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的启动,构建了又一个校企联合培养软件类人才的平台,我校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两个专业被遴选为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以此为契机,对"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校企合作教育培养模式进行了探析。实践证明,在卓越工程师(软件类)的教育培养过程中,采取校企合作教育培养模式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2011年教育部提出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之后,各高校建立了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培养模式和体系,我校的化学工程工艺的卓越工程师的实施"3+1"培养模式,工程实践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此环节中存在的学生的自学能力、科研思维等的问题就凸显出来,并给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部发起"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背景下,本文阐述了高校实验室开放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给出了建设高水平开放实验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教学改革项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结合学校特点和专业优势,对卓越计划的教育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条具有专业特色的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培养计划"的要求,提出了对现有过程控制课程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的改革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  相似文献   

6.
目前,教育部已正式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促进我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高校工程教育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文章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角度探讨了其对高校实践教学与管理方面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的启动,构建了又一个校企联合培养软件类人才的平台,我校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两个专业被遴选为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以此为契机,对“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校企合作教育培养模式进行了探析。实践证明,在卓越工程师(软件类)的教育培养过程中,采取校企合作教育培养模式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充分理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探讨了适应"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的工科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和措施,主要集中在拓展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实践素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计划。本文主要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教学改革及其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哈尔滨工程大学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盐城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重点专业之一.本文就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改进教学方式及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思考和建议,以期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惠学芹  倪晓桦  袁健  吴进  陈西府 《内江科技》2014,35(10):112-113
本文从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点出发,以盐城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为例,分析了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建设思路与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工程教育大国。然而,我国工程教育培养的许多人才还因为工程意识欠缺、实践能力薄弱、创新能力不强以及职业意识淡薄等原因不能很好地服务于我国工业企业。为此,我们要强化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本文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提出了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案,并重点对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改革方案进行实现与运作。对实践教学改革方案的实现与运作强化了独立学院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了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探索、研究和实验的重要资料,为不断完善、提高"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3.
刘勇  韦俊 《科教文汇》2013,(8):53+6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个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是"卓越计划"下的大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和高等数学的特点,对高等数学的模块化教学,将会促进"卓越计划"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6,(22)
立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培养基层一线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为目标,对电气类专业电机学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并提出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5.
卓越工程师培养是工科院校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学校的教学理念陈旧、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薄弱、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生学习态度不佳,是很多高校土木工程本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也使得很多土木工程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对其综合素质的要求,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亟待提高。本文结合湖北文理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以“卓越工程师计划”为指导进行的教学改革经验,扼要介绍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内涵和要求、培养模式和培养标准,并讨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内容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对现有工程教育模式的改革和突破。围绕"卓越计划"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特点,分析了安全系统工程在安全工程教学中的地位,统计了煤炭行业高校安全工程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并分析了其原因,最终提出了煤炭行业高校安全系统工程课程教学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培养合格的海洋工程方面的优秀工程师,开展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培养模式的研究,建立课程教学体系,搭建企业实训平台,组建企业兼职教师队伍,打造"多元"优秀教师团队等良好的保障措施,保证了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规模已经在全球居于前列,但是在教育创新、人才能力培养、素质培养等方面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教育质量总体较差,企业界对于毕业生普遍反映为:实践能力不足,岗位适应慢,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较为缺乏。为了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育部于2010年6月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融入高校实践育人环节,希望能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着力实施的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措施,本文围绕工程教育理念,结合本校的客观实际,论述实施本科阶段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三大主要问题:设计专门性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校企合作的卓越工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以期培养出大批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创新型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20.
张璐  黎宁  丁岚  赵永久 《科教文汇》2014,(31):67-68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着力实施的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措施,本文围绕工程教育理念,结合本校的客观实际,论述实施本科阶段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三大主要问题:设计专门性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校企合作的卓越工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以期培养出大批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创新型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