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2011年11月,笔者赴德国进行为期21天的学习和交流。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模式,特别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和行动导向教学让人印象深刻。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虽然存在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德国柏林培训,了解了德国的职业教育理论和课程开发方法.对德国的教育体系,尤其是职业教育理论和思想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对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和课堂组织方法有了切身体会.对如何结合我国的国情,学习借鉴德国的职业教育中许多有益的思想,改进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3.
对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动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享誉世界,然而如何借鉴它的成功经验却面临着不可逾越的障碍。德国职业教育有其独特的"发展动力"。从历史上来看,社会需求、政治需求、文化需求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正是在这三大"发展动力"的支撑下,形成了德国职业教育内在发展逻辑即"职业性"。引入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动力"的视角,为科学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经验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德国的职业教育为德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技术工人,使"德国制造"成为技术精湛的代名词,本文通过在德国的参观学习,介绍了德国职业教育在法律法规、思想观念、培训模式、考核制度、师资要求等方面的做法,并通过比较,指出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不足,借鉴德国的先进职业教育,为我国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二战之后德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与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密不可分的.文章介绍了德国职业教育的概况,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特色的分析,指出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特点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有单元制和双元制两种体制,前者如同我国的师傅带徒弟,是不经过职业学校学习而直接工作的体制,由于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理论知识缺乏、失去深造机会等,几乎被淘汰。因此,德国现在基本上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将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德国的职业教育进行对比,可以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德国的职业教育为德国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的职业教育近年来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德国职业教育模式为我们发展符合国际潮流也符合国情的职教模式起到了很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德国的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如何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创新本土化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本文分析了我国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参与的动力不足,提出我们应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保障企业利益,设计本土化的双元制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重新修订的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中增加了职业教育领域实施模块化课程的规定,这是德国教育界对"双元制"实施过程中暴露的缺陷的回应.本文通过总结德国职业教育领域模块化改革的起因与现状,分析职业教育模块化改革的特征及实施情况,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模块化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分析了德国职业教育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德国职业教育值得我国借鉴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试论高职教育的职教属性与高教属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滞后,势必造成对实践指导的延迟和偏离。为此,有必要重新界定和认识高职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只有坚持高职教育的职教属性和高教育属性的有机统一,坚持两条腿走路,才能求得高职教育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原因出发,指出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就需瞄准职业教育的定位,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生存型”职业教育和“发展型”职业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职业教育价值观、教育模式、机制、内容等方面看,职业教育有"生存型"和"发展型"之分,前者是为了职业教育的生存,生存是第一要务;后者是为了发展,有比较稳定的发展模式和自主发展机制,社会认同度高.研究发现,职业教育发展应走"发展型"道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自由教育的合理性进行批判和辩护:(一)自由教育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二)职业教育是特殊的自由教育;(三)自由教育是对职业教育的批判.同时进一步厘清了自由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先分析了构建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的理论基础,首次提出了构筑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引桥”——教育转换中心,在此基础上分别以学校和课程体系为中心,提出了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6种模式:以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为主体的对口直升型衔接模式,由中专改制的内接贡通型衔接模式,以中等职业学校为基础的联合型衔接模式,以“教育转换中心”为“引桥”的开放型衔接模式,以一体化的课题体系为基础的统合型衔接模式和以统一的课程标准为基准的衔接模式。  相似文献   

16.
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和德国的职业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由一个战败国迅速发展成为欧洲乃至世界强国,其成功的秘密在于有一套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据此分析了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对职业教育立法;加强对职业教育师资投入;调动行业、企业、个人等多元办学主体参与职教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问题,是实现中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对目前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职教集团在中高职教育中的优势及中高职课程衔接的设计进行了探讨,以期推动中高职教育实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教育体系、保障机制、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比较了中、德两国职业教育的概况,并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调查分析发现台湾技职教育的几个特点和优秀经验做法,从而提出促进广州市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和对策,着重从搭建穗台职业教育合作平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开展穗台高校深度校际合作、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提高职业教师水平等六个方面推动广州市高职教育的快速、高质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如何在坚持“保持特色、面向社会”的同时,探索出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之路,是高职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就如何发挥院校优势,做好职业教育进行讨论,对教育方式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