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开掘其他课程的育人资源构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课程育人体系是今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重要方向。构建同向同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有助于明确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提升全员育人的思想意识;有助于挖掘其它课程的育德资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有助于用好课堂育德主渠道,明确教师立德树人新使命;有助于使思想政治教育由"阶段"育人向"全程"育人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育人是高校各类课程的本质要求,高校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有利于形成立德树人的协同机制。同向同行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实现同向同行的路径包括: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同向同行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健全教师组织,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拓宽教育路径,增强同向同行的平台答黏性。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信息量小、传统传授的误教误导、教育者自身不足、受教育者的认识误区、不良行为和风气进入高校校园并扩散泛化、教育内容传播和受教育者的年龄呈现逆序现象等问题。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在精神底蕴上相通相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应该与时俱进,把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构建“泛思想政治教育课”课程体系。在“泛思想政治教育课”实施上,可以采取将马克思原著内容尽可能地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寓通识教育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开设通识教育类课程等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已引起广泛的重视,主要是由于一些大学生对生命的态度变得非常消极,高校对生命教育的教学活动也存在一定的疏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基于生命教育而产生的思想政治课程已成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5.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给和平台建设要在战略上实施网络“思政平台”+“平台思政”,战术上实施“生活+思政”“学习+思政”“社交+思政”。要从现阶段的构建内容供给、平台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转向创新内容、延展平台、赋能教师、培育技术和完善制度的“五位一体”的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高校"课程思政"工程的实施,迫切需要创新高校专业课教学模式,将"隐性思政"融入到专业课教学的各方面,实现从高校"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顺利转化,最终达到"全课程、全员育人理念"。本文以机械专业制造类课程为例,分析机械专业制造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从多个角度讨论机械专业制造类课程实践"课程思政"的新路径,探索机械专业课程在新时代实践"课程思政"的大思政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美术教育作为美育领域的主体,其内容和形式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辅相成。美术教育中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道德思想,使得美术教育的思想政治育人作用得以体现。在日常美术教学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逐步渗透德育思想,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行为决策产生影响,充分发挥综合类大学的交叉学科优势,切实提升德育工作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要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为着力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力,需要运用协同理论,全面统筹学校、家庭、社会各领域、各环节、各层面,构建一体化育人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9.
10.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教育”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容.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教育"本性,关键在于增强"政治教育"的科学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和政治科学的最新成果,结合当今世界的政治发展实际,结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实际,结合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政治生活实际,进行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是保证政治教育科学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容。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教育”本性,关键在于增强“政治教育”的科学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和政治科学的最新成果,结合当今世界的政治发展实际,结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实际,结合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政治生活实际,进行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是保证政治教育科学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刘杰  严琳君 《大学教育》2022,(10):180-182
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义是全过程育人,基本原则是求真务实,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最终目标是立德树人。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契合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彰显了“四个自信”,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构建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应树立主体间性教育理念,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校思政工作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完善,但是在思政教育方面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思政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处于相互脱离的状态、学生对思政课程并没有足够的重视等。因此,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将思政教育与通识类课程进行有机结合,进而有效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水平。本文研究了课程思政的概念、理论内涵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内在联系,重点研究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途径包括建立优质的教师队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进行结合以及在文化视域下开展思政教育等。希望广大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学生能够发展成为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高质量人才。  相似文献   

14.
高校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具体落实中仍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如缺乏上下联动的引导机制、思政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合作机制不足、缺乏“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的有效评价体系等。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应从顶层设计、人才队伍建设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探索解决课程教学改革现实问题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要想全方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应持续强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打破原有只依靠思政理论课的单一教育局面,使其他课程和思政理论之间形成合力,将思政元素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所有环节。在此背景下,从“课程思政”具有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夯实顶层设计、优化教育内容体系、优化教育方法体系和建设育人为本制度。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指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概括对象的一般特征和基本属性的概念。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和说明,集中表现了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工作的认识和观念。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梳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表述和提法,弄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这一概念的基本思想和主要规定,对推进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温杰 《文教资料》2020,(1):132-133
移动互联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断创新和发展,"微思政"模式是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依托"微思政"的优势,建立一支能够主动发声、善于发声的"微思政"队伍,丰富和完善思政微作品,建设一个充满情感符合学生语态的思政交流微平台,打造"微思政",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着力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树立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公民意识和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规范作用,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功转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