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笔者认为应从“七个加强”入手。  一、加强朗读训练,读中感知。  “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朱作仁语)小学阶段学生的内部语言尚未很好地发展起来,所以更需要朗读理解所读的文字。因为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其表现形式为用响亮、清晰的有声语言来转换书面的文字语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作者蕴藏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课文准…  相似文献   

2.
徐世英先生对讲解和朗读的理解真是独到而深刻!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推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给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有些课文,我默读时虽然也能使眼睛湿润,但感受的程度远不能和朗读相比,朗读常常泪流满面。我看《夜幕下的哈尔滨》,远不及听王刚朗读这部长篇小说感受真切、受到的震撼大。因为王刚把这部书读活了,因为——正如徐世英先生所说——朗读如同赋给作品生命,朗读…  相似文献   

3.
朱教仁教授说过:“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使人知道,朗读使人感受。”的确,阅读教学姓读。那么,我们如何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读”呢?  相似文献   

4.
高红波 《文教资料》2005,(3):114-115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空洞繁琐的分析,把一个原本好端端的文本搞得支离破碎;一些不必要的提问,使有限的时间耗费于问问答答;作用不大的板书,密密麻麻写了一大黑板。而学生们真正投入地读书却少了又少。其实,“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人使人感受。”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注重朗读训练,让孩子们在读中体味,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明理,在读中感悟。而要让学生喜欢朗读、学会朗读需要一定的引导艺术。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一些尝试。一、自主练读,达正确、流利一篇课文要让…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汉语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教学法理论中对朗读有这样的论述:文章的讲解是分析、朗读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  相似文献   

6.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学生理解课文、加深印象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指书面语言转化为出声的口头语言的阅读.是发声阅读。文章的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如同进行解剖.朗读却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却能使人感受。  相似文献   

7.
一、丢失了诵读的声音,我们的课堂缺少了生气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只是对字、词、句不厌其烦地讲解,课堂气氛肯定会单调枯燥又沉闷。而这种沉闷既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又窒息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生气与活力。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通过琅琅书声唤醒学生日益麻木的心灵。对讲解和朗读的理解,徐世英先生的认识独到而深刻!他认为:“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推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给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因此,在某种意义上…  相似文献   

8.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学生理解课文、加深印象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指书面语言转化为出声的口头语言的阅读,是发声阅读。文章的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如同进行解剖,朗读却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却能使人感受。  相似文献   

9.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对文字的再创造,是分析综合能力、理解感受能力、审美鉴赏力的外在体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成功的语文教学。常以解决语感为标志,而早读正是培养语感的良好时机。要激起学生对语文乃至对每一天学习的渴望与热情,定要吹响早读这第一声号角,让语文早读飞扬起来。  相似文献   

10.
做人做事 ,快乐是最重要的。怎样使我们的阅读教学快乐起来呢 ?实践证明 ,如果实施“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 ,是可以实现快乐教学的。“以读为本 ,由读生疑 ,由读求悟 ,由读生情”是这一训练方法的指导思想。这一训练方法强调的以读为本 ,是对传统的讲读式教学方法的更新。讲读式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和朗读两方面。徐世英先生在《谈谈朗读教学》中 ,将朗读与讲解做过精辟的比较 ,他说 :“讲解是分析 ,朗读是综合 ;讲解是钻进文中 ,朗读是跃出纸外 ;讲解是摊平、摆开 ,朗读是融贯、呈现 ;讲解是死的 ,如同进行解剖 ,朗读是活的 ,如同赋作品以…  相似文献   

11.
王吉斌 《甘肃教育》2014,(23):99-99
正古人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阅读教学总得读。"米作仁先生在谈朗读时指出:"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可见"读"拥有着不容忽视的魅力。在新课改的春风下,朗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青睐。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  相似文献   

12.
谈起学生习作,老师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套话多,真情实感少,缺乏鲜活和灵气。这“病症”在习作,“病根”却在阅读教学。如何施治?阅读教学方面:———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课文的情感。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学绝不是那种没完没了、枯燥乏味的讲解,也绝不是那种机械重复、文字游戏式的练习。阅读教学要创设课文描绘的特定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反复朗读体味,入其境,悟其情,使课文中的语言如同发自学生的心底。对那些情节性强、形象鲜明生动的句段,还要让学生反复揣摸、推敲、表演,变隔岸观火为身临其境。———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语…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这一观点是很多教育前辈提出来的,也是我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感悟到的.徐英生将阅读与讲评作过精辟的比较,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摊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予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悟”.  相似文献   

14.
(一)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朗读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手段。任何一篇范文的教学,没有讲解固然不行,没有朗读,也同样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讲解是让学生理解作品,而朗读则是让学生惑受作品。徐世荣先生曾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摊平、摆开,朗读是触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  相似文献   

15.
席亚仑 《青海教育》2004,(12):24-24
一、自主学习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来表现。学生是语言学习的主人。加强朗读指导,组织不同层面朗读(理解的读———积累的读———运用的读)训练,使学生通读、熟读、有感情地读课文,以朗读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加深  相似文献   

16.
费丽霞 《成才之路》2010,(24):39-39
引言:对话是分析,朗读是综合;对话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对话是摊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对话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予作品以生命;对话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  相似文献   

17.
设计理念本课以探究性阅读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对本文语言的理解、感悟、内化,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熏陶,获得启迪,从而提升其语文素养。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理解题意1.说一说:你脑中出现的蒙蒙细雨是怎样的。(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说自己感受到的蒙蒙细雨的样子)2.找一找: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蒙蒙细雨的。(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蒙蒙细雨的两句话)3.指导朗读这两句话。(1)带上自己的体会自由朗读这两句话,想想:怎样读会更好。(2)交流朗读后的感受。二、再读课文,确立专题1.了解课文内容。(1)自由轻声读课文,把字音读准,边读边想:课文写了…  相似文献   

18.
薛瑞雪 《现代语文》2013,(10):131-132
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往往被忽视,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读书,大量的时间用在对课文琐细分散的讲解分析上,导致学生读书的时候,声音不大,吐字不清,断句不当,读无表情,更不要说有抑扬顿挫之美了;因为课文没有读好,学生不能直接完整地感受课文,对课文理解不深,更不要说去欣赏语言的优美和感悟文章的意蕴了。  相似文献   

19.
案例(一):上《周总理,您在哪里?》老师:请你把课文朗读一遍。学生:读不来。老师:平时朗读不是很好吗?学生:今天读不来。……案例(二):上《大铁锤传》老师:你说大铁锤是哪哩人吗?学生甲:嵩山人。老师:注意课文中的“语类楚声”。学生乙:峨眉山人。学生丙:武当人、天山派……  相似文献   

20.
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朗读有助于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课文。因此,采用“美读”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所谓“美读”即是伴着音乐有感情的朗读。音乐的选择要符合课文的意境,要舒缓、轻柔,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再加上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抑扬顿挫地、有感情地朗读,一定会给学生创设美的情境,从中充分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文字的美妙。这种方法适合于那种写景散文、抒情散文等。比如,巴金的《繁星》、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