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10月,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1914年5月,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把总统职位扩大到跟皇帝职位一般,总统可以任意解散国会,任期10年,可以连选连任,还可以指定继承人。这样的总统岂不是与皇帝毫无二致?  相似文献   

2.
1915年12月,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强行恢复帝制。他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上下的强烈反对,各地纷纷举起护国大旗,讨伐袁世凯。未几,袁世凯在忧愤成疾中死去,帝制闹剧寿终正寝。袁世凯称帝的理论吹鼓手是杨度,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奇特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中国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关键时刻,袁世凯的权力和威望都处于巅峰阶段。北方摇摇欲坠的满清朝廷需要他来挽救危局,南方孙中山的革命党需要他对清廷反戈一击,并将大总统的职位虚位以待。当其时,袁世凯被视为积贫积弱中国的唯一救世主。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袁世凯窃据了大总统高位,总统府也随之迁往北京。孙中山任命黄兴在南京留守,总辖南洋各军,专门负责裁军和整编,全权处理南方的一切军政要务,并在原总统府的府址设立留守府。黄兴在临时政府任陆军总长期间,地位虽仅次于孙中山,但因受到汪精卫、胡汉民等人的排斥,孤掌难鸣,因而经常独自步出总统府蹓跶解闷。当他看  相似文献   

5.
在风光秀丽的抗州南屏山荔枝峰下有一座墓,里面安葬着一位近代中国学术界赫赫有名且颇具传奇色彩的国学大师,他曾被鲁迅先生称为“有学问的革命家”,他曾“以大勋章作扇坠,临大总统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他曾“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他一生读书破万卷,治学严谨而淹博,游  相似文献   

6.
1915年9月,袁世凯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权力达到了顶峰,但他并不满足,又开始觊觎皇帝宝座。为了加紧复辟,他精心策划,制造舆论,并让幕僚美国人古德诺抛出了《共和与君主论》,将中国当时的政治乱局归咎于共和体制,认为只有君主制才能救中国,因此中国人需要一个皇帝。  相似文献   

7.
齐晓娟 《科教文汇》2012,(35):78-79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中国现代文学深受外国文学的影响而形成了新的文学.它不仅用现代语言表现现代科学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与手法上都进行了革新,具有现代化的特点.那么从现代文学角度看民国灾荒下的人祸因素也就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诠释,如民国时期的九一八事变、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的腐败不利于救灾行动的实施.同时也揭露了国民政府苛捐杂税、横征暴敛、贪污腐化、漠视生命、奸商囤积居奇,这些都给人民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致使灾荒愈演愈重.  相似文献   

8.
扯平     
从前有一位农妇,刚生下一个儿子,丈夫就生病离开了人世.她含辛茹苦把儿子拉扯成人.儿子20岁时,她又为他娶了媳妇.儿子和儿媳表示要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又过了20年,农妇年迈体弱,不能下地干活了,成了家庭的"累赘".有一天,儿子对母亲说:"妈,你养育了我20年,而今我又奉养你20年,这笔账算是扯平了.从现在起,我们不管你了,你得从家中搬出去另起炉灶了."儿子说一不二,真的把母亲赶离了家门.  相似文献   

9.
盛宣怀,被当时世人称为"实业巨子",可以说其经济主张和实践上适应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但在后期,他在政治主张和实践上却是逆时代潮流的,尤其是在辛亥革命后,他经过权衡后倒向袁世凯,与革命为敌,本文拟将对其原因作一下简短的评述.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相貌取外号,是宋朝士大夫们的拿手好戏.宋神宗年间,孙觉、孙洙同为馆阁大臣,孙觉胖乎乎,孙洙瘦精精,二人皆蓄络腮胡子,有好事者乃以他们的身体特征,呼孙觉为"大胡孙"、孙洙为"小胡孙",一时传为笑谈.宋徽宗继位之初,曾布、韩忠彦并列为宰相,曾布极矮,韩忠彦特高,两人站立殿前与皇帝讨论大事,一矮一高如同乌龟与白鹤,形成巨大反差,同僚忍俊不禁,把他俩呼为"龟鹤宰相".  相似文献   

11.
一天晚上,我12岁的儿子小虎突然有些不好意思地悄悄对我说:"爸爸,不知什么原因,最近几天我下身的‘鸡鸡'有点红肿,又疼又痒."儿子是不是在"性"上出了问题?我先看了看他的"鸡鸡",果然,包皮翻卷、龟头红肿.我先轻声和气地问他:"你不要怕羞,说实话.你是不是经常用手摸弄或用大腿挤压‘鸡鸡'?弄它时,是不是有一种麻木、快乐、舒服的感觉?"儿子小声地承认了.  相似文献   

