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苏派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大课题,当前已进入深化研究阶段。本着"照着讲、接着讲"和开放研究的精神,现就研究中的有关问题向大家征求意见和建议,请予以关注和帮助。1.关于苏派教育家研究。苏派教育研究离不开教育家研究。以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家为主,研究分两个部分展开。一是  相似文献   

2.
苏派高职学校文化是江苏区域内近百所高职学校文化的简称,是植根于江苏地区的近百所高职院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学校文化的总和,是具有江苏特色、高职特征、大学品质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文化的"江苏样本"。在追溯苏派教育、苏派职教、苏派高职教育的发展并梳理苏派地域文化与学校文化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苏派高职学校文化的具体内涵,从育人、传承、营造三个方面进行价值定位,并从加强学校物质文化的标识表达、强化学校精神文化价值的引领、注重专业文化的品牌塑造、促进学校课程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升学校活动文化的品味和层次等方面提出了建设与打造苏派高职学校文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
声音     
<正>近读《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14年第5期"独家策划"《专业精神:苏派校长应有的追求》等几篇文章,很受启发。这组文章再一次让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视线聚焦到这个话题上,再一次让我的思绪回归到前几年我曾一度关注的主题:校长要从事务经验中走向专业智慧。文章引发我强烈的共鸣和深深的思考:作为一位校长,必须是教育研究的行家、学校管理的智者,同时也应该是优秀人格的体现者和精神引领的首席,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同伴们为了高远的目标思与行。  相似文献   

4.
根植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江苏沃土,上溯宋明清,下续近现代,卓有建树的教育大家、教学名师如群星璀璨,他们的教育理念、教学主张形成了苏派教学系列理论与风格。面对"互联网+"时代,如何继承弘扬,需要对苏派教学系列理论进行批判性传承,准确把握苏派教育的思想精髓,提炼苏派教育的时代价值,以民族振兴为使命担当,以仁爱之心立操守根基,以改革创新作不竭动力,以工匠精神行求真精艺,努力开创"互联网+"时代苏派教育思想引领下的江苏教育发展新纪元。  相似文献   

5.
《江苏教育》2014,(6):51
<正>苏派名校联盟,以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主办的《江苏教育》杂志为平台,致力于提升会员学校管理水平,塑造学校文化品牌,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加入苏派名校联盟,您将获得一种身份——我们将在《江苏教育》杂志上刊登苏派名校联盟会员单位标准全称及法人代表姓名,并给您颁发苏派名校联盟会员单位证书。加入苏派名校联盟,您将获得一种优先——在同等条件下,您将获得《江苏教育》相关版别、多种形式的宣传优先权和论文发表权。加入苏派名校联盟,您将获得许多机会——会员单位有1个名额参加本刊与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联合举办的"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会员单位有5个名额参加本刊与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联合组织的"杏坛杯"素质教育征文竞赛活动;会员单位有至少1个名额参加我社与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浙江教育报刊总社联合发起的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活动;会员单位有1个名额参加本刊组织的境内外教育专  相似文献   

6.
苏派教育是江苏这一地域独特的风土与文化的映射和体现。观察苏派校长的个体和公共生活,我们发现他们的个性与文化具体表现在温暖的情怀、现实的理想、行走的智慧、高贵的人格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12月7日至8日,"新时代·新学校"首届全国名校长年度峰会暨苏派名校联盟年会在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知名校长代表共6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这次年度峰会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与会专家和校长围绕"走向开放而灵活的教育"开展主题探讨,旨在全方位展示各地教  相似文献   

8.
学校作为特有的社会组织,如何有效利用自身文化与环境优势,实现对教师、学生的最优化教育.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来展开对校园文化工作的论述: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充分认识到学校管理与学校文化离不开校长、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因此认为"以人为本"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优化学校育人环境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6月11日,由《职教通讯》《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和《职业教育》主办的第八届苏派职教高层论坛暨首届"苏派·浙派"职业教育对话会在江苏理工学院举行。江苏理工学院校长朱林生教授,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国家督学、浙江大学教授方展画,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总编辑曹连观等领导、专家出席活动,苏浙两省职业教育名校长和职业院校教科研人员120余人参加了活动。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底举行的苏派职教名校校长论坛主题为"职业学校的特色建设和管理创新",从参会的校长代表的反馈来看,这个问题还就扣准了近一段时间职业学校办学管理的发展需求。如果说"十二五"期间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是规范化、标准化,那么"十三五"的发展目标就会是优质化、特色化,最终打造精品、形成品牌。从狠抓基础能力建设,制定职校"三个规范"(教学、管理、后勤),推行学制改革,到进  相似文献   

