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新制度主义分析视角,兼对《中国大学制度变革: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分析》一文分析,认为中国大学制度变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过程,对于变革进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应以长远观点视之。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2003年北大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为案例,以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制度构建理论为分析框架,揭示了我国大学制度变革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利益冲突和制度困境,并得出结论:2003年的北大改革虽然是一次不完全的制度变迁,却是中国大学自主权运动的一次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3.
2003年北大人事制度改革: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罗燕  叶赋桂 《教育学报》2005,1(6):14-22
本研究以2003年北大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为案例,以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制度构建理论为分析框架,揭示了我国大学制度变革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利益冲突和制度困境,并得出结论:认为2003年的北大改革虽然是一次不完全的制度变迁,却是中国大学自主权运动的一次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4.
大学制度要在本土文化的期待和继承中,把大学作为一个学术和精神共同体、有机体并推动其建设发展,只有在具体制度运行实践中不断地沉淀并提炼升华,才能在本土文化价值的环境中生生不息,最终形成人们广泛接受的基本制度理念,实现本土化的大学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推行的改革,从制度层面正式确立了以教授治校为具体形式的大学学术权力制度,进而开启了中国大学的现代化进程.从此次北大改革实践来看,大学学术权力的制度构建有必要在积极营造良性制度环境的条件下,从确立学者主导、民主管理的规则与规范体系,培植“学术为本”的大学文化—认知,建立独立、权威的学术权力机构,到建构学术主导型的资源配置机制和组织行动逻辑等方面协同行动,需要通过专家型大学校长和学者群体等关键制度性能动者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学术权力从观念形态向制度实践的升华.  相似文献   

6.
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对于美国大学学术繁荣和高等教育发展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有其局限性,因此目前很多学者呼吁改革终身教职制度。终身教职的产生、发展及改革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新公共管理改革的背景下,终身教职制度受到多方面的批评,美国大学在各种内外力量的推动下,纷纷推出了终身教职制度改革的措施或替代方案,这也许预示着未来终身教职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从经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角度来看,高校行政化是因组织同形、强制同形、文化—认知同形、规范同形、利益驱动等原因而生成的,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有必要协调高校内外部环境中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通过建立学术化组织场域、实施教育家办学、重塑大学精神、建立健全大学章程,对高校进行制度上的救赎,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钱穆先生提出的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大学进程中出现的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的偏颇,以及大学制度改革的着力点的分析,联系我国大学现状,概括介绍了对现实改革有价值的启示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9.
大学教师评价制度是对大学教师学术活动及相关工作的一种价值判断体系,多元化是其良性运行的合理基础。目前大学教师评价的制度同形削弱了评价的激励作用,也损害了大学社会功能的发挥。因此,需建立差异化的大学分类评估制度,引导大学合理定位;实行分权治理,调整集中型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改变评价的单向性,使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由垄断走向共建。  相似文献   

10.
组织场域的逻辑变迁带来中国大学组织结构的变化,去行政化正是这种变化的结果。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政府规制性力量下的同构逻辑使大学组织逐渐形成行政化体系;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积淀逻辑与同构逻辑整合,使大学组织行政关系泛化;深入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后,文化-认知逻辑逐渐侵蚀积淀逻辑,人们试图用去行政化改变大学组织的制度结构。  相似文献   

11.
大学行政化问题是近年来最受社会关注的大学问题之一.该问题的凸现,从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关系的视角来看,可以说是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趋向分离而出现不协调发展的一种反映,这与我们在理论上对两者的差异性认识不足直接相关.因此,本文从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在西方大学发展史上的演变关系入手,揭示了两者在市场环境中逐渐疏离的发展趋势,并从理论上进行了解释.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我国大学行政化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如何"去行政化"给出了自己的解读,以期对未来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思路与方向的调整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考试改革透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是在高考基础上进行自主选拔、综合评价、降分录取的招生模式,它适应了建设一流大学和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为全面发展或具有特长的考生提供了更多的入学选择机会。两校自主选拔竞争激烈,招生范围逐年扩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操作复杂、成本高、忽视弱势阶层考生、特长生优势不显著等不足,需要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其选拔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来看,外部环境的诉求是引发地方高校制度创新的原动力。当前,地方高校遭遇制度创新的困境,主要原因是制度逻辑规约着教师的行为选择,束缚了社会的价值判断。未来地方高校制度创新的出路,在于发挥政府的应有作为,着力改善地方高校制度变革的外部环境因素;在于培育学校内部共同的文化认知,促使每一位教师成为制度变革的参与力量。  相似文献   

14.
探讨北京大学的一些改革举措给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带来的启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必须找准突破口;引入竞争机制,特别是外部竞争机制;应加强同行评议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改革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措施来确保其公正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研究的新制度主义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多学科研究方法可能是高等教育学独特的研究方法的话,那么,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工具或研究视角开展高等教育研究,以推动和促进高等教育学自身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既有意义也有必要。新制度主义作为当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具活力的理论流派之一,有其独特的对制度变迁等问题的解释逻辑。在对高校办学趋同化现象的分析中,新制度主义提供的合法性机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学与皖人有缘。皖人马其昶、姚永朴等任京师大学堂教习,陈独秀长北大文科,胡适、王星拱执教北大。作为文科学长陈独秀革新北大学风,改革北大学科设置,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相似文献   

17.
北大精神的根基是“士志于道,明道济世”。在这个根基之上,北大精神生长出多样性的苗,其生成方式是学人在弘道与变道的精神推动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自主地进行中西融合。  相似文献   

18.
江隆基曾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在北京大学工作期间,江隆基坚持党的领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与非党干部的合作,增进师生员工的团结;完成教学改革,建立新的教学制度和教学秩序;继承和发扬北大的优良学风,开展科学研究;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北京大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20-70年代的50余年里,世纪伟人毛泽东和声名远播的北京大学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为筹组湖南青年学生留法勤工俭学,毛泽东去京参加了北京大学的各种研究会,与众多名流学者有较多的交往和交流;在中年、晚年时期,他又多次去信,给予北京大学特别的关心、关注。毛泽东与北京大学所发生的故事,已经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值得特别书写与铭记的篇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