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一.风雅之诚与禅宗 “风雅之诚”是芭蕉俳谐艺术的精髓。关于“风雅”,郑民钦在《日本俳句史》里有这样一段描述:“‘风雅’源于储经》‘六义’之说,汉诗的这种分类影响到和歌,为《古今集》采用,把‘风雅’二字变成诗歌的代名词,成为艺术的同义语。《三册子》说:‘诗歌、连歌、俳谐共为风雅也。’  相似文献   

2.
庄子认为死亡是人生的一种回归形式,同时又强调生命至上。而这样一种乐死重生的生命哲学在沈从文的作品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沈从文一方面以“生命”为“信仰”,同时在面对死亡时却表现出一种超脱和淡泊的情致。因此,无论是庄子还是沈从文,对待生的执着和死的从容都体现出了超凡脱俗的睿智。  相似文献   

3.
生死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道”是其生死哲学的理论基础;“气化”是生死的本质,生死的变化其实是气的聚散;“善生善死”为庄子对待生死的态度,一方面要善待生命,使生命本性得以自然发挥,注重养生。另一方面,以旷达的心胸面对死亡,顺其自然。对生死的超脱为现实人生一切利害关系超脱的根本。在此基础上,庄子提出了理想的人生境界,超脱生死实现精神自由。庄子这种以生死相通来反观现实人生的哲学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泽厚的主体性包含好几层意思:第一是康德所赋予的意思;第二是类的主体;第三是在实践基础的主体;第四是主体性是历史的成果。这为刘再复的主体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刘再复将李泽厚的主体论通俗化,并应用于文学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生死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道"是其生死哲学的理论基础;"气化"是生死的本质,生死的变化其实是气的聚散;"善生善死"为庄子对待生死的态度,一方面要善待生命,使生命本性得以自然发挥,注重养生。另一方面,以旷达的心胸面对死亡,顺其自然。对生死的超脱为现实人生一切利害关系超脱的根本。在此基础上,庄子提出了理想的人生境界,超脱生死实现精神自由。庄子这种以生死相通来反观现实人生的哲学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该如何破解?庄子哲学以其前瞻性和深刻性给出了种种启示:庄子视名利如浮云,启示现代人放慢追名逐利的匆匆脚步;庄子追求返璞归真的心灵境界,启示现代人在浮躁喧嚣的社会竞争中寻找迷失的自我;庄子的自然观更启示人们去重新思考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相似文献   

7.
唐宋时期是芭蕉意象形成的关键与固化时期,出现了"雨打芭蕉""展蕉""败蕉"等特殊意象,其中"雨打芭蕉"多用于抒发流寓之人或女性的思念之情,成为客居他乡者常常借此怀念中原繁华的载体,这也是数百年来文学写作中最主要的芭蕉意象。芭蕉意象体现了古代人们基于植物的世界观,也明显地呈现为阴性和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8.
在比较中西的美学、诗学观念过程中,许多学人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认识,认为中国人对待自然是"天人合一"的态度,而西方人对待自然则是"天人对抗"的观念。由此观念出发,中国人对待"自然美"是一种"物我交融"的境界与追求,而西方人则是"征服"与"对抗"。对此观点,本文进行了辨析与反驳,认为不能简单地这样看待中西美学、诗学中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9.
《庄子》意象以其丰富性和深刻性,绵延于中国唐前文学之中。其不仅呈现出观念内涵上的增繁,而且也发生了物象上的变异。  相似文献   

10.
文学作品解读上的元素主义分析法实际上受制于实体化文学观,而实体化文学观的哲学根据是实体论思维,即在主客二分基础上将存在对象化为静态实体的思维。实体化文学观包括将文学本质实体化、将文学作品孤立化、将文学意义现成化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汪曾祺作品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思想,以及超时空的人生精义和心理蕴含,本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2.
"逍遥游"无疑是庄子的毕生追求.笔者以为悟得"物化"之意,才可达于"逍遥"之境,故"物化"是庄子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既涉及"万物与我为一"的内涵,又涉及庄子的生死观问题,深究其思想来源,可追溯到中国哲学的主要特点--天人合一思想.总之,"物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哲学概念.  相似文献   

13.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化的基本特征,表述的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传递了一种“天人合德”的精神,天不仅是自然秩序的代表,也是人间的秩序与价值的根源,人的“仁德”源于天的“生德”,所以天人能够合一,合的基础是德,合一的标志是在对天的体认中,觉解人的精神生命,而仁就是人的精神生命的最高境界,所以通过对人的“仁性”的把握,就可以体认这一超越的价值源头,臻于天人合一之境,在中国哲学中,仁对的把握,离不开对人的心灵心性的探讨,而传统的心性之学所传达的基本精神就是天与人,宇宙与人生,心性与天道的相互贯通。“天人合德”的精神气质决定了中国哲学必然走向一条内探求心性之路。  相似文献   

14.
董仲舒作为汉代今经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一位重要的论家,有着十分丰富的艺思想。他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艺理论命题,如“天人感应”、“天人合一”、“诗无达诂”、“美刺”等,都对后世的艺理论、美学及艺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汉代,儒学进一步强化对礼仪和天人之道的重视并推进,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西汉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发展模式.从“天人相分”到“天人相与”,董仲舒吸收了《春秋》中的“天道”思想并从“天人关系”进一步对汉代儒学进行梳理,尤其是在与汉武帝的《天人三策》中也体现了董仲舒向孔子“仁学”进一步靠拢  相似文献   

16.
庄子是我国道家著名的代表人物,他的哲学思想中蕴含着极其宝贵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研究。如终身教育的理念倡导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追求自由的学习观认为学习的目的是获得生活的能力,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人才观强调教育要顺应本性、宽容不苛;效法自然的美育观启发我们用美的眼光、美的情感审视我们生活的世界,从而发现美、创造美,获得自由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7.
人权与主权之统一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与主权的关系问题国内学者已较多论及.主要是针对西方学术界“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等观点展开,这为两权关系在实践中的正确对待打下理论基础。尽管如此,国际社会中仍然出现的频繁的侵犯主权、践踏人权的现象说明二者统一思想并没有得到较好贯彻。本文以它们的统一为题,通过对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对人权观形成的影响作比较,重申要客观、辩证地理解二者的统一,着重从促进这一思想的实际贯彻及其可操作性来论述。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与隐士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陶渊明身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相对发达的农业明是隐士存在的物质基础,切近自然的美学思想是隐士的精神依托,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是隐士精神的外显,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是隐士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9.
通过英美文学作品与中国文学作品的主题分析发现,英美文学主题,把人和自然的关系定位为回归自然与征服自然;而中国文学作品人和自然的关系为相互统一,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把握英美文学作品与中国文学作品的主题差异,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在新形势下建设和谐社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论老子天道观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审美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艳军 《太原大学学报》2010,11(1):38-40,47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核心,是中华传统审美文化的灵魂,而老子的天道观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之源头。"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审美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