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优秀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需要进行综合改革。在明确专业综合改革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办学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汉语国家教育专业综合改革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
在"以海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深入剖析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的现状,对当前课程设置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思考,希望能构建出更具"丰富性"和"职业性"的课程体系,以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民办大学为载体,通过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特点进行总结、剖析,为突出应用型导向为主的民办高校对于该专业的创办与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求为民办高校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一领域,发挥作用,找寻一条切实可行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对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文章在以"海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就业为目标"的培养目标的指导下,通过招生方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环节、学位获得和评价体系六个方面的探讨,希望构拟出比较系统的、有效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国内外汉语教学形势发展和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学生就业现状,以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名""实"转变应注意的问题,指出了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应用型办学的方向,并在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两个方面给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对外汉语事业也得以迅猛发展,有关各方面的研究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探讨了汉语国际教育的两个方面,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探讨国际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涉及专业发展现状、发展问题和改进措施三个方面;第二层次主要探讨汉语国际教育的课堂管理,分为两个方...  相似文献   

7.
将课程建设要求和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确定应用型本科高校"语言学概论"的教学目标,然后从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改进两方面展开讨论,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己呈现出各层次类别高校纷纷申办设立,人才培养体系逐渐涵盖了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多层次的蓬勃发展景象.但是由于各院校教育资源和专业发展背景的不同也会有各自的特点优势,因此对其进行类比分析,汲取百家之长成了我们的必备功课.  相似文献   

9.
李瑜 《教育教学论坛》2019,(30):183-184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茶艺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典型代表,也是茶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将茶艺课程纳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以及汉语教学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文章首先阐述了茶艺课程在设置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实践性与创新性原则等,最后则提出了具体的茶艺课程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0.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在就业上面临巨大的压力,对口的应聘单位门槛比较高,很多学生无论在学历还是能力上都达不到要求。这迫使各大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上做出改变,本文以"古代文学"课程的重构为例,来探讨传统文学类课程,如何适应"应用型"专业培养的需要、如何为日后学生对外汉语教学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我国一些高校的师范类专业教育教学出现诸如培养目标有制定无落实、教师考核重科研轻教学、学科教育多理论少实践等问题。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路径,突出实效性、主体性及灵活性,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以保障和提高师范类专业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基于贵州省特校教师关于必备知识技能重要性态度的调查结果,审视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现行课程设置,主要存在指向性不明确、实用性不强、课程体系欠完整和实践课程薄弱的问题,因此,应当采取调整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指向、增加欠缺课程、改造实用性不强的课程和树立实践教育理念,构建科学的实践课程体系等策略使其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当前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出发,结合贵州省对特殊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征,提出了贵州省特殊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大学历史教育是对青年一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进而凝练、升华为更高层次的历史意识和宽容品质,在更深的层面上思索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性地看待和理解人类的过去,加深对现实的审视和洞察,丰富对未来的企望和憧憬,从而增进对社会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不仅是当前历史教育的主旨,更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要对学生宽容"的呼声中,宽容如今已成为一个极"时髦"的词,但由于对宽容本身概念的不确定性和使用的芜杂性,实践中往往会出现由于难以把握宽容的分寸,使宽容变成了漠视、姑息甚至放纵的问题.由此,大学德育教育工作者对宽容要作理性思考,掌握实施宽容的边界,充分发挥宽容在德育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普通高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惊人的成就。目前,我国教育改革正处于进一步深化的攻坚阶段,而高校的电化教育要为新的改革提供"桥"和"船"。因此,改革普通高校电化教育非常必要。高校电教改革的任务应该是加强管理,理顺关系,健全机构,强化功能,开放搞活,持续发展,建立中国特色的电教理论与实践体系。普通高校电教改革必须跟学校的整体改革联系在一起,正确处理与各方面的关系,发挥现代教学思想和手段的优势,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从而为高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真正的"桥"和"船"的作用,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传承中华文明的有益载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师范院校的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师范院校教育对象是未来的基础教育的教师,用传统美德引导孩子,影响孩子,带动民族文明程度的提升,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本文在规划课题充分实践的基础上,对小学教育专业课堂教学与传统美德教育的结合情况进行梳理,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而人素质是人才基础的基础,人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如何做人,这不仅对理、工、农、医等科技专业院校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是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教育中的应有之义,高等院校应从加强校园化建设、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以及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等方面加强人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政课不仅是意识形态宣传的主要阵地,而且担负着宣传执政党方针政策、培养高素质人才、用理论武装大学生的重要任务。既然高校思政课本身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并由此构成了宣传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那么揭示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规避思政课教学中形式化、空洞化说教,真正使思政课入脑入心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进而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持及人才保证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