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教育》2007,(4):13-13
余干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较差,1994年以前危房比例高达58%。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余干县积极抓住第一、二期“义教工程”和世行贷款、98救灾专款、农村寄宿制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在全县范围掀起了危方改造的高潮。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记者晓月)新学期开初,江西师范大学举行“师范生农村中学支教实习工程”出征仪式,来自该校11个专业的首批84名师范专业学生,将赴万年县、广丰县、余干县、兴国县等四个县的七所中学支教实习。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精神,缓解当前农村中学师资短缺现状,为农村中学输送一支整体素质较高,充满朝气活力的青年教师队伍,有力地推动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我省将实施“师范生农村中学支教实习工程”。我省把启动支教实习将融农村中学师资问题与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于一体,…  相似文献   

3.
余干县海尔希望学校是在原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同志的亲切关怀下,由山东省青岛市委市政府、海尔集团、鲁南地质勘察院、里能集团、余干县委县政府等单位筹资兴建而成的寄宿制公办学校.  相似文献   

4.
余干县是百万人口大县,近年来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2005年顺利实现"普九",2007年代表江西省接受国家"两基"验收,2008年被评为上饶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5.
到2006年,投资10亿多元在全市范围新、改、扩进农村中小学423所。到2007年,成都市将建成50个"教育强乡(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加强农村教育工作,主要措施是实施"五大"工程--农民教育与培训工程、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帮困助学工程、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和教育强乡(镇)工程。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是集分析、综合、概括、类比、归纳、推理等多种能力为一体的学科.对我们农村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还是有限的,学好小学数学必须要借助大量的直观素材和物象.无疑"农远工程"给我们农村学校提供了这方面的优质条件.我们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如何用好这一教育资源,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数学教学专业水平,已成为当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趋势.在以"农远工程"为契机的背景下,我们要如何促进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呢?  相似文献   

7.
实施"一网两工程"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战略举措,大力实施职业教育"一网两工程",努力增强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取得了初步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进农村城镇化战略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在新的历史时期,电大教育应按照"发展开放教育、强化职业教育、拓展技能培训"的思路,深入农村社区普及高等教育,为农村社会和谐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作为国家主持实施的一项工程,大大提高了农村广播电视网络覆盖率,但是其传递的节目内容不能真正满足农民的需求;工程存在传播节目套数少、内容针对性不强、涉农栏目比例小以及农村有线广播萎缩等问题.要提高"村村通"工程的传播质量,必须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合理配置资源,增加对农节目数量,提供农民喜闻乐见的节目内容,提高广播覆盖率,增加节目的服务性.  相似文献   

10.
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全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人才资源严重匮乏,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农村村一级骨干中,受过相当于高等教育的生产技术人员寥寥无几.因此,为农村培养较高素质的人才成为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首要任务.为此,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黑龙江省"村村大学生(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11.
曾经红红火火的邵阳"十百千万工程"如今已偃旗息鼓了.其兴衰的原因在哪里,它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又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本文就上述问题作一些探讨,以期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农村学校优质资源匮乏、师资队伍素质不高、教学手段单一落后等问题,是直接影响农村教育发展均衡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充分利用和发挥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支持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是目前条件下实现尽快缓解上述问题的一项有效而便捷的措施.本文围绕如何通过"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构建实施这一工程的目标体系及其领导机制、保障机制、培训机制的"一个体系、三个机制"的模式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实施这一模式的具体做法.同时,本文还就如何通过加强科研指导、整合开发资源等措施,促进"送优质资源下乡"活动的深入开展,作了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3.
农民的教育和农村人才的培养问题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中的核心和关键问题.辽宁省、河北省保定市及山东省微山县等地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逐步解决农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科技人才的选拔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养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国家和各级政府要像花巨资兴建高速公路那样来实施农村高等人才工程战略,这将打造农业现代化的一条"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4.
"农远工程"教育资源应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计划从2003年到2007年,利用五年左右时间在全国农村中小学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农远工程"建设完工后,要使工程发挥应有的效益,重点在于教育资源的有效应用。只有了解工程所提供的教育资源的呈现形式、资源特点及应用流程,探讨有效应用策略及应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并且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使已建工程发挥出应有效益,并为在建和拟建"农远工程"项目的单位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农村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国家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中小学校的比重很大,很大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都在农村.因此,重视农村教育发展、关注农村教育现状,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刻不容缓的重任.在农村教育中,农村教师问题、农村学生问题、农村学校问题,被称为教育"三农"问题.当前我国教育"三农"问题较为突出,下面就此话题和大家交流研讨.  相似文献   

16.
宿迁市是个农业大市,74.5%的人口在农村,经济欠发达,全市人均GDP,特别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255元)远远低于江苏全省"九五"末的平均水平.如果就农业搞农业,就农村发展农村,就农民致富农民,跳不出"三农"的圈子,农民的收入就难以提高.因此宿迁要全面建设小康,关键是把农村过重的人口负担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而每年相当数量的初、高中落榜生回乡,加入到富余劳动力的队伍中,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实施"两后双百"工程(对初、高中落榜生实行100%职业技术培训和适龄人员100%转移输出)是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是"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重要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模式,能进一步巩固小学教育地位,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使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教育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与农村职业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广大农村全面建设小康会,关键就是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即"三农"问题.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在"三农"问题背景下审视自身新的内涵,从而在建设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化建设以及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伴随"两基"攻坚工程,国家在西部农村开始推行中小学寄宿制教育,目的是为贫困、偏远农村的孩子创造一个基本的教育条件,解决农村孩子没钱上学、路远没法上学、没好学校上的问题,让他们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最大限度地遏制学生失学。这一工程实施以来,已经显示出了显著的教育效应和民生效应,被人民群众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新生事物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寄宿制在实施的进程中也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实施寄宿制后相应产生的饮食、就医、安全等管理问题,比如学生寄宿后家长、社会把教育责任一股脑儿地推给学校、学校不堪重负等问题,比如对贫困学生资助标准不高、力度不大的现实与贫困学生的就学成本增大而相伴产生的失学隐患之间的矛盾等,都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认真研究,不断探索,在政策层面、实践层面提出解决的建议与策略,以促进这项惠民工程最大化地利民、利国,最大化地让农村孩子得到实惠。本期"热点话题"讨论的初衷也正是在这里。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我国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江苏要实现"两个率先",难点在宿迁.宿迁是个农业大市,74.5%的人口在农村,经济欠发达,从经济指标来看,现在全市人均GDP,特别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 255元),远远低于全省"九五"末的平均水平.如果就农业搞农业,就农村发展农村,就农民致富农民,跳不出"三农"原有的圈子,农民的收入就难以提高.宿迁要全面建设小康,不拖全省的后腿,关键是把农村过重的人口负担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焦点是每年又有相当数量的初高中落榜生回乡,加入到富余劳动力的队伍中.2003年,我们认真贯彻省委领导关于转变教育观念,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致富服务的指示精神,按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在有关部门配合下,充分发挥教育的主体作用,实施"两后双百"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果.实践证明,这是培训转移农村新生劳动力,扶持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