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吴晓玲 《班主任》2020,(11):5-10
<正>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班主任工作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不言而喻。正是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和高综合素质要求常使一些教师对班主任岗位或望而却步,或焦虑担忧,或急于卸任。通过对当前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现状、专业发展需求的田野调查,我们认为,培养班主任课程领导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知、理解、适应和胜任班主任工作本文试从班主任课程领导力培养的必要性、可能性、功能性三个方面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着手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并力图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打造特色学校。在实践中,校本课程开发常被理解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而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综合实践活动、地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理论领航、支撑下的课程思政是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综合教育理念,而片面理解的课程思政将其理解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整合+融合”。这种片面理解试图取得一种形式上的和谐,甚至以形式和谐求得事实和谐,但这种求和谐的行为偏离了课程思政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学校德育何以可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校德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理性实践活动,总有其特定的目的。然而,仅有目的是不够的。一方面,因为目的是可错的;另一方面,实现目的依赖一定的条件。一切都是有条件的,只有“一切都是有条件的”本身才是无条件的。这一原理提示我们,应该注意研究学校德育的条件性。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这样的模式,即先设定一定的德育目标(或文件规定,或领导人讲话),作为整个德育活动的出发点;然后以此为准绳来检验和衡量学校德育的成效。德育目的成为德育活动的逻辑起点。这种模式当然有其合理之处,它注重了德育活动的目的,提醒我们注意德…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课程改革失去自信了吗?十年的教育界数据和动态显示,课程改革的一种消极情绪正在滋生.而与这种消极情绪相反,静安区的课程改革呈现出积极的情感倾向.本文分析了静安区域与学校互动的课程生态,深入剖析静安区课程改革的项目、理念及其实施策略,提出静安区在建立课程改革的合法性论述、课程改革的技术性上给广大区域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7.
一、引言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世纪之交,中央确定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任务,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论教育何以可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通过追问"教育何以可能"这一问题,探讨教育实践中受教育者与其教育环境之间现实的辩证统一关系,并探索教育机理中教育技术学的学术位置.本文认为,人的生成是内部的自我建构和外部社会性实践的统一;教育为人的生成提供系统化了的人类间接经验以及特定的实践条件,成功地成为个体人生成的外部环节和根本需要;教育为个体人生成提供的是现实的可能性空间,这个可能性空间以及个体人的主体性既是教育得以成功的前提,也是教育的局部失效无法剔除的缘由;教育是一种博弈过程,是谋划和实施的对立统一;提高谋划的理性水平,可以提高教育的确定性水平;提高谋划的理性水平必然要求将谋划技术化;教育技术即谋划的技术,目前至少表现为教学设计的技术和课程开发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教育规范何以可能”这一问题的准确涵叉是:使教育规范从无到有的充分而且必要的条件是什么。对因果必然性的把握和对教育行为后果的评价,是形成相应教育行为规范的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而从逻辑的角度看,教育规范判断以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作为前提,是调控人们教育行为的具有不同程度普适性的指示或指示系统。  相似文献   

10.
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是一定社会、阶级依据其价值目标和标准,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人们施加系统影响,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活动.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可能性源于人的未完成性和创造性,以及社会对人的先在性和人与社会的不可分性,其现实可能性则在于价值观教育既是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个体实践活动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1.
儒家文化哲学何以可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儒家化哲学是儒家学从哲学视域表达和阐发化问题的思想体系。本认为,儒家化哲学有其存在的合法性依据。“礼崩乐坏”的历史化危机和社会价值断裂是其产生的社会历史前提,“轴心期”中国“哲学的突破”是其产生的哲学认识前提,化的范畴化和“天人合一”与“中庸”化方法论的提出则是其诞生的基本标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儒学便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化哲学形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教育部对高校的BBS整改的通知出发思考虚拟社区的发展现状以及虚拟社区的正负功能.笔者认为,虚拟社区是伴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而繁荣起来的,虚拟社区除了有社区的一些基本要素和特点以外还有自己的特色.在本文,主要回顾了前人对虚拟社区的界定,总结了虚拟社区的特点,并选取南京大学小百合作为一个案例来分析虚拟社区的正功能和负功能,提倡为发展虚拟社区提供良好的环境,加强制度化建设,促进有效平台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德性伦理何以可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存本体论的建立为德性伦理提供了本体论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的生命存在在德化的过程中 ,体证着德性—规范—德行在生命过程中的统一 ,在德化的切己存在样式中 ,德性伦理化解了善与恶、善与善、生与死的冲突 ,最终在个性人格的不断完满自足过程中 ,为德性伦理找到了可以落脚的基点 ,使德性伦理在生活世界中获得了理性和实践的双重确证  相似文献   

