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设计思想本节课采用探究式概念教学的形式,按照"实验引题→提出问题→定性实验探究→定量实验探究→提出概念→概念延伸"的思路展开教学,实验探究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和物理方法(类比法、比值法)渗透交织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具象的图片代替抽象的文字,巧妙处理"电流元"概念,为进一步理解磁感应强度定义  相似文献   

2.
郑日锋 《教学月刊》2003,(10):29-32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简易逻辑是新教材新增加的内容之一 ,教材之所以要增加这部分知识有两个原因 :一是人们从事任何工作 ,学习任何知识 ,都离不开逻辑。二是由于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更强调逻辑性 ,学生学习老教材时常犯一些逻辑错误 ,比如对于“ab=0”的否定形式 ,很多学生弄不清它是“a≠0或b≠0”还是“a≠0且b≠0”。鉴于这种状况已成为进行高中数学正常教学的一个障碍 ,在教材中较为系统地介绍逻辑知识 ,以有效落实《新大纲》提出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 ,已成为多年来教师的共同呼声。从内容的编排看 ,教材上介绍的是逻辑的初步…  相似文献   

3.
根据物理学科的特征,基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的教学设计,谈谈常规物理课堂的精准教学,精准教学在常规课堂上要体现七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文本是客观世界所呈现出的本体存在与应然样态。作为教学的文本具有客观性、接受性与认同性。由于对先验内容的观念体认,召唤结构的内发生成,共生互融的认同语境,使通过文本的教学得以可能。基于文本接受的教学认识逻辑,应回归知识本体,对文本进行由博返约;激发召唤结构,生发基于作品的动态文本;追寻期待视野,涵育共生性的对话交往,从而实现主体与文本的共存。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笔者对基于"问题生成与解决"物理课堂教学理解,并结合教学实践对基于"问题生成与解决"物理概念教学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实验教材《数学3》中的第一章“算法初步”是高中数学的新增内容.本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新课程实验教材的实施要求以及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对“算法的概念”这一节从知识结构、功能、呈现方式、数学思想方法及内容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其目的是想与广大教师和教研员作进一步的交流,希望对教学研究、教师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教材是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认识教材,洞悉教材编写意图,多元考量教材使用价值,方可游刃有余地"用教材教",而非简单的"教教材".  相似文献   

8.
《一分钟》的故事是小学生自己的事,也是人们生活中极平常的事。故事中的元元想多睡一分钟,以为“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这种心理也是常人经常有的心态。  相似文献   

9.
教材文本既是一个以语言符号为载体的内部系统,也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意义上的外部系统中。从时间角度看,一定的文本在进入教材之前发生着历史流变,在进入教材之后,随着教材版本的变化,也出现了相应的删改等行为;从空间角度看,教材文本往往节选自某篇大文章、某作品集.某丛书等,原生文本在进入教材时,教材编者也会根据课程与教学目...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细胞学说后,更深地从微观层次上去认识物质的本质,能初步建立分子的概念,并能从微观角度去解释液体混合前后体积变小的原因,分子是化学基本概念的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处于重要地位,本节内容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物质结构方面的知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们的语文教材基本上是文选型教材,主体内容是文章。好的阅读教学,往往基于合适的文本解读。文本解读要从价值入手,如历史价值、社会意义价值、文学价值、语文训练价值等。我们要用有价值的文本解读,换来有价值的教学处理;用有价值的教学处理,换来学生有价值的阅读。这样,才能真正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走向丰妙。  相似文献   

12.
冯桂群 《教育科学论坛》2009,(12):31-32,33,34
●教学分析 《认识平行》一课,是苏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是认识和画平行线,学习难点是理解“同一平面内”的含义,区分平行线与平行的线段,借助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相似文献   

13.
一、背景分析我对语文课有两个基本认识:第一,语文课即泡茶品茶,师生共同泡出品出字词句段篇的味道;第二,语文课即言语现场,每一节课都应是语用的示范。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型,要有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方法。如果是温州中学的学生,肯定是要拓展、深挖。如果是一般学校的学生,那么最重要的是夯实基础。就我来说,每一年面对的学生不同,课也要不一样。语文课最重要的,肯定是要引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激起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二、过程描述郑振铎的《猫》是人教版七下的一篇文章,对于这篇文章历来有很多的解读方法。那么学生对这篇文章又是怎样理解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布置学生预习,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做了一次全面的调查了解。  相似文献   

14.
“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和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让阅读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状态。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来解读思考文本,在解读的同时思考怎样深入文本,找准文本的切入点,预设好教学流程等课堂教学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解读才能为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5.
教育政策具有重要话语结构意义和价值导向作用。对"双一流"建设的教育政策文本进行全维分析,能够揭示文本话语特征及其价值追求。对山东、安徽、广东和江苏四省的"双一流"建设的系列政策文本进行综合研究发现,"双一流"建设具有战略遵从和市场化的鲜明价值取向,进而形成了改革推进、进位赶超、自主化和差异化的实践策略。同时,在"双一流"政策推进中要谨防窄化建设内涵、过度管理主义和漠视中国特色三种倾向。  相似文献   

16.
一、文本外围:“推向”驱动与文学预备中介:“社会-家庭/个体”阅读框架的建构统编本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中卡夫卡的《变形记》以节选的形式呈现,这在篇幅有限的必修教材中,对外国文学名篇的推介,体现了编者对外国现代小说的重视,而在众多外国现代小说的名篇中保留卡夫卡的《变形记》到高中语文教材中,这与卡夫卡小说个体孤独的表达深刻长远影响着现代社会人们对世界的想象与理解应该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7.
<巴赫金哲学思想与文本分析法>以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跨学科视域、一贯始终的理论阐释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巴别塔的坍塌之后重建了新的巴别塔.该书在巴赫金研究的众声喧哗中毋庸置疑占得了重要的对话席,是中国巴赫金研究界不客忽视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8.
所谓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或多个已知物理量“相比”的方式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在中学物理教材中,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概念俯拾皆是.例如,速度、密度、比热容、电阻、电场强度、电容、电动势、磁感应强度、折射率等.那么,比值定义法所蕴含的“核心思想”与“教学逻辑”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几乎很少有中学物理教师能够回答出来.本文结合电场强度概念的构建过程,力图说明这个问题,以促进比值定义法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季树涛 《天津教育》2013,(13):70-71
目前,广大一线初中语文教师都关注“语文教学有效性”问题,对课堂教学有一些自己的思考。我尝试运用问题导学法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即运用一个核心问题“统领”整堂课的教学,用这个问题串起整篇文章的解读思路,实施过程为“设置核心问题一问题追问一围绕问题适度拓展”。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几篇文章的教学为例,我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20.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寓情趣与科学知识于一体的儿童诗。全诗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