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前沿观点     
《广西教育》2013,(8):30-30
基于双重属性的"过程与方法"的建议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朱彩兰在《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11期上撰文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系。其中,"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目标区别于传统课程目标的重要标志,因为它具有过程性和结果性的双重属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追求卓越教育与素质教育:一些理论的探讨与东方的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西方社会关于“卓越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要领有很大差别,本文比较教育的角度对它们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基础教育加上美国的高等教育就是世界上最理想的教育" 这句在教育界影响很大的说法,表达了一个非常美好的设想。论者以自信的口吻肯定了我国基础教育的扎实和美国高等教育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突出。然而这个“世界上最理想”的教育模式却掩盖着一个重大的教育缺陷,人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不能到了大学才培养的。  相似文献   

4.
观点     
《河南教育》2008,(4):1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坚持以素质教育的理念指导高中教育教学,加强和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勇气,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必然会成为进一步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的重要推动力,为广大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成长基础。  相似文献   

5.
《新教育(吉林)》2007,(3):63-63
洪明在《教育学报》2007年第一期撰文指出,批判“课堂主渠道”观点的实质,就是要否定学校教育在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否定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中依然起着主渠道作用;它是当前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过火”现象中的典型事例,非常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观点     
《教育科学论坛》2010,(5):80-80
劳凯声:中国教育的问题是公立学校的问题 劳凯声认为,中国教育在历经30年左右的改革和发展之后.现正面对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以社会公平为基本特征的矛盾。这些矛盾从根本上说都关系到公立学校.关系到公立学校近年来的发展与变化.因此解决这些矛盾的关键也在于公立学校。  相似文献   

7.
观点     
《福建教育》2008,(3):2
【教育是第一民生】朱永新在2008年1月25日的教育在线网上撰文指出,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问题,把学有所教的教育问题放在民生问题的第一位。这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重要亮点。教育是第一民生,要求我们:一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二要大力推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8.
观点     
《福建教育》2007,(12):4-4
【学科带头人要真正发挥引领作用】北京教育学院郭世安撰文指出,学科带头人不仅仅是荣誉,更意味着责任和义务,其作用应突出表现在“引领”和“示范”上。第一,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学科领域带头人。能够关注国际教育、国内教育的发展,关注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的发展,重点应了解和掌握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本学科领域的教科研发展。第二,要成为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人。学科带头人要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进程,积极探索和总结新课程改革的经验,敢于战胜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困难,朝着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方向不断前进。第三,要成为教育创新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带头人。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不仅是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9.
孙杰 《辽宁教育》2004,(6):12-12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已经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今天,我们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有的理论工作者提出异议,认为没有必要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之外再提什么素质教育。为此,我们必须要弄清两者的本质区别和内在联系。一、全面发展是一种社  相似文献   

10.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把素质教育分成三个层面研究:一是宏观层面(社会层面),二是中观层面(教育部门层面),三是微观层面(教学层面),从三个不同的层面探讨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观点集锦     
《教育情报参考》2006,(7):52-52
从“工具性教育”到“生命化教育”:让教育为生命而存在,课程改革应突破文化阻隔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冯建军认为,教育是生命发展的需要,“成全”生命是教育的根本使命。但“工具性教育”偏离了生命的原点,陷入了功利之中。这种教育,被重视的只是教育的工具价值,被看好的只是教育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个人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2.
王庆芳 《宁夏教育》2002,(10):62-62
从思想道德素质上看,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其思想品德关系十分密切,高尚的道德一般都是良好道德品质与健康的心理和融合。  相似文献   

13.
前沿观点     
《广西教育》2012,(32):31
教育新活力有赖于转型发展江苏省如东县教育局局长唐国均在5月3日《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认为,教改不理想的原因很多,但是从教育者的角度看,可能有一个原因,就是更多地只想着教育自身的事情,尤其是那些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事情,比如抓质量、抓特色、抓队伍等,而忽略了技术性之外的东西。比如教育的对象,由于不顾人的发展需求,学生负担多了、个性少了;比如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变革的关系,所培养的对象不能为社会所需要。正如经济发展一样,教育发展也亟待实现转型。唐国均建议,今后应  相似文献   

14.
观点     
《教育科学论坛》2012,(8):80-80
王北生:教育学应坚持“三维一体”的立场教育学应坚持“三维一体”的立场。一是教育学立场的“原点·基础”:人之生存与发展;二是教育学立场的“指向·目的”:具体生命与自觉;三是教育学立场的“方式·方法”:生命实践与律动。这三个方面紧密相连,相互支撑,三维一体,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5.
观点     
正跨学科技能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石郑钢在《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年第5期撰文指出,在2007年启动的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中,英国北爱尔兰地区教育部门规定,跨学科技能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石,所有的课程都应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技能。跨学科技能主要包括交流技能、使用数学的技能和使用信息与技术的技能。跨学科技能的提出主要基于未来社会的变革要求,是为了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6.
17.
观点     
实施创业教育重在改变观念,高职教育存在“本科压缩饼干”现象,“评软不评硬,评动不评静”,中职教育的基础性应把握的四个方面,专业与课程改革需要思考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8.
19.
观点     
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应该整合;要打破职业教育的性别壁垒;语教育不应纯粹是一门工具课;知识转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实质是教育如何回归生活;教育应该扮演增进社会平等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是人类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人文教育却出现了被忽视、被遗忘的现象,这是不利于人类和谐进步的.人文教育是培育人文精神,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本教育力量.我国教育要实现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目的,就必须对人文教育进行合理的价值定位,并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和改善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