14.
一无谓词逻辑和类逻辑都不能完全反映传统词项逻辑的特征。亚氏逻辑与命题逻辑一样,都是二值逻辑。三段论蕴涵式比命题蕴涵式复杂,它表示一种特殊的蕴涵关系。希尔柏脱和阿克曼认为,对命题演算符号可作谓词演算的解释,也可作类演算的解释。通过对谓词的新解释,可以在命题演算、谓词演算与类演算之间建立起完全的类比,从而把传统推理的有些形式作现代逻辑的处理。这一联合演算思想虽未发育成熟,却能够为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词项逻辑、谓词逻辑、类逻辑和命题逻辑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的关系开辟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把理性还给人类是近代启蒙运动的进步。然而近代理性主义的极致又引起人们不断地对其"合理性"进行反思和批判。哈贝马斯对现代工具理性导致当代社会异化进行批判,通过提出交往理性重构价值理性,重现社会的合理化。必须看到,现代性发展折射出人类物质温饱富足和精神失落、价值虚无的双重现象,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矛盾的尖锐对立,最终揭示出构建和谐理性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在人类的思维活动中,理性与和谐的结合是人类的渴望和追求,尤其是马克思哲学对实践理性的解读,为和谐理性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民主教育是教育思想史上的一个经典命题,同时它也是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崭新课题。说它“经典”,是因为对这个命题的提出和思考甚至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古希腊思想家的教育思想:说它“崭新”,是因为面对今天的世界,民主教育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价值。特别是面对今天的中国,我们重新审视与研究民主教育,  相似文献   

17.
“认识之成为可能”不仅取决于主体人的认识能力,更直接地决定于主体预先赋予认识对象的规定性和适当的认识方法。“认识何以可能”包含着认识什么,如何认识,验证及认识的限度何在等具体问题,在对象特性方面,认识要成为可能,其对象就必须是个别存在物及其全体(事实上认识目标却是个别存在物及其全体的一般存在状态和存在方式),从一般认识过程来看,假设是认识的关键环节,是使认识得以跨赵个别与一般,有限与无限之间的逻辑鸿沟的唯一桥梁,验证则是认识的最终决定环节;只有能假设并能被验证的,才是可认识的,假设及其验证是认识方法方面使认识成为可能的基本条件,所有以上这些因素最终将认识限定为人类经验的扩展,限定在可经验领域。  相似文献   

18.
应该说,随着价值中心的解体和市场经济对个人欲望的带动,90年代初兴起的“晚生代”写作,是现代意义上的“个人”在中国登场的一次文学冲击波。只是,文学对现实的敏感,也同样伴随着作家们对“个体”的模糊理解。更多的人对“个体”的认识,不是停留在“个性”、“群体与个体互动”的辩证关系上,就是满足于对“个人权益”、“个人主义”的理解。“晚生代”部分作家评论家虽然打出“个体即身体”的旗号,试图突破“灵”与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校本课程决策何以可能”是一个以教师自己的实践经历为素材开发出来的教师教育课程案例。该案例的描述与分析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就“中小学校本课程决策”这一学习主题的课程研讨结论是:中小学校本课程决策的确具有助益校本课程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等多方面的优势与作用,也存在可能加剧学校之间课程发展不平衡等弱点和局限;中小学校本课程决策要落到实处应综合顾及各种现实条件,切实提高课程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20.
生态伦理何以可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生态伦理成为可能的合理性建构就是"人是目的"。对"人是目的"的合理解读应该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对人的终极关怀不应理解为对人的欲求的满足上,而应是人的需要满足。人的欲求往往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现实性、享乐性,人的欲求往往掩盖了人的本质需要,那就是人最终作为种的形式、作为类的存在物延续下去的需要,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现实的欲求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虚假的需要,最终导致人的自我否定。本质的需求才是真实的需要。当人类以此为出发点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生态伦理就有了现实的根据,生态伦理便成为了人的伦理最终也成了人的内在自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