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放异彩的奇葩.这是因为:书法所写的是汉字;汉字是书法的表现对象和造型基础,是书法的生命之源.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汉字就没有书法,只有在中国文化中,书法才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本文仅从书法艺术与汉语言文化间的关系,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孙过庭的《书谱》,在书法艺术理论史上是第一部具有独立的、思辨精神的书法艺术理论专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出了“冲和为美”等诸多书法美学命题,建立了全新的艺术审美风尚,从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书理     
书理在书法艺术中发挥着总纲和统领的作用,而书理的研究是为了启发书法创作者和学习者深入理解书法、研究书法以及从本质上把握书法。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和研究书理,其一,从书法艺术史的学习研究中思考书理;其二,从具体的书法技法论、创作论、鉴赏论、批评论等专业知识中抽绎出具有普遍性的书法艺术原理;其三,从具体的书法艺术实践中总结和抽绎出书法艺术的一般问题和一般规律,从而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书法艺术原理。在此基础上,对其中因果关系、主次关系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从而获得新知。  相似文献   

4.
<正>书法,是以汉字作为载体的一种艺术性的表达。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通过汉字的点画结构、章法布局、用笔用墨等造型美,来表达人的品格、气质、情操,达到一种美学的境界。书法课堂,更是以汉字为基础,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解读汉字,观察汉字,表现汉字。让汉字与孩子站在书法课中央。字在课中央,是汉字的成长;人在课中央,是学生的成长。字与人都能成长,因为他们有生命,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生命,它们从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法艺术最典型地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优秀,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具有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无法比拟的深厚群众基础和艺术魅力.古人云:"书,如人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其文学和艺术深深地印含着中国独有的元素。书法艺术这一国粹是以线条来表达和抒发作者情感心绪变化的,体现了中国人对艺术追求中的情感的渲染和寄托,不仅书法家用自己的情感灌输着书法艺术,而且历代的书法理论家也认为书法是心与意的交融。一、扬雄——"书,心画也"扬雄的《法言》虽本不是专论书法的著述,然其中所表现的论书思想屡屡为后人所征引和推崇,成为中国书论的开山之作。他在《法言·问神》篇中有一段涉及"心"  相似文献   

7.
段志远 《教师》2014,(11):18-19
中国书法艺术是世界艺术之林的一朵奇葩,凝聚了几千年书法艺术精华,她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已成为人类的财富。在实施书法教学过程中,运用艺术美学、书品人格、兴趣和人文等进行德育,使书法教育成为素质教育和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书法的德育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传统书法属于文人余事,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书法应当成为具有现代意义的艺术门类,可以突破传统的藩篱,探索现代书法的可能性。而古代的书法艺术传统与新出土的楚简书法材料以及日本现代书法的发展可以给我们探索现代"破体"书法与"少数字"现代样式提供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书法(一)     
《中学生阅读》2007,(6):48-49
书法是以毛笔书写汉字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书法家可借助于精湛的技法、生动的文字造型来表达出其性格、趣味、学识、修养、气质等精神因素。我国的书法艺术有3000多年的历史,历代均有伟大的书法家出现,留下了数量众多的书迹,成为艺术领域里丰富的宝藏。书法在唐朝时影响到日本,日本书法家把对书法的研究称为“书道”。  相似文献   

10.
<正>汉字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书法艺术对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传统文化意义重大。古往今来,历代书法家都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精品。目前,很多中小学开设了书法教育课程。那么,需要对青少年传授哪些书法知识呢?一、要懂得书法艺术的内涵一幅书法作品,其艺术性体现在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比如,书法艺术在墨色上讲究浓、淡、干、湿等,在运笔上讲究轻、重、快、慢、缓、  相似文献   

