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既对立又统一的点画关系上,篆刻创作完成了对其矛盾的处理过程,进而产生篆刻的美。这种由矛盾而共生出的美感主要体现在对印章空白的处理,笔画的穿插与挪让以及边框界格的布局。笔画的穿插与挪让和对边框界格的安排,其实都是围绕空白这一要素展开的。在对笔画与空白展开一系列的精心策划之后,印内的空间得到更加妥善合理的安排,整个印章也更加光彩夺目。  相似文献   

2.
篆刻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方寸之内,气象万千",其包含着历史的更替,文字的演变,美术的技能,具有实用和欣赏的双重价值,在当今社会文化中仍然保持着活跃的生命力。《美术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价值中提到"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相似文献   

3.
篆刻     
  相似文献   

4.
篆刻龙印     
《辅导员》2012,(5):59
  相似文献   

5.
将篆刻引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来,其不仅实现了小学美术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发展,调动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致和动力,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篆刻时实现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并注入了新的血液。鉴于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工作当中,既要创设自身的教学思路,通过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来启蒙学生的篆刻意识;又要丰富和扩充授课方法,借助趣味性十足的美术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篆刻知识的积极性和踊跃性。另外,教师还应该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并组织开展具体的篆刻活动,从而突破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参与篆刻活动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篆刻技巧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7.
《下一代》2008,(Z1)
  相似文献   

8.
南昌市北京路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也是西湖区政府指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学校。这本是一所默默无闻的普通学校,近年来却因篆刻艺术教育而声名鹊起。校长陈天景说:"我们学校的校训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办学理念是‘像刻篆印一样办教育’,倾情打造篆刻教学特色。近年来我校师生参加各级篆刻大赛有上千人次获奖,多次获得团体一等奖。  相似文献   

9.
10.
11.
篆刻流派大约形成于明代中期,使印章升华为篆刻艺术,揭开了文人流派印的帷幕。明代文彭即是篆刻艺术流派的鼻祖,从此形成了明清灿烂的流派篆刻艺术,涌现了风格各异、成就卓著的一代代篆刻大家。  相似文献   

12.
篆刻     
老爸年初下岗后,在家里闷得发慌,整天除了看电视便是睡大觉。白天睡得多了,晚上却又闹起了失眠,有时候竟整夜整夜地躺在床上不住地抽烟。退休未及两月,人是整个儿瘦了一圈,精神面貌也比以前差多了。看到这情景,作为儿子的我自然是既难过又焦急。  相似文献   

13.
姚学勤 《老年教育》2013,(12):44-44
刚从繁忙的工作岗位退下来时,真是不习惯。最初几天,一到上班时间,拿起包就往外走,却被老伴喊住:“什么年纪了,还拿自己当骨干呢!”这种失落和茫然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相似文献   

14.
《徽派篆刻》一书对徽派篆刻的名称、名家与其他几大流派的关系等作了穷尽性的描述,观点新颖,资料详实,论证严密,是一部填补中国文人篆刻流派史研究空白的力作。  相似文献   

15.
虞山派篆刻,其渊源可追溯到元代缪贞,明代以戈汕为最著。清初,以邑人沈和、林皋、王瑾为代表,见重于印坛,而尤以林皋最杰出,创一代印风,形成虞山印派,并为时人所公认。清中晚期,以严源、毛琛、翁苞封为代表的一批印家,吸浙派、皖派之长,尚古朴之气,使虞山印派愈趋成熟。近代,虞山印坛出现了一位继往开来的巨擘赵石,得吴昌硕之亲授,然学吴而不为所囿,晚年突出封泥一路,创出独特的"赵派"印风,时人谓之"新虞山派",蜚声海内外,对后世印人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篆刻艺术的形式美是利用有限的小小外在空间表现内在的无穷美,具体体现在通过空间组织和构成、篆字、线条等独特而又强烈的刀味美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18.
篆刻是镌刻印章的通称,即书法艺术通过刀刻以后再现的中国传统艺术.它是集书法、章法、刀法三法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篆刻艺术在先秦、汉时期就已成熟,隋唐篆刻艺术至明清时期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现当代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篆刻艺术蕴藏着中国阴阳学说的深刻原理,具有很高的审美内涵和艺术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19.
篆刻     
《中学生阅读》2007,(7):60-61
篆刻与书法一样,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在古代主要用作凭证和行使职权的工具。在源远流长的篆刻发展史上,曾经先后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次在秦汉时期,另一次是在明清时期。秦汉时期的篆刻具有博大精深、气象万千的艺术风貌,这种崇高的、近乎完美的艺术境界,成为后人仰望学习、鉴赏赞叹的典范。明清时期,石质印章出现,这一时期名家竞起,  相似文献   

20.
谢紫妮 《甘肃教育》2008,(13):33-33
篆刻是“方寸”的艺术。篆刻虽小,却囊括了中国汉字发展的全部转折点。走进篆刻艺术,就等于走进了“汉字进化史”。篆刻艺术又是汉字的“活化石”,至今还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