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戏曲是中华文化瑰宝,其跨文化传播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现代传播学领域中的拉斯韦尔理论能够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一个很好的视角和基础,通过与成功的具体传播实践相结合,能够提炼出良好的跨文化传播策略,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些跨文化传播策略主要体现在:传播主体应对传播内容有全方位的了解,深刻认同并热爱;传播内容应求同存异,强调人类共同价值;传播渠道应多元化、现代化,注重中西合作;传播过程应洞察传播受众的需求,对受众进行培养挖掘;传播效果应以受众为标、业界为标、学术为标。  相似文献   

2.
青春版《牡丹亭》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和主题表现等方面与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它又保持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两者的比较对我们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传承中华文明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名剧经典《牡丹亭》有多种古今中外版本的改编。应验了接受美学的读者介入的文学史理论。文章以接受美学方法论为维度。就白先勇《牡丹亭》的策划、制作和传播进行缕析,探索从文学经典到戏剧演绎的接受历程,探索作为读者的白先勇到作者的白先勇身份转换,探索西方现代理论对中国古典名剧改编的适应度。  相似文献   

4.
青春版《牡丹亭》被看做21世纪初叶最令人瞩目的文化传播现象之一。以传播学的视角进行思考与分析,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与四个传播策略密不可分,即:名人影响与名人作为、顺应时代的双重定位、美轮美奂的包装推介、布道般的深层传播。  相似文献   

5.
《牡丹亭》是我国古代戏曲艺术中的瑰宝,恰似一颗光华璀璨的钻石,每一面都闪射出夺目的光芒。本文着眼于作品的整体构思和情节设计,剖析了其中体现出的多种对立统一的力量,即戏剧的张力。而能否拥有适当的张力,是一出戏剧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青春版《牡丹亭》是一个让祖国古老艺术焕发青春的崭新演出版本,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探讨和研究。它的创意就在“青春”两字。不仅演员的形象和表演体现了青春的活力、青春的美,服装、舞美等细节也无处不体现出浓浓的青春气息。主创人员尊重原著又不拘泥于原著,找到古典美与现代美交合的点,自觉将《牡丹亭》的古典美与现代青年观众的审美情趣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是此剧能赢得当代青年观众青睐的重要原因。在表演上此剧尚需进一步精雕细刻,力求达到出出声情并茂。主要演员宜设AB制,以利于演员之间相互的学习和艺术上的竞争。  相似文献   

7.
昆曲《牡丹亭》问世之后,从明代至今为止,出现了诸多不同的版本。本人主要以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为例,先探究青春版与"旧"版相较之下,在创作(剧情、音乐)方面的创新,进而阐述出青春版《牡丹亭》中所蕴含的"美"。  相似文献   

8.
由白先勇先生领衔制作的全本昆剧"青春版"《牡丹亭》充分利用了现代传播技术,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共融与成功嫁接,取得了空前的胜利。本文拟从传播模式的整个传播过程即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来分析这部昆剧,是怎样借助现代传播技术来传播它的古老文化和精神的。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古代戏剧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之苑中的一朵奇葩。在对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几个古代戏剧片段的教学中,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是一种十分必要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以《窦娥冤》《西厢记》和《牡丹亭》为例,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比较阅读。一、作者作品——横看成岭侧成峰《窦娥冤》是元代杂剧艺术创始人、元曲四大家之首的伟大戏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作品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揭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表现  相似文献   

10.
以认知语言学中Lakoff&Johnson概念隐喻理论为视角,选取明代戏曲《牡丹亭》作为研究对象,讨论其隐喻分类,指出《牡丹亭》中出现的隐喻包括景物隐喻,人类隐喻,情感隐喻和人生隐喻。通过上述隐喻使戏曲人景描写相得益彰,清晰地展现人物的心境,提升文学作品的内涵。对《牡丹亭》隐喻研究有益于从全新视角鉴赏古典明代戏曲的丰富文学意蕴。  相似文献   

11.
《西施》是根据梁辰鱼《浣纱记》改编的新编昆剧。剧中西施的性格经历了由单纯到复杂的演变,人物心理变化是人物性格发展的核心。人物心理转变存在以下几个关键节点:1.被伍子胥揭破真实的身份时;2.收到范蠡来信,让其设计杀伍子胥时;3.吴国灭亡,夫差自刎时。西施的存在不只是个人的悲剧,更是历史与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12.
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在海内外高校巡演可谓近年来一道特殊的文化景观,也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究的文化现象。青春版《牡丹亭》在青年大学生中广受欢迎,可由制作者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寻求到一个最佳结合点得到解释;而其高校巡演之意义,则在于吸引、培养年轻观众以重振昆曲,同时还可为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大学生们萌发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3.
青春版<牡丹亭>在海内外的成功证明了昆曲之美能够突破时空、文化的隔阂,白先勇认为,一个国家无论政治、经济如何强大,最后地位的判断还在于文化,没有文化就不能在强大国家中排上名.  相似文献   

14.
戏剧的特点决定了戏剧翻译不同与其他文学作品,译者除了忠实于原剧内容以外,还应特别注意戏剧翻译的特殊规律,即不仅供人阅读,更要为演出服务。古典戏剧是中国文学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文比较评析中外三位译者的《牡丹亭》部分章节的英译,探讨戏剧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15.
张婧怡 《现代英语》2023,(18):100-103
文章通过分析《牡丹亭》白之和许渊冲译本,从文化预设视角探讨译者主体性在文化翻译中的体现,发现译者对源语和目的语文化预设中的共享部分和目的语文化缺失部分的处理是译文质量的关键因素。译者可以采用增译、注释和省略等方法,激活目的语和源语文化预设中共享部分或补充目的语中缺少的源语文化预设。  相似文献   

16.
中国戏曲艺术作为中华艺苑的一朵艺术奇葩,从最初的村野小戏到隋唐时期的参军戏、宋元时期的散曲和杂剧、明清传奇形成了以歌舞演故事的抒情诗剧体系。中国戏曲中的空间意识和意蕴世界,形成了独具中国美学特色的审美范式。王国维在《元剧之文章》中说:"然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昆曲《牡丹亭》作为明代传奇的顶峰之作,对中国戏曲美学表现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它秾丽雅致的文学气息、蕴藉深厚的文人情怀、关怀生存和理想的现实追求都呈现出千百年来中国戏曲的审美理想,包含了作者对封建社会伦理的控诉和对社会理想、爱情理想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7.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代学生对于戏曲较为陌生。通过对特定戏曲作品主题内涵、人物心理及语言风格的研读赏析,对戏曲系统的宏观把握以及对与作品相关联知识的链接整合,来把握特定戏曲篇目的知识结构;再通过曲词的诵读及戏曲的排演,深化学生的感悟实践,从而传承戏曲这一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结合汪榕培先生的《牡丹亭》英译本,以其对具有特定汉文化词及典故的处理为例,分析了英译汉文化词及典故的三种策略:意译、音译、直译。  相似文献   

19.
张子涵 《海外英语》2020,(7):156-157,175
典籍英译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至关重要.汪榕培在翻译《诗经》时,首次提出传神达意的典籍英译标准,传神要求译者关注文本的意境、风格、音韵、情感的等,达意要求译者关注字词、修辞、文化、目的等,并将两者视为一个统一体.该文阐释了传神达意的内涵并就汪榕培的《牡丹亭》译本,分析了其是如何实现传神达意这一翻译标准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牡丹亭》最为著名的白之和汪榕培的两英译本,对比其在两译本中的翻译方式,提出日后推介汉籍英译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