11.
苏派教学是江苏教育精神在实践层面的表达方式。本文在简要探源苏派教学历史和禀性的基础上,从"伦理""情境"和"生成"三个维度对"苏派教学"的实践品格作了具体的分析,指出苏派教学兼具道德的实践、理性的实践和诗性的实践三大特质。  相似文献   

12.
苏派小学语文是"苏派教学"和"苏派研究"的重镇。当代苏派小学语文建设要始终牢记"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围绕"提高质量",把整体提升所有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根本的价值追求。再造苏派小学语文建设大有作为的新十年,"回望"根深叶茂的苏派小学语文传统是必修课:回望语文教学重大本质问题的探求之路,坚守语文学科教学的根本立场;回望老一辈名师对有效语文教学的探索,建设高效课堂;回望苏派语文的学校教研传统,建构研修共同体;回望江苏名家的教材编纂经验,建设语文课程;回望儿童教育家的成长历程,砥砺专业精神,把学生的发展永远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13.
专业精神是当代校长的立校之本,也是引领师生不断走向高位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有了校长的专业精神,学校就有了思想,有了灵魂,也有了自己的文化根脉,学校就能够办出孩子们喜欢的教育。校长的专业精神可以理解为"三个力",即职业理解力、职业专注力和职业创新力。这三种力是构成当代校长专业精神的基本素养,也是校长的职业追求和生命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界有句名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认为一个好校长应该德才兼备,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较强的服务心。校长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人物,而学校管理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必须培育良好的精神文化生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那么,如何培育校园精神文化呢?一、制度建设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必须依法治教。科学、规范的制度是校长依法治教的重要保证。因此,校长治校的首要任务是要健全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本学期,我校  相似文献   

15.
有共同的精神追求 名校从校长到广大师生有着为之共同奋斗的目标、理想与价值追求,长期积淀就形成了学校的精神之魂。无论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都是有思想、有情感、有诉求的人,精神上的独立和不断丰富、发展是教育追求的至高境界。校长摈弃了机械管理,与教师平等交流对话,教师抛掉了匠者心态,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6.
校长专业化是校长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校长在正确认识教育意义、领导意义和管理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律,拓展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提高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的过程。本文拟从校长个体发展角度,结合学校管理实际和个人体会,就校长专业精神的提升和专业伦理的完善作些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文化管理中的校长,要学会处理好远与近、大与小、虚与实的关系,站好校长的位置,把握管理的精髓,在校园小事的处理中"接地气",在办学愿景的追求中"上品位"。  相似文献   

18.
李宏伟 《江苏教育》2012,(Z2):29-33
【我的主张】普爱:育人的基点万物的生发,离不开阳光的滋养;人的成长,离不开土壤的培育。我的求学之路从新海起航,我的教育之行从新海扬帆。1975年,我以一名学子的身份在新海读书,开启了我的美好的中学时代;1984年,我又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在新海教书,追求着我的教育理想;如今,我则是以一名校长的身份在新海践行着我的教育理想。因为我的母校新海中学前身是建立于1930年的普爱学校,故从学生到教师再到校长的成长过程中,我一直浸润着新海那底蕴丰厚而又独特的"普爱"文化,我的血脉中始终流淌着新海连绵不绝、历久弥新的"行健"精神,并逐渐形成了"普爱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9.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陈玉琨教授认为校长专业发展包含三个层次:首先要有专业精神和追求;其次是校长的专业修养与道德就是职业道德;再次,校长不仅要懂得教育规律,掌握教育理论,同时还要懂得教育管理。并且指出中国校长的发展主要不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5月初,应《江苏教育》编辑部的邀请,我有幸担任了第12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的评委。这次活动的主题是"人在课中央"。在去之前,我首先想到的是"苏派教育",它应该具有哪些特质和风格呢?我觉得苏派教育不仅是一种地域概念,更应是一种文化概念,是江苏一带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凝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