化学会作为我国自动化界唯一的全国性学术组织 ,学术性是学会区别于其他群众团体的本质特征 ,组织好不同层次的学术活动以促进我国自动化学科的发展 ,结合国情更好的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是学会的两个主要工作目标。一、为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 ,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作贡献进入九十年代以来 ,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中国自动化学会来说是一个机遇 ,也是一个挑战。如何结合国家的需要和实际 ,开展好自己的学术活动和决策咨询 ,利用已经形成的优势和特点 ,介入到经济建设当中去 ,切实当好助手和参谋 ,是摆在学会面前的…  相似文献   

7.
张舵 《青海科技》2012,(6):39-40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一个全新高度,也为各地发展提出一个重大课题。记者近期采访中了解到,从理念到路径再到制度创新,一股在新起点上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力正在各地涌现,为建设"美丽中国"带来启示和思考。坚定信念:不尊重自然的发展道路是走不通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的库布其沙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当选梅州市第三、第五次党代表,九届、十届省人大代表和中国  相似文献   

9.
《青海科技》2012,(6):35
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这样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我们勾画出的"美丽中国"。继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将"生态文明"纳入原有的三大文明的理论体系后,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被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  相似文献   

10.
《青海科技》2012,(6):14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美丽"和"中国"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字眼,即使在平时偶尔谈起"美丽中国",人们也不会有过多的关注。但是,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在字字珠玑的十八大报告中,通过总书记之口说出这一词汇,"美丽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蕴藏着多层寓意,发人深思、令人惊喜。"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  相似文献   

11.
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战略地位的提升让人振奋,相信其必将为进一步增进人民福祉注入更大力量,将开辟人民福祉的新境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乃至其战略地位提升,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把握  相似文献   

12.
张定科 《学会》2013,(9):49-5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  相似文献   

13.
基于低碳经济目标的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勇敏  曾刚  海骏娇 《资源科学》2014,36(5):937-945
碳排放控制与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倒逼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的关系来看,经济增长方式呈现出绿色增长、棕色增长和黑色增长三种类型。本文利用1971-2010年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中国近40年经济增长方式的演变。笔者发现,1971-1977年为黑色增长阶段,1978-2001年为棕色增长阶段,2002-2004年倒退到黑色增长阶段,2005-2010年重新步入棕色增长阶段,中国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道路曲折艰辛。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短期内,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互为因果,经济粗放型增长特征显著;但从长期看来,经济增长并不是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为了同时实现经济增长速度与碳排放强度下降的既定目标,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碳减排联合行动,贯彻落实"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通过加快技术创新、要素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为早日建成"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14.
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第一次明确提出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目标,到“五位一体”,再到十八大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足以看出党和国家是站在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严重生态问题进行理性反思后,做出的重大决定。我们如何走一条既可持续发展,又绿色发展之路呢?从生态哲学的视角来把握“美丽中国”建设就将具有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经济人"到"理性经济人",再到"生态理性经济人",其内涵虽然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中,但最终都摆脱不了经济利益至上的束缚。随着我国致力于城乡一体化推进,尤其是在"十二五"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道路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视角——"理性社会人",即从和谐共荣,可持续的角度来实现经济和社会利益的均衡发展。文中用博弈论的方法论证了转变发展视角的必要性及其内涵。  相似文献   

16.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深刻领会十六大报告中阐述的这一重要论断,尽快把壮大县域经济的任务落实好,使更多县域的经济尽快发展起来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点。县域经济实际上是以行政区来划分的经济区类型,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县域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经济强县,但从总体上来看,其现代化过程相对缓慢,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来研究县域小康建设中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将使计划经济特色很强的县域经济,从内涵到外延,从量到质,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和巨大的飞跃。县级政府作为上层建筑最基础、最庞大的组织部分,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对县域经济能否顺利地走上市场经济之路,具有攸关重要的影响。因此,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青海科技》2008,15(2):1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今天的青海,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更加强烈、更加迫切,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水平,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作用,迫切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把经济社会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9.
《青海科技》2012,(6):67-68
【新闻背景】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青海科技》2010,17(1):4-5
<正>主题为"绿色经济与绿色责任"的第二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于2009年11月1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常委会会议厅成功举行。会议讨论了多重危机下如何响应"全球绿色新政及绿色经济计划"、以推动经济健康复苏,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进程中实现经济全面持续平衡发展。大会联合主席、中美生态系统研究中心主席、中国生态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在开幕式上发布了一年一度的权威报告——《2009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