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基础的人文素质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大学语文"教学的成功,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但是,"大学语文"教育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现在的大学生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轻视"大学语文"的学习;学校为安排更多的课时给专业课程和实践创新课程,不惜压缩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过于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结合当代"大学语文"的教学原则,对当代"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  相似文献   

2.
以地域文化构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结合主题活动教学模式,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增设地域文化类选修课程,形成以大学语文为中心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群,是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一种尝试和创新,也是地方高校"传承文化,服务地方"的高校社会职能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是高师大学生语文素养培育和提高的重要手段,其发展和变化是与现代中国精神文明的发展和变化相伴随的,应将师范生的职业素质养成与"大学语文"课程相结合,重视审美教育功能在社会转型期对大学语文的渗透作用,探讨"大学语文"课程在建构一个当代师范本科学生的人文情怀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这一宗旨体现出《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语文》在净化社会环境、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具性"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人文性"重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基于学者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探究,运用案例教学法将《大学语文》教材编选作品蕴含的人文情怀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运用经典文选的智慧之光驱散生活的迷茫,打开心灵的纠结,坚定真善美的价值观。最后,我们统计并分析商洛学院《大学语文》课程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检验并分析案例教学的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针对非中文专业开设的重要基础课程,在独立学院中却面临"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其主要原因是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缺乏实践意义,学校及学生对该课程重视程度不够。通过加强对该课程的重视及从渗透式双向教学及提高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角度建立独立学院新型教学模式,以期改善和解决"被边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和采用表演法的必要性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尤其是非中文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水平。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提到:“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南开大学的陈洪、李瑞山等先生,把大学语文教学定位为“母语高等教育”。这样就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具有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意义。大学语文课程,使学生在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媒介,提高学生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春兰 《现代语文》2010,(9):139-141
一、目前我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 大学语文课程目前是我院面向文科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兆文化基础课程,承担着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提升的重要任务。总课时54课时,分两学期开设。对文科类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8.
大学语文之"大"主要体现于"大容量"、"大视野"与"大情怀"三个方面:"大容量"是指在教学内容方面,相对中小学语文课程而言,大学语文课程范围要广,数量要多。"大视野"是指在教学目的方面,大学语文课程应该着眼于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着眼于古今中外的全方位涉猎、着眼于整个人生的长远发展,而不是如中小学时代,主要着眼于一次又一次的考试特别是升学考试。"大情怀"是指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应该有助于学生涵育对于社会、国家与民族的责任感、使命感与担当精神。教师只有认识到大学语文的这"三大"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切实践行之,才有可能使大学语文课程真正呈现出其自身的特色和在培养纯粹的中国人的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这"三大"要求教师虽身处一隅而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求知的渴望与积极进取的精神,永远保持勤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永远葆有心忧天下的责任与担当——这应该成为新时代的中国每一个从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师最突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大学语文课程是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当前的教学现状是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课程教学陷入困境。为了扭转这种状态并实现大学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目标,研究性教学实践是一种有益的探索。通过两个研究性教学案例实践发现,该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提供引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迟运德 《考试周刊》2010,(21):42-43
大学语文是高职高专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起支撑和保障作用,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要求、教育的要求。然而,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在诸多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制约着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推进。因此.高职大学语文必须加强改革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语文学科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