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梁桂 《广西教育》2004,(1B):24-25
“愤”“悱”源于孔子的《述而》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当学生学习时,不到苦思不解要求解答的时候,我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中有了体会想说而又说不出口的时候,我不去启发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实质就是恰到火候的启发,它要求教师不能坐等学生的“愤”“悱”,而是要充分调动  相似文献   

2.
谈“愤、悱”情境的创设河南鹤壁二中(458000)陈林在生物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有力措施。而启发式教学的最关键、最典型的方法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创设“愤、悱”情境。“愤”和...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意思是,老师教学要得法:不到学生因愤激而决心努力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时候,不  相似文献   

4.
孔子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一堂课中,我们应该适当地创设一些“愤”“、悱”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动机,促使学生的思维从被动转为主动。  相似文献   

5.
教学情境是一种情境交融的氛围,一种有形与无形组成的“教学情意场”。为此,教师积极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创设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情境有哪些途径呢?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也强调指出:从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培养“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小学数学要想落实素质教育,使学生主动发展,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内动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要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提供诱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也已经被广大教师所熟知和认可,但落实情况呢?实际课堂教学行为呢?这些都值得我们教学工作者去观察、深思,反思。本文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出几点管见,以期更多的教师来关注,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中的情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起端,把教学情境比喻为学习活动的发动机,正所谓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现就如何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构建学生有效性学习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有了“兴趣”这位良师,他的知觉就清晰而明确,思维就精细而敏锐,记忆就深刻而持久,意志就坚韧而顽强;在学习上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兴趣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是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发展思维,激发主动学习的原动力。情景是兴趣产生的土壤。因此,教师应根据新授知识的不同,学生能力的差异,科学地安排教学活动,善于把握时机,激发学生兴趣,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为此,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的一种策略,是落实新课程、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一道靓丽风景。  相似文献   

11.
情境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直观的场景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创造课堂活跃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一种教法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2.
高一第十一单元“The sounds of the world”介绍了各类音乐的历史、派别、风格以及音乐家和代表作品,例如布鲁斯、爵士乐、摇滚乐、希荷普、说唱乐、拉丁音乐和美国乡村音乐等。现在大多数学生喜欢音乐多已达到了“cannot live without it”的程度,一边做作业一边还戴着耳机听音乐(据说这样的学习效率会更高)。所以上这样的阅读课,学生已是“跃跃欲听/唱”了。  相似文献   

13.
魏文通 《甘肃教育》2008,(12):45-45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拓他们的思维,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活动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使教学过程简单化,而应在学生可按受的基础上,想方设法使他们对要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主动地进入角色,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4.
要想学生学好数学,就必须使学生喜欢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愉悦的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到欢乐。 我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抓住小学生喜欢故  相似文献   

15.
16.
现在的新课程教育理念不主张问学生“你懂了吗?”而是问学生“你学会了吗?”因此如何提高45分钟的效益是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课题.教学生学会学习,喜欢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可以是一则故事、一段数学史料、一个游戏、一次数学实验、一个实际问题、一个历史数学问题,也可以是一种类比关系等等.尽管  相似文献   

17.
教学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教学内容深深触及学生的心灵,诱导学生把学习新知的压力变成探求新知的动力,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丰富的想象,以及创造性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探索获得知识。"恰当地创设乐学情境,不断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9.
周培荣 《教师》2010,(10):92-93
教学实践表明:兴趣是一种行为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最实际、最直接的动力.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创设情境能有效地克服了“注入式”“填鸭式”“满堂灌”教学的各种弊端,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那么,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呢?下面我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为此,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的一种策略,是落实新课程、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一道靓丽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