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用复数法求解析几何中的轨迹方程,思路清晰,过程简洁.例1.等边△ABC的顶点B的坐标为(m,o)(m>a的常数),点A沿椭圆x~2/a~2+y~2/b~2=1移动,若A,B,C三点按逆时针顺序,  相似文献   

2.
3.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问题是解析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解析几何的难点,同时也是高考的热点。轨迹方程的本质是轨迹上任意一点的横纵坐标x、y所满足的关系式。求轨迹方程的基本思路就是在设出曲线上任一点的坐标(x,y)后。设法通过各种不同的手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对于求轨迹方程,若直接求形如F(x,y)=0的普通方程有困难,就应考虑引入一个参数,建立形如x=f(t),y=g(t)的显式参数方程,但有时寻找显式参数方程不易或比较繁杂,我们就应考虑建立曲线轨迹的隐式参数方程,下面就参数个数的多少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轨迹问题是解析几何中的一类常见问题,动点的变化方式较多,形成过程较复杂,用传统的求轨迹方法(如定义法、消参法、相关点法、交轨法、点差法等)往往  相似文献   

6.
多角度、多形式的高考动点轨迹问题,以课程改革为导向,实施新的评价理念.这些试题融入了基本方法、数学思想的考查,蕴含了观察、探索、辨认、归纳、抽象等考查功能,使我们体验到数学的动态美.动点运动规律的条件千变万化,求动点轨迹方程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浪起帆转,本文拟归纳求轨迹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7.
在平面解析几何中有一类较为复杂的轨迹问题常可归结为求某一定曲线C的伴随曲线方程。关于已给曲线C的伴随曲线其定义为:对于已知平面曲线C上的各点M,按某个对应法则使同一平面上的点P和它对应,即M|→P,当点M在曲线C上移动时,点P一般也伴随着M而变动,设P点的轨迹为C~*,则称C~*为曲线C的伴随曲线。并称原曲线C上的动点M为原动点,相应的C~*上动点P称为点M的相伴(动)点。文论述了求伴随曲线方程的一般解题规律,本文进一步给出应用复数简求伴随曲线方程的解法及其常用技巧。  相似文献   

8.
在求轨迹方程的四种常用方法(直译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参数法)中,参数法是用得最普遍的一种方法,然而课本中没有系统介绍,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选取参数解决问题的如下原则:  相似文献   

9.
<正>在解析几何中,求轨迹方程是一类最常见的考题,同时也是解析几何的难点之一。求轨迹方程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法(直译法)、定义法(待定系数法)、相关点法(代入法)、参数法等,本文就定义法求轨迹方程来进行简要的探讨。例如图1,Rt△ABC的顶点A(-2,0),直角顶点  相似文献   

10.
高二数学课本第72页(人教版)习题7.6第8题可以用五种方法解答。一题多解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参数法是指在解题过程中,通过适当引入一些与题目中研究的数学对象发生联系的新变量——参数,以此为媒介,进行分析综合,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在求轨迹方程中,参数法应用较为广泛,若参数选择得当,我们常能获得较为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轨迹问题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常常与最值及分类讨论的思想结合在一起.解析几何中的“求轨迹方程,并说明是什么曲线”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它能综合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求轨迹方程,要掌握求方程的一般步骤:(1)建系设点——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点M(x,y)为轨迹上任意一点;(2)列式——写出适合条件P的点M的集合P={M|P(M)};(3)代换——用坐标(x,y)表示条件P(M),列出方程f(x,y)=0;(4)化简——化方程f(x,y)=0为最简形式;(5)证明——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一般情况下第五步…  相似文献   

13.
14.
数学教学中坚持瞻前顾后的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巩固和深化旧知识,而且可通过忆旧来启迪解题思路和方法,形成熟练和技巧。“温故而知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求动点轨迹方程的“坐标代换法”是安排在直角坐标里,它的使用条件是:若动点P′(X′,y′)是定曲线F(x,y)=0上的动点,另一动点P(x,y)依赖于动点p′(x′,y′),则可寻求关系式x′=f(x,y),y′=  相似文献   

15.
数学知识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但在教学过程的某一阶段,又不能“和盘托出”,必须将一个完整的东西割分开来,这是一对矛盾,怎样解决这对矛盾呢?我认为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在于: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知识和技能以后,教师及时地帮助他们沟通所学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在讲授《解析几何》时,一般来说总是要求学生用解几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解决问题.但由于解几使用的直角坐标平面与复平面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故复数及其运算的几何意义经常可用于解决解几问题,且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更显得简捷.因而在高考复习中,教师应  相似文献   

16.
居殿兵 《物理教师》2004,25(7):63-64
在物理竞赛题中,有一类题要求我们求出符合某种约束条件的曲线或曲面,利用有关的数学知识,结合物理上的技巧,通常可以采用如下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动点的轨迹方程是平面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复习课中,系统地总结归纳求轨迹方程的规律和基本方法,对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个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下面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供同行参考。一、通过对比,抓住本质,揭示规律。在平面解析几何中,曲线方程又称轨迹方程。学生在最初学习这个概念时,由于只有函数图象的基础,没有圆锥曲线的概念,感性知识并不丰富,尔后学习圆锥曲线时,又把主要精力放在掌握圆锥曲线的性质上,因此,学生对轨迹方程的求法,往往抓不住要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复习中,引导学生把求轨迹方程与代数中列方程、函数中求函数表达式联系起来,分别举例,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确以下两点: 1.在代数中,列一元方程解应用题,设一个未知数,列得一元方程,f(x)=0,一般来说,它的解是确定的。求函数表达式,要设出自变数x和因变数y,列出显式y=f(x),一般有无数组对应值,把每组对应值作为一点的坐标,就形成函数的图象。而求轨迹方程,在给定的坐标系下,要设出动点坐标(x,y)或(ρ,θ),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直线和圆锥曲线的关系,论述建立曲线方程的两种典型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玉菊 《考试周刊》2013,(46):62-62
对动点的轨迹方程的考查,是高考的热点.本文对用定义法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广大同仁和同学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