12.
授人以欲     
一位博士,从未谈过恋爱,转眼到了而立之年,父母焦急万分,四处为他张罗相亲.一段时间过后,媒人纷纷抱怨:"你家儿子是不是在诚心找对象?给他介绍的姑娘条件都不错,他也答复可以考虑,怎么每次都不见他再联系,难道还要人家女孩追他不成?"父母连忙解释:"儿子可能是读书读傻了,不会谈恋爱."于是,父母轮番给他讲授恋爱的方法和技巧,但毫无效果,再次约会,博士仍如木头一般笨拙.  相似文献   

13.
王传生 《知识窗》2008,(7):30-30
段祺瑞有个绰号叫“歪鼻子将军”。这是因为他在大怒之下鼻子会向左歪,然后要经过按摩才能慢慢地正过来。据传,段祺瑞有四次被气歪鼻子:一次是袁世凯坚决不同意他推荐的心腹任国务院秘书;一次是他的得意门生在天津被杀害;一次是他得知他的三姨太与儿子有染;还有一次是他带着《对德参战提交国会案》要黎元洪盖章,黎不同意盖,  相似文献   

14.
朋友     
现在,人们说话都很艺术,以"我的朋友胡适之"这样的春秋语法开局,就是一个典型.当你听到某人言语中暗示某高官某名人是其朋友时,总不免爱屋及乌,对这位谈话者也尊敬几分,大家找的都是类似的感觉.也许下一回,用得着的时候,某高官某名人就可能变成你的"朋友"--朋友的朋友,不就算是朋友了么.这一回在这里说的,却不是这样的朋友,每当听到有人如此大谈朋友,总不免有些感伤,搜肠刮肚,想找几个类似可以一吹的朋友,结果没有.  相似文献   

15.
致命的山洪     
<正>半睡半醒中张明突然听到了神的声音:"今日实在无聊,因此,五个月后要发一场大水,将好人和坏人区分开。"张明蓦然睁眼,神的话依然清晰地记在脑子里。他察觉到事关重大,把妻子与三个儿子召集到身边说:"立刻开始造船,我也同你们一起干。"一个儿子说:"为什么造船?我们不是有一只船吗?"张明摇头说:"不行。那只船太小,我们要尽可能造一只大船,最好是一只方型的大船。可以不要帆和桨,只要能漂浮起来就行,但是必须能在甲板上搭帐篷。""这是想干什么呀?"大家都提出疑问。"你们不要问这问那,马上开干吧,要快!"三个儿子嘟嘟囔囔地发起了牢骚:"这究竟要干什么?大概是要造个水上餐厅,打算赚钱吧?"  相似文献   

16.
正提起军阀,你一定不会陌生,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曹锟……这一连串熟悉的名字曾经激荡了一段中国风云史。在那"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年代,他们成就了一段自己的传奇人生,影响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军事格局。  相似文献   

17.
袁世凯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的西北部边疆地区统治危机严重,蒙、疆地区濒临分裂割离状态。袁世凯政府确立合法的全国性政权的地位后,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孙中山的"五族共和"的民族思想,推行民族平等并且"因地制宜"的统治政策,积极与日、俄、英列强交涉谈判,虽然损失了一些地区权益,但在当时内外交困的局势下至少保护了西北边疆和中国在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相似文献   

18.
廉吏佳话     
清官自古受人敬仰,他们为官清廉而获得种种美称,名垂青史,流传至今. 半鸭知县清代于成龙任罗成知县时,廉洁自律,寸礼不纳,安于清贫生活.儿子从山西老家来看望他,他只有一只咸鸭,于是就割了一半给儿子,作为儿子归路上的菜,因而百姓敬称他为"半鸭知县".后来他任两江总督,赴任途中只住旅店,不住公馆,在总督府,每餐只吃青菜,时人又誉之为"于青菜".  相似文献   

19.
真正的贫穷     
正为使儿子珍惜富裕的生活,一位富人带着儿子到乡下体验穷人的生活。他们在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夫家里住了几天后便踏上了回城的路。途中,父亲问儿子:"此行有何感想?"儿子答:"真是太好了,爸爸。"父亲问:"现在你知道人会穷到什么地步了吧?""是的,爸爸。"儿子答。"说来听听。""我看到了他们有四只小狗,而我们只有一只。""我们有一个占地半个花园的水池,而他们有川流不息的河流。""我们从外面接入灯柱到我们的花  相似文献   

20.
讽刺VS幽默     
继续喂硬币 母亲看见两岁儿子吞了一枚硬币,慌忙抱起儿子,倒过来他的后背,于是孩子吐出了两枚硬币。她觉得奇怪,赶紧对丈夫说:"你儿子刚才吞下一枚硬币,却吐出来两个,我该怎么办?" 孩子爹果断地说:"继续喂硬币,不要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