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转变学习方式 ,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即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建立探索性学习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是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努力使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养”完整的、和谐的人。中学语文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3.
1素质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素质教育中的重点内容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中学生物学科中,通过何种教学过程或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教学改革的实践能明确回答这个问题: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发展教育事业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素质。以德育为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改革的主攻方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我们可以称之为创新教育。在这里我们试讨论一下创新教育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始于“问题”,提出新问题或者从新的角度思考老问题,往往会导致新的发现与突破。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也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6.
曾诚 《成人教育》2004,(11):34-35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重发现,重过程,重主体,重实践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着眼于提高学生创造性学习,注重提高问题的探究能力,注重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和亲自实践来获取知识,旨在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潜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人的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以创新精神为基础的,没有了创新精神便没有人的一切创新活动,这就需要我们的基础教育要特别注意培养我国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其主要目标在于学生主动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本文对我国青少年创新精神的现状以及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特点、目标、理论基础、学习模式以及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等几方面阐述了对我国青少年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程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学生具体的探究活动来实现.实验探究是化学教学中最常见、最主要的探究活动,巧妙设计实验过程,对培养、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会产生很大的作用.以下就谈谈本人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一些做法.一、培养学生提出实验问题的能力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在化学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89):84-8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一部分,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强调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培养数学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践体验式学习进行探究和分析,希望能够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突出的特征是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与以往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它强调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性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基于问题解决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主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有知识和技能发展的人,而且是具有合作意识和科学创新实践能力的人。《英语课程标准》主张基础教育阶段要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在很多不确定性的情境中能自行提出问题并创造性的着手解决问题的人。研究性学习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是探索未知领域的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13.
问题是学生面对未知领域而产生的疑问。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钥匙,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培养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陈卫超 《科学教育》2004,10(3):47-49
二期课改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文就如何以研究型课程为载体,通过指导学生的课题研究,从而推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培养他们信息应用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同时.一些研究性的学习活动更能够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上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它通过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就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钱兵 《考试周刊》2008,(50):187-188
新课程特别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学生具体的探究活动来实现。因此,科学探究成为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实验探究是指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它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发展学生发现和提出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猜想与假设能力、化学实验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最根本的任务。然而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能够不断提高自我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理想的教学模式之一是研究性学习。本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白艳丽 《宁夏教育》2009,(10):70-70
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对当今教师提出的迫切的要求。如何适应时代需求,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英语课标中要求以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教师的劳动不再是机械地讲授知识,照本宣科地演绎教材,而应该努力探索最好的教学方法和最有效的教学模式,保证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和探索中,笔者深刻体会到研究性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自主、互助、合作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和发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为了适应新世纪对学校教改的迫切要求,教育部在2001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中提出了研究性学习,并将其纳入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