11.
书法评论语体主要有两种,即论书的本体和喻体。其喻体主要是借助相关艺术语言喻书法艺术之法、书法艺术之美,以音乐语言论书法历来为论书的一种重要方法。书法由点画和章法构成,音乐由音符与和声、旋律构成,二者的组合规律相似;书法之韵与情的表现具有音乐关的特征;书法之关与音乐之关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同根同宗。  相似文献   

12.
崇尚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经过商周以来的长期积淀,魏晋时期的书法艺术,己逐渐完成从隶书到楷书的转变,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晋京师的洛阳太学里,破天荒地设立了"书博士"来专门传授书法艺术。论文谨就西晋太学"书博士"的设立及其相关问题,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13.
邓石如一介庶民,在艰苦环境中磨练书法技艺,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庶民"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具有庶民艺术特色;由于邓石如的自主选择,以及艺术家生活环境因素,形成庶民审美意识;邓石如在书法工具和书法运笔方法上做出了突出成就;并且在创作上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宝,是表现人类高尚品质与时代精神的传统艺术。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通过创设小学书法兴趣小组校本课程,能够推进小学生书法艺术学习的开展,对于学生品格和个性发展、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及健康审美情趣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对我校小学书法兴趣小组校本课程教学策略进行探讨,进一步阐释在农村小学中开展书法校本课程、构建书法文化环境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书筏》中,笪重光对布白进行了系统阐释和分析,使布白理论对于书法理论研究、书法创作均产生重要影响。"布白"使老子的哲学思想化为书法的重要美学原则。中国书法艺术里"计白当黑"的这种空间美,在各书体中有不同的表现。布白既是处理单个字笔墨常规又是形成行气,抒发节奏的有效方式,也是使笔墨摆脱束缚,呈现生命之灵气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陶艺是一门伴随人类进化成长的,既古老又现代的艺术,历经数千年,至今仍在不断地提高和发展。它包含造型设计、图案设计、现代美术、民间美术、书法艺术等多种学科知识,它采用纯净柔和、可塑性强的天然陶土为载体,经过人们对其主观意识的艺术加工、造型,再经过高温烧制,成为各式各样的装饰陶艺、观念性陶艺等等,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7.
美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连接"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桥梁,书法艺术作为中国美学研究的主要材料具有涤荡性情的审美功能,以书法入美育不仅满足中华民族的心理文化格式,更是对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通过解析美育与艺术的关系,将书法艺术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解读书法的审美功能,并分析了当今大学教育中书法教育的地位,为书法美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书写能力和书法艺术修养是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书法课程既是一门关于语言和文字的课程,同时又是一门关于艺术能力和创造性培养的课程,因而它在学前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由张学鹏和周予主编的《学前教育书法教程》(中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一书是一本面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书法指导教程,该书系统简明,实用性强,有助于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书写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王同顺 《文教资料》2001,(2):145-153
书法碑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之一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风貌自立于人类社会的文化艺术之林。它的艺术价值体现在书丹镌刻 (或直接奏刀契刻上石 )构成汉字群体的优美造型 ,并形成各自的风格、面貌。简而言之 ,就是刻在石上的书法艺术。书法注重笔墨情趣 ,讲究用墨、运笔、结构、章法、气韵等表现手法 ;碑刻则是讲究刻字的刀法 ,保存书法的笔法 (笔画线条 )、笔势、笔意和结构的形神。许多古代名碑上同时署有书者刻者的名字。如焦山碑林中唐《魏法师碑》为“清河张德言书 ,东海徐秀日方镌” ;宋《陆游踏雪观瘗鹤铭题…  相似文献   

20.
书法艺术在二维平面上表现和凝固了一根立体线条在时间里的一段流程,因而这一视觉造型艺术兼有了时间艺术的一些特点。汉字书写中笔顺的约定俗成,字序的文学化、有序化是书法艺术时间性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书法艺术的时间性体现了人类的生命气息和情感色彩,书法创作中,书法风格对运笔速度具有根本性的制约作用,而不同的运笔速度与不同的字体、不同的书写工具材料等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中表现了不同的书法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