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交流方式兴起,网络语言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在广播新闻采编方面,怎样能让网络语言影响的正面效应最大地发挥出来,同时尽量规避其负面影响,这是广播新闻采编人员应当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新媒体形式下网言网语对广播新闻采编的影响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新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采编人员应对网言网语影响的相关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热点引导是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热点引导既要涉及经验和成功,也要反映问题和教训。多侧面地反映生活,反映社会的各个角落,使新闻报道更能接近人民群众,全面反映各阶层人士的意见和呼声。反面文章正面做,就是要积极引导人们不仅要看问题的正面,还要看到问题的反面,正确认识某些事物坏的、消极的一面,从而总结经验教训,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受众得到鞭策和鼓舞。在新闻报道中,曾有过这样的记载:一位曾毕业于加拿大工学院的技术人员作为工程师参与了一座大型桥梁的设计工作,由于设计失误,造成桥梁倒塌…  相似文献   

3.
报纸是办给人看的,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有人说,“读者是皇帝”,是“报社的衣食父母”,这话虽不尽然,但从思想认识上来说,把读者摆在第一位,让他们在报纸上说长道短,并为他们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却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办好报纸,使读者喜欢,发行量就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就有了。相反,读者不喜欢你的报纸,发行量很少,不但报纸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无从谈起,就是报社本身的存在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可是,这个问题并不是所有采编人员都是这样看的。就拿我们报社来说,有些同志往往存在任务  相似文献   

4.
不知从何时起,党报记者编辑常常下意识地拿自己的报纸与都市报、与新闻网站对比。相比之后,常生忧患,因为总觉得党报在贴近群众、贴近热点上,往往比不过人家。"报纸没人看,就要靠边站"。面对多媒体竞争的环境,党报要承担引导舆论的主阵地职责,采编人员首先要学会扑下身子,准确、深入地了解群众的关注点与兴奋点,追求报道的"精确制导"。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在继承  相似文献   

5.
一、捕捉社会亮点,正面报道唱主角,弘扬社会主旋律 街巷里弄乡村镇头发生的奇事趣事难事突发事,是社会新闻的主要内容,是读者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主要谈资,但作为有严肃社会责任感的主流媒体的采编人员,决不应该把采编社会新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只停留在这一  相似文献   

6.
一忌“炒”。新闻“炒作”现象近年在一些新闻传媒盛行。这是一种严重违背职业道德的公害。热点经济新闻,无疑需要触及一些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但对当今五花八门的热门话题,新闻采编人员尤其应进行去伪存真的分析与甄别。 二忌“超”。这里所讲的超是指不能超越现阶段的社会实际解决能力。毫无疑问,热点经济新闻所反映的问题往往正是需要我们及时解决的各类实际问题。但是,在选择热点经济新闻题材时,还必须掂量它的现实可行性。否则,对一些虽属合理必要,但暂  相似文献   

7.
王尧 《采.写.编》2023,(8):98-100
全媒体时代强化采编人员综合素质培育是高校校报转型发展的基本要求与有益探索。全媒体时代,高校校报的采编人员队伍以非专业人才为主、采编人员的采编能力较为单一、采编人员重视内容的专业性但忽视时效性是高校校报面临的基本现状,由此使得高校校报采编人员在全媒体时代面临着传播理念滞后、采编能力较弱、新闻时效不足三大问题。鉴于此,高校校报采编人员要加速转型发展,要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基础,做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用心做好正面宣传;要以提高综合采编能力为核心,提高基础采编能力和提高融媒体采编技能并重;要以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平台为补充,全面发挥信息化时代的数据资源作用,多管齐下,全面推动高校校报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国王、医生、教师这三种职业是最神圣的,他们如果一念向善,就功能无量,影响很多人,如果一念向恶,就万劫不复。其实新闻采编人员也是这样的,新闻采编人员是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以文化人,以文章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就跟国王、教师、医生做的事情是一样的。因此,新闻采编人员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9.
《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提出了对新闻采编人员全面、科学、严格管理的明确要求,提出了新闻采编人员从业应当和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发展广播事业的制度保证。1.积极主动做好正面宣传。坚持团结、稳定、鼓励、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方针原则和基本经验,是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明确要求,也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广播媒体肩负的历史职责与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党报采编人员,我们也属“公众人物”。出于联络感情等目的,有的人或单位很“乐意”请采编人员吃饭。笔者以为,面对这类邀请,我们切不可招之即去,应该学会说“不”。俗话道:“吃了人家的嘴软”。不少时候,采编人员是觉得与其相交甚厚、意气相投,加之盛情难却才去应酬的。饭局之上,彼此以朋友相称,开怀畅饮,推心置腹,无话不谈。可这些“朋友”中有的往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目的或是让采编人员开方便之门,使其作品见报,或是该单位有什么违法违纪之事,希望采编人员笔下留情。面对这样的吃请,拒绝才是上策。拒绝吃请,…  相似文献   

