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杨培升 《天津教育》2005,(10):20-20
爱情作为人类内心世界的一种圣洁的情感,是不能被排除在“人的发展”这一教育话题之外的。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的教育观念在不断更新,爱情教育也已受到关注。现在我们不仅能够公开地谈论爱情教育,而且在上海、浙江、河南、辽宁等地已大胆尝试,把爱情教育引入中学课堂。有的在中学语文课本里增加了一个谈论爱情的单元;有的开设“爱情课堂”,语文、英语、音乐、心理学课根据教材内容师生一起谈“情”说“爱”;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时钟咔咔地走动,新年的钟声在和煦的阳光中敲响。  相似文献   

3.
战争与爱情是中外男女两性作家文学作品普遍涉猎的重要主题,其中,女性作家更以其细腻独特的观察力和文笔,呈现出战争与爱情的错综复杂。本文试图从文本分析入手,诠释战争与爱情在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和莱辛的《另外那个女人》的重叠冲击,揭示个体尤其是女性个体命运在战争中所遭受的摧残。  相似文献   

4.
爱情教育:让学生获得幸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爱情是一曲永远回响在青春的中学生内心的优美旋律,使爱情公开、自然、美好地走进我们的教育领域,成为一种最基本的人性教育,是帮助中学生实现自我情感的发展,自我人格的完善,自我幸福的获得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进入高中新课程后,上人教版必修一的现代诗歌单元时,我让学生鉴赏了郑愁予的《错误》,那是一首美丽忧伤的爱情诗。本来以为学生都可以很容易读出诗歌的主旨,结果却使我大感意外,全班五十多位学生仅有四位理解正确。其中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这是一首思乡诗,表达的是作者对自己的故乡江南的思念与喜爱,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是表达作者的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  相似文献   

6.
爱情情感是一个人一生情感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大都在18~22岁之间,对他们进行健康爱情心理及正确的婚恋观的教育是德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和工作。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的一口古井,古井无波,越淘越有文章。从她的生平入手,结合她的系列作品可"淘出"她笔下阴性荒凉的爱情。就张爱玲的爱情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也就探索研究出了张爱玲笔下的阴性荒凉爱情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韩军 《中学语文教学》2000,(1):64-64,f003
从《从批判走向建设》(李镇西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10)的书名就可知,这是一本讲建设的书。本书始终以“建设”为核心,在当今语文教育成为众矢之的的时候,便显得弥足珍贵。书名是于漪老师给取的,这个书名确实紧紧扣住了书的内容。作者说,这部书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用18年的实践“做”出来的。也就是说,这本书是作者在第一线扎扎实实从事语文教育实践的结晶,是建设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爱情,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而美好的情感。因为有爱情,人类才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至今;因为有爱情,人类情感的天空才变得异常的璀璨多姿;因为有爱情,人类更获得对美执著追求的勇气和力量。对爱情的关注,就是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没有什么伟大的事业可以压制人性而凌驾于其上。的确,爱情可以使人变得纯真、善良而美好,而良好的爱情教育正是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向善、求美、寻真的。  相似文献   

10.
叶薏 《成长》2006,(8):58-59
我们的舍管阿姨叫刘建明,比起名字,她的年龄更扑朔谜离。每天在宿舍楼出出人人的女生都甜甜地和她打招呼:“阿姨好”,“阿姨吃饭了没?”但这么一声“阿姨”,却叫她怒火丛生,她很委屈自己才27岁就被我们天天叫阿姨。我大力惊讶,好在没大叫:“我以为你至少35了呢。”尽管如此,除了我没几个人知道她是生活中可怜的小猫。  相似文献   

11.
"裸婚",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诞生的网络名词,倡导年轻人抛弃世俗的拜金主义,相信爱情,相信男人有爱就不会让心爱的女人受苦。如今,当一部《裸婚时代》的电视剧热播以后",裸婚"更成为家有准婚男女的人们热议的话题。对于"裸婚"有两种解读,一种说法是",裸婚"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正>【编者按】爱情这个火辣辣的词,撞击着每个青年的心扉,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就像爬山虎攀上了年轻人的心房,稍不留神就容易踏上早恋的航船。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面对女儿"什么是爱情"的提问,给女儿写了一封信,信中用一个充满诗意的故  相似文献   

13.
《湖南教育》2005,(8):10-12
在我看来,爱情教育并非一个敏感话题,将它当作敏感话题,本身就是不正常的。爱情教育的缺失是一个毋庸讳言的事实,这实质上是我们的教育乃至我们的社会缺乏真正的美育、缺乏人性教育的一种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14.
严歌苓作为著名旅美作家,她创作了很多优秀的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中有许多是关于错位爱情的书写。按照其作品中所关注的对象,将错位爱情分为同性恋题材的错位爱情、乱伦题材的错位爱情以及身体残缺者的错位爱情。她独特的言说方式下的错位爱情蕴藏着她对"人性"的探索,凸显出具有当代锋锐精神特质的文学艺术价值和文学理论范式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卢梭在《爱弥儿》第五卷中以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论述了爱情教育的必要性和内容,并指出爱情教育要遵循自然的原则,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刘琼 《宜宾学院学报》2010,10(4):118-120
卢梭在《爱弥儿》第五卷中以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论述了爱情教育的必要性和内容,并指出爱情教育要遵循自然的原则,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季婧 《家教指南》2006,(6):50-51
逼儿子站起来 1988年,24岁的龚文雅从苏州太仓市嫁到沙溪镇,在太华商场当营业员。丈夫吴慧敏在太仓化肥厂工作。夫妻俩的小日子过得挺美满。  相似文献   

18.
《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的爱欲追求,是主人公从宗教阴影下走出来的积极超越,自我超越和对历史的超越。它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抨击教会的精神禁锢和禁欲主义一致,是呼唤社会文明进步的艺术表现。克洛德的爱情追求,由于他不可能彻底脱下身上的圣袍,难免陷入人性复苏与圣职羁绊的尖锐矛盾。宗教与人性的根本对立,克洛德超越历史的叛逆行为,决定了他的追求既不被民众接受,又为社会观念所不容。他最终不肯放弃救世主的方式.当然得不到爱斯梅拉达的爱情。但是,克洛德以性欲为主的爱情追求,是对人性存在的合理肯定;其悲剧行为,深刻揭示了宗教与自我生存状态的荒唐。其进步意义,不在于克洛德做了些什么,而在于他以什么为起点,他的行为方式对旧社会秩序有一种什么样的震撼。  相似文献   

19.
刘畅 《现代企业教育》2011,(18):129-130
爱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它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人们向往幸福生活的主题。大学校园里的爱情更是一段流传甚广的佳话。本篇文章将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加强我国大学生爱情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我们对大学生爱情教育的几点思考三个方面阐述,目的要将高校的爱情教育进行到底,从而形成健康的大学生爱情观。  相似文献   

20.
戚莎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B12):84-84,96
一直以来我们的情感教育存在着盲区。通过语文课堂,对“爱情”的引导和教育应引起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充分重视,应该贯彻到课内课外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去。教师应谊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地设计和促成一种民主的、活泼的、适合于学生情感——心理发展的文化氛围,使学生的身心在这种氛围之内得到真正完善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