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赵进良 《成才之路》2012,(16):36-37
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中职语文能提高中职学生的全面素质。因此,语文实践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素质。在当代社会中,中职生还要面对与日俱增的压力,为此教师应将挫折教育渗透到中职语文实践教学中。文章首先探讨了中职语文实践教学中抗挫折教育的内涵,然后具体论述了我国中职语文实践教学中的抗挫折学习的现状,最后尝试建立了中职语文抗挫折教育体系的总体过程。  相似文献   

2.
语文中的审美教育对人类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提高人类文明与素质的有效手段之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促进职业能力综合发展意义重大。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审美素养进行培养,使其成为具有语文审美素养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3.
人格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大力开展人格教育,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的高素质劳动者,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探索研究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已成为每一位中职语文教师关注的重要课题。一、发挥中职语文人格教育功能的意义语文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主干课程之一,在中职课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发挥好中职语文的功能,不仅可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学科目标,为学生确立学习专业基础课、技能课的…  相似文献   

4.
中职学校因其职业教育的特点使得其语文教学与普通中学的语文教学有所区别,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中职教育及其学生所学专业特点等进行相应的改革,使其突出专业特点,实现职业教育的目的。本文从中职语文教育的专业特点入手,在分析中职语文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中职语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徐森 《职教通讯》2015,(33):42-44
语文学科是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一些现实困境,以赏识教育为切入点,从赏识教育的内涵、赏识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赏识教育的实施策略等方面,为中职语文教学提供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富民 《西北职教》2009,(10):27-27
中等职业教育是为国家培养有文化有技能较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服务。语文是中职课程设置中主修科目,学习语文既能为中职学生学习技能打下文化基础,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然而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沿袭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形式,致使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应往往不那么如人意,语文训练基本上脱离了生活。改革开放以来,在蓬勃的语文教学改革中联系生活、切近生活成了一种趋势,尤其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也出现了一片新天地。教材的编写能逐步结合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和技能紧缺人才专业培养的实际需要,本着以“实用为主,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学生以及学校对语文阅读教学都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导致中职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有待提升。国内对中等职业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偏少或偏浅,且大部分中等职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一种自我探索、不断尝试的阶段。对此,教师应积极探究我国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深入分析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以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就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宗旨进行了简要阐述,接着分析了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中职学校进行语文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主要策略,旨在全面提升中职语文教学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李弟宝 《文教资料》2010,(31):56-57
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中职学生的语文素质不仅影响着他们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影响。随着中等职教课程改革的深入,中职语文在中职课程体系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中职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中职语文在中职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摸索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的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学生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可见,中职语文课程在学生所学的知识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时代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忽视中职语文教学,中职语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改善。本文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阐述了目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教学的方法和措施,希望以此引起重视和关注,促进中职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缺乏教育特点的问题,分别从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以及中职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等多方面着手努力,对于如何改善这一现状提出相关建议,指出富有特色教育的中职语文教育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现如今,中等职业院校正在不断地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出了很多的职业技工人才,但是,很多中等职业院校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忽略了对于学生基础学科的教育。语文教育教学在中职教育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中职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都有一定的影响,在学生的人生道路上具有重要作用。中等职业院校为了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技工人才,就必须重视中职语文教育,并且要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语文教育中,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引导学生感知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语文教育课程自身具备的特性,决定了其生命教育的固有优势。中职语文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要注意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通过课堂教学启迪学生的生命意识,通过语文课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  相似文献   

14.
中等职业教育中,文化课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学校更关注专业课的开设,对文化课重视度不够,学生也疏于文化课学习。这导致了中职的语文教学中存在学校重视不够、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等问题。因此,重塑教学理念,探索教育教法对中职语文教师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钟鸿雁 《考试周刊》2010,(45):12-13
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任教十余年来,我教授过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最近几年用的有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的《语文》(基础版)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范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我感觉到,中职语文教材经过数次修订,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灵活,越来越体现中职教育的特点,但美中不足的是课文不够用。或者说,每册课本的30篇文章不能满足教师教学生读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6.
周波 《文教资料》2010,(26):60-61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工具学科。中职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好语文基本技能,而且要在语文学科里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为了适应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以便更为有效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体现出语文教学的人文主义精神,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体现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改革理念.做到典范性、时代性和实用性的高度统一.突出职教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无淘汰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基础弱、主动性差,中职语文教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转变教师角色,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依据学生的特点,构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采取有效而新颖的教学方法,进行参与式教学,把课堂交给学生;开放语文教学的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时代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应该是复合型教师。本文主要就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问题进行了论述:首先,语文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其次,语文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最后,语文教师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能完成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感化育人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中职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充分考虑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水平、特点,利用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使学生积极接受语文学科教学的影响。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心理素质的培养、个性的健全、思维能力的锻炼和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相互渗透,让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获得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0.
一、中职语文教学与人文教学的关系概述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中职学校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中职语文人文性的功能,而这一功能的存在又是人文教育的一大特质,从这一点上来说,中职语文教学与人文教学有着一定的共通之处。首先,从外延来看,人文教育的外延范围要比中职语文教育的外延范围大,中职语文教学是人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语文教育本身具有工具性特点,中职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学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