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明是某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的学生,他的目标就是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可是他进入高三以后,成绩十分不稳,月考、模拟考有时位居年级前几名,有时却又落到年级的三十几名,为此,小明对自己的考试频频“失手”很是苦恼,心烦意乱,无法静下心来复习迎考。  相似文献   

2.
《小读者》2012,(7):40-41
小明是初一的学生,人挺聪明的。接受能力也强,可就是考试成绩很不稳定,平时成绩总是班上的前几名,可一到考试就失败。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像小明这样的学生考试“失手”的情况,明明很熟悉的知识、会做的题但在考场上记不起来或做错了,事后懊悔不已。  相似文献   

3.
刘志迪 《成才之路》2011,(28):97-I0014
心理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给小小的缝衣针穿线的时候,你越是全神贯注地努力,线越不容易穿入。在科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为“目的颤抖”,目的性越强就越不容易成功。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给小小的缝衣针穿线的时候,你越是全神贯注地努力,线越不容易穿入。在科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目的颤抖”,即目的性越强越不容易成功。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并不鲜见。张师傅是一名杂技演员,脚耍大缸已有多年,可谓驾轻就熟。因为年龄偏大,他决定改行。在告别舞台演出的那天晚上,他把亲戚朋友都请来观看。亲友团为表心意,有的拉起标语,有的举起小旗,有的送上花篮……场面十分热烈。然而,正当人们为他精湛的技艺喝彩时,他却“失手”了:因一脚蹬偏,偌大的瓷缸重重地砸在鼻梁上,他当场昏了过去。事后有人问他:“凭…  相似文献   

5.
离高考越来越近,不少考生也越来越紧张,沉重的压力让许多考生郁积了不少“心结”。这些高考“心结”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考生的复习备考和考场发挥。因此,考生要尽早调整自己的状态,解开“心结”。拒绝“舌尖现象”在平时的学习或考试中,有时会出现这种现象,一些很容易的题目,答案似乎就在脑海中盘旋,呼之欲出,但就是写不出来,心理学家称之为“舌尖现象”。很多考生一定都遇到过这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在回忆信息的过程中出现了暂时性的遗忘。这种出现在学习或考试中的“舌尖现象”常会影响到考生的情绪和信心,所以必须避…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 验:在给小小的缝衣针穿线的时候, 你越是全神贯注地努力,线越不容 易穿入。在科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之 为“目的颤抖”,意思是目的性越强 就越不容易成功。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 在给小小的缝衣针穿线的时候, 越是全神贯注,线越不容易穿入。在心理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为“目的颤抖”,即目的性越强就越不容易成功。张师傅是一名杂技演员,脚耍大缸已有多年,可谓驾轻就熟。因为年龄偏大,他决定改行。在告别舞台演出的那天晚上,他把亲戚、朋友都请来观看。亲戚、朋友为表心意,有的拉起标语, 有的举起小旗,有的送上花篮……场面十分热烈。  相似文献   

8.
绝食背后     
小明,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正准备学一种乐器。按照小明自己的兴趣,他想学小提琴,然而父母极力要求小明学钢琴。经过数次争论,双方都不愿作出让步。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小明绝食了,“不让我学小提琴,我就不吃饭”,他希望借由这种极端方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一开始,父母只说“孩子饿了,自然会吃饭”,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继续反对小明学小提琴,且常有责骂、抱怨之词。可谁知道,小明偏偏肚子争气,硬是顶着一个星期没吃饭。  相似文献   

9.
有时候,许多同学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一个月过去了,我的水平仍然没有显著的提高?其实,这是复习中的“高原现象”在做怪。越到了复习的后阶段,这种停步不前的状况会更明显。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作“高原现象”。  相似文献   

10.
本文“现象”中的“小明”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所产生的困惑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这些“问题”与“困惑”直接促使笔者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进行建设性的思考,因为评价对解决小明的问题、解除小明的困惑所能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现象:“上网探古树,到实地看古树,请专家谈古树”,这几天老师经常肯定班内一个研究小组从不同的渠道研究当地古树的做法,小明从老师的反复表扬中似乎领悟到什么。小明所在的研究小组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尽管小明心里非常高兴,但小明觉得自己是在沾小组的“光”,因为自己没有任何一点进步。思…  相似文献   

