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公益创业已在我国悄然兴起并成为慈善创新的一股新力量,但由于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社会治理的缺失,使其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本研究在分析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呈现的特点及组织治理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结合其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重目标及相关组织特性,借鉴国内外公益组织治理模式,提出构建以大学生、高校、社会企业、政府为基点的"四位一体"、多方协同治理模式,为有效促进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及其创业活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公益创业有利于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和公益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培育科学认识不足、专业教育不够、社会资源驱动不及等问题,高校既要依托校院两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公益型学生社团开展公益创业活动,又要完善公益创业教育机制,更要整合调动各类社会资源,帮助大学生进一步认知公益创业、参与公益创业。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文献与实地考察,并对公益创业团队成员进行访谈,发现我国部分高校已成立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相关专业机构,但大部分高校未形成完善的公益创业课程体系,同时社会外部环境支持系统也不完善.针对这些问题,在构建大学生公益创业培育体系时,高校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完善社会外部教育环境的构建,构建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的培育平台.  相似文献   

4.
公益型创业是大学生创业的有效途径,公益型创业教育是传统创业教育的创新性发展。当前,高校的公益创业教育未形成与实践统一的课程体系,缺少理论与实践兼备的教师团队,缺乏积极活跃的公益创业氛围,高校、政府、企业间未建立行之有效的互通机制,应从构建教育体系、组建教师团队、搭建支持平台、建立制度机制、兼顾软硬环境等方面创新公益创业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就业压力大已是近年来毕业大学生在择业应聘过程中不可逃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庞大的就业人数使原本就狭窄的就业主干道更加拥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标志性口号激励大批大学毕业生走上创新创业之路,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可以尝试通过积累演进模式、依附汲取模式、知识风险模式、模拟孵化模式、网络创业模式、新概念模式等六大创新模式,使自己在充满挑战又不乏机遇的各行各业中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进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创新创业之道,成功创业、赢得未来。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有效载体,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公益创业教育存在认知和重视不足、高影响力的公益创业教学实践匮乏等问题。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路径包括:开展创新教学,树立科学的公益创业教育理念;实行"聚集"培养,加强创业专业和班级建设;发挥课外实践育人作用,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双轮驱动;发展公益服务类社团,促进公益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化;贴合地方发展实际,凝练公益创业教育特色等。  相似文献   

7.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高校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要求。公益创业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平台,探索构建"理论教育-立项运营-竞赛评比-入园孵化"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新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国内民办大学对人才培养及教育模式进行拓展,民办大学以素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从国家新媒体视角出发,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民办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日常教学工作出发点,以培养出适合国内新媒体视角下的新型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探索,文章依照新媒体视角下创新创业思想、文化程度、综合素质水平等方面摸索,以求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同时我国社会矛盾的日渐显现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在这历史性的挑战和机遇面前,大学生公益创业既能实现创业拉动就业,同时在减轻社会矛盾和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公益创业相比一般创业在创业过程中更容易得到政府、企业、高校及民间的理解与支持,大学生公益创业与地方公益事件、区域经济、社会热点及个人热情和爱好相结合将成为公益创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公益创业及其教育在欧美国家由来已久,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高校必须认清当前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面临的实践内涵、社会环境、制度体系尚未形成的现实困境,在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探寻中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思路,找准自身在公益创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关注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模式特征的分析,运用创业理论分析了大学生的创业模式及创业模式选择的风险防范,积极探索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大学生创业模式,以期突破大学生创业的"瓶颈",建立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缓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2.
杨志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3):123-125
公益创业作为开展社会创新、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新模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现实需求.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发展面临认知基础差、项目价值低、智力支持弱、社会基础差等多方因素制约,整合高校、政府与社会等资源形成多元合力,构建大学生公益创业支持系统,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金融危机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步入就业"新盲流"行列。我国大学生创业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创业模式也在不断地丰富,每种创业模式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但创业模式存在着创业主体思维、背景、能力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大学生必须注意创业模式的选择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高校创业教育以及大学生创业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对于高校文科大学生,高校应当有效发挥新媒体在助推其自主创业的积极因素,依托新媒体平台增强创业教育供给,营造符合文科大学生特点的校园创业氛围,构建更为多样的文科大学生创业通道,从而更好地开展文科大学生创业教育,帮助其成功创业。  相似文献   

15.
为了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提供借鉴,对东北地方农业高校大学生的公益创业意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地方农业院校大学生对公益创业知识的了解程度很低;对公益创业表现出一定的价值认同和兴趣,但公益创业的内在动力不足;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有加入公益组织的职业愿望,但希望成为公益创业者的人很少。基于此,建议地方农业高校加大公益创业知识普及力度,激发大学生的公益创业内在动机,支持公益创业行为。  相似文献   

16.
加强创业教育尤其是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论文通过问卷法共调查1200名被试,结果表明:公益创业前,大学生公益创业者具有创业或相关行业的工作经历非常少。同时,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对大学生开展公益创业活动的支持力度在整体上是很低的。为此,要重视大学生公益创业前的创业训练,开展以培养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公益创业教育,构建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公益创业的核心在于使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创业,既能锻炼商业技能、缓解就业压力,又能实现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价值。基于麦克利兰的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结合公益创业的十个过程,可以将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分为知识、价值观、技能三大部分。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不同地域、不同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存在差异,影响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包括家庭、教育、环境、政策、资源等。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的提升是促进社会公益创业发展的重要前提,要通过建立起政府引导下的公益创业驱动及孵化机制、高校保障的智力支持机制以及社会多元推动和资源支持机制,构建基于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提升的教育支持体系,为公益创业创造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当下,一个关于青年和责任的新名词“公益创业”正在渐渐兴起。对于公益创业该如何诠释?企业对于公益创业的看法又是如何?社会责任和公益创业是否合宜?这些问题都是大学生创业时必须去思索的。  相似文献   

19.
在合作主义的理论基础上,构建一个由政府、企业、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共同组成的制度化的创业教育合作体系,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新媒体既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提出了新要求,又加速和助推大学生创业机会能力、创业团队能力和创业资源能力的形成。为此,高校应树立新媒体意识,帮助大学生识别和把握创业机会;构建创业制度体系,打造新媒体属性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加强智慧校园建设,畅通新媒体创业资源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