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服文化的一种隐性课程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丹 《新课程研究》2009,(12):48-49
校园服饰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园服饰文化主要是以“校服”的形式出现的。校服文化作为学校的隐性课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审美意识、群体意识、平等意识等方面产生着影响,因此必须重视这种隐形的教育资源,倡导“小而美”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
在服饰文化中,校服以其独特的文化性逐渐成为校园生活中一道越来越亮丽的风景线。它的实用性、审美性和教育性在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服文化的设计应体现学校人性化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校服是中小学学生身份的一个代表符号,是校园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校服应体现新一代青少年学生健康活泼、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但是,今天很多学校的校服还保持着"整齐划一"、"运动为主"的服饰模式。笔者就昆明市某高中高三学生对校服的看法进行了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校服变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校服是陪伴学生求学生涯的重要"装备",承载着每个人在校期间的美好记忆。校服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学生的精神面貌,代表学校的整体形象。校服是一种学生身份的标志,是与一个人的义务、责任和形象相联系的。如何从文化角度挖掘校服的价值,让学生领受校服的馈赠,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校服是一个学校的标志,它直接体现了学校的风貌,同时也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在我国,校服设计还相对落后,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和个性化的发展,对于校服有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校服体现了一个学生应有的风貌,体现了学校的传统精神。校服设计时应结合中国国情,学习国外校服的设计思路,在不断的探索中求创新,设计出更符合现代中国特色的校服。  相似文献   

6.
校服作为服饰的一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生动反映学校的人文气息和精神风貌,既是学生精神的物化表现,又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知情意行,对学生心理健康、行为规范和审美情趣有着重要作用.生态教育立足于生命的成长,文章介绍了南阳市第十二小学校如何从生命发展的内在价值和外在需要的角度理解并探索校服管理的深刻内涵,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校服管理理念和可持续发展实践路径,有效激发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大力推动和谐生态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7.
文化认同是校服创生发展的文化根基。当前校服发展正面临认知偏差、主体遮蔽、取向迷失、行为失范等文化认同困境。突破校服发展的困境应当做到:提升师生对校服的文化认知,凸显学生在校服设计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理性的校服文化价值取向,规范校服设计的文化行为。  相似文献   

8.
《教育文汇》2006,(3):11-11
据报道,上海市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巨鹿路第一小学等学校的学生不用再花钱购置校服了,学校已经取消了统一校服。教育部也强调,购买校服不是不可以,但必须是学生自愿的。教育部的这一规定虽然并未正式取消校服,但强调“必须是学生自愿的”。我的印象中,统一购买校服的  相似文献   

9.
美国今年4月中旬公布的一个调查研究显示:校服有助于改善学校的安全状况,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份题为<实施校服政策:对三个学区的案例研究>的报告为校服的积极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调查发现长期使用校服有助于改善学校的安全状况;有助于改善学生的课堂行为;有助于减弱学生对着装的考虑和相互攀比;校服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此外,研究还显示,校服能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自豪感和对同学的友情.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理念的优化升级’如何更好地借助校服 来展现新时期学生的精神风貌是当前教育界需要关注的热点 问题之一。本文从当前我国中小学生校服着装设计存在的问 题出发,论述了中小学生校服文化功能发挥的应用策略,希望 能够不断完善我国中小学校服使用的同时’弘扬以人为本的精 神,确保学生在校服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能够得到充分的 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