11.
弟弟夫妇去外地探亲。临走时把侄儿小明交给我照应两天。小明小学二年级了。他上学去的路线挺复杂,要拐好几条小巷子,所以一直是由家人接送。他自己不敢一人走,说是不认识路。这样,他的爸爸妈妈也愈发不放心让小明自己走。我接送小明的第一天,就明确告诉他:“今天你必须自己记好路,明天大伯伯单位有事,不能接送你。”他怯怯地看着我,然后就皱起眉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我问:“你是不是个小男子汉?”他犹豫了一会,点了点头。我笑道:“既然是个小男子汉,明天开始就自己上学吧!”第二天他上学,我是悄悄跟着他的。他很顺利地就走到了学校。第…  相似文献   

12.
李女士(化名)的儿子小明(化名),今年11岁,在一所小学读五年级,喜欢玩电脑。李女士也知道自己的孩子上网一般是玩游戏或聊天。今年2月,小明向她借身份证,李女士很奇怪,要身份证干什么?小明支支吾吾,死活不说。李女士为了弄清原因,动员全家人做儿子的工作。在强大的思想攻势下,小  相似文献   

13.
在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经历:路上遇到一位儿时的同学,感到面熟,但他的名字就在自己的“舌尖上”却说不出来。在学习中,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的考试中,有时也会出现这种现象,一些很容易的题目,答案就在嘴边盘旋,但就是写不出来。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舌尖现象”。这种现象大多数人都遇到过,是一种  相似文献   

14.
笑口常开     
说法不同小军和小明都说自己游泳快,大家建议他们比一比。后来有人问小明结果如何?小明说:“我得了第二名。”“那么小军呢?”“他是倒数第二。”不是天生的同学甲:“你为什么这么聪明?”同学乙:“不知道。”同学甲:“是不是天生的?”同学乙:“不是,我是我妈妈生的。”自己骗自  相似文献   

15.
小明读五年级,学习成绩平平,父母发现他学习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一天晚上,父母都快要睡觉了,可小明屋里还亮着,爸爸敲开房门,说:“小明,该睡觉了,要不明天起不来。”“爸,过两天我们班测验,我得看看书。”小明说道。“你这孩子,平时放学,看不到你的影子,这倒好,要考试了就来临时抱佛脚。”测验结果出来了,小明考得很不理想,他自己心里纳闷:“我玩的时候很尽兴,读书的时候还开夜车,为什么考试的时候老是这个不懂,那个也不明白呢?”学习如果没有计划,就会陷入一种茫然无绪的状态中,既浪费了时间,又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案例】小明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天放学回家,父母为他精心准备了晚饭,他尝了尝不合胃口,便大发雷霆,闹着让父母陪他去饭店。父母只好带着爱子来到一家高级餐厅,小明自己点了几个菜,而父母则心甘情愿地充当了"陪吃"的角色。【分析与思考】案例中小明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任性行为。任性是一种不顾一切地实现个人愿望的强烈要求,这种要求完全不考虑他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常常不顾及后果。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孩子走出任性的误区,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心  相似文献   

17.
潘源是初三毕业班的学生,人挺聪明的,接受能力也强,可就是考试成绩很不稳定,月考、模拟考有时候成绩是班上的前几名,可下一次考试又掉到了班上的倒数几名,真是大起大落。为此,潘源很是苦恼。  相似文献   

18.
燕燕 《小读者》2012,(Z1):40-41
小明是初一的学生,人挺聪明的,接受能力也强,可就是考试成绩很不稳定,平时成绩总是班上的前几名,可一到考试就失败。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像小明这样的学生考试"失手"的情况,明明很熟悉的知识、会做的题但在考场上记不起来或做错了,事后懊悔不已。这是什么原因呢?先跟大家讲两个小故事也许会对大家有所启发。故事一:历史老师老胡爱好广泛,尤其是收藏古董,简直着了迷。  相似文献   

19.
乐翻天     
数学课上 一天,班主任问一年级的新生:“你们谁学过数学呀?”小明高高地举起了手。 然后,老师问他:“3的后面是几呀?”小明回答说:“是4。”老师接着问:“9的后面是几呀?”小明说:“是10。”老师夸奖了一番,最后问小明:“10的后面是几呀?”小明说:“是‘J’  相似文献   

20.
学生小郭, 女,18 岁, 高三,理科生,成绩在年级200名左右 (全年级980名理科生).有时候200名以内,有时候200名以外,上一次是年级300多名.母亲陪读.该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有时候觉得周围同学都不喜欢她,甚至还在背后议论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