11.
据泽特(英国《每日邮报》总经理)介绍,《每日邮报》共有员工近1100人,其中采编部门有500来人,广告部门120人,发行部门110人,印刷厂有400人。对这么多员工,公司是怎样考核他们工作表现的呢? 泽特介绍说,对一张报纸的员工来说,最基本的考核标准就是看发行量。如果发行量上升了,他们就是成功的;如果发行量下降了,他们就是不成功的。不过具体说来,《每日邮报》对经营管理人员和采编人员采取不同的考核办法和薪酬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媒界对党报要不要做社会新闻有相当大的分歧。现在,随着人们对社会现象认识的深入,采编人员把眼光投向社会,社会新闻上党报已不再是问题了。但党报如何做好社会新闻,以主流舆论引导和影响公众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看法,从而增强党报的责任感和公信力?我们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陈咏梅 《新闻传播》2009,(6):114-114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新闻媒体如何做好社会热点的引导,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热点舆论引导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人心的所向。热点引导既有舆论监督的引导,也有正面报道的引导,那么在新闻报道中,热点舆论引导应该注意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常有这种情况:某先进人物声誉本来不错,登了几次报,反而使群众看不起。有人说,这是“当地不摇货郎”;其实,往往是笔者把他写变了,因而引起群众的反感。新闻报道,为何会使先进人物变形?除少数人故意造假外,也有的是笔者形而上学地看人、写人,歪曲了人的原形。我以为,片面追求人物形象“完美”,是人物变形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完美”,笔者总是刻苦地从人的正面观察、描写,想不到,问题就出在这里。文学艺术上的例子说明,完美的形象,并不是单指对象正面的丰满,而是完整地反映它真实的内在联系。大画家齐白石画的荷花,有整齐的花朵、荷叶,  相似文献   

15.
董广安 《新闻爱好者》2010,(12):165-165
收到新近出版的《报纸采编考评研究》一书①,仅看书名,还以为是供专业考评人员阅读的。仔细读完,才发现它的读者面其实非常宽。可以说,对于许多关注新闻理论以及新闻采编实务的读者,它都有阅读价值。该书虽然研究采编考评,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说,新闻业务刊物是没有校舍的新闻大学。而《新闻与写作》可以说是办得相当出色的一所这样的大学。 我国进入改进开放时期以来,新闻事业蓬勃发展,采编队伍迅速扩大。新参加新闻工作的采编人员中有一部分是新闻院校毕业生,他  相似文献   

17.
实施新闻宣传的品牌化战略, 是确保做大做强正面宣传、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途径。省委宣传部、省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协调领导小组和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决定今年在全省新闻系统开展新闻宣传“品牌年”建设活动,大力创建一批新闻宣传品牌栏目节目,培养一批优秀采编人员,非常适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把采编人员的精力吸引到办报中来,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掘采编人员的潜力,集中精力办好报纸?我认为,除加强采编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倡导敬业精神外,就是要把工作实绩与每个人的经济利益挂起钩来,让在采编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志在政治上受表彰,在经济上得实惠.  相似文献   

19.
新闻应该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对人们认识的升华,是有思想深度、深邃意境、阅读震撼力,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能感染人、塑造人、教育人、鼓舞人的优秀艺术作品.把美感引入新闻,有助于提升新闻报道艺术水平,提升新闻的舆论引导力,提升新闻传播的实效,推动新闻报道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探讨怎样在新闻采编工作中体现新闻美学是当代新闻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新闻美学引入新闻报道实践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新闻采编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新闻界对党报要不要做社会新闻有相当大的分歧。现在,随着人们对社会现象认识的深入,采编人员把眼光投向社会,社会新闻上党报已不再是问题了。但党报如何做好社会新闻,以主流舆论引导和影响公众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看法,从而增强党报的责任感和公信力?2006年,《焦作日报》开设《党报热线》版,将原先分散式地做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