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潮效应” 海水因天体的引力而涌起,引力大则出现大潮,引力小则出现小潮,引力过弱则无潮。此乃“海潮效应”。学校与优秀教师的关系也是这样。学校管理者要在“感情留人、政策留人、事业留人”的前提下,深化教师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人事分配制度,坚持“以能定级,  相似文献   

2.
章立早 《师道》2002,(11):53-54
一、海潮效应海水因天体的吸引力而涌起,吸引力大则出现大潮,吸引力小则出现小潮,吸引力过弱则无潮,人们将此自然现象称之为“海潮效应”。众所周知,办好学校的关键之一是要有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随着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证制度和各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度,将促使教师的流动。依据海潮效应,学校吸引力大,就容易吸引德才兼备的教师加盟;学校吸引力小,则难以吸引德才兼备的教师加盟。现在,许多学校领导通过“待遇”、“感情”和“事业”三个方面来吸引德才兼备的教师。但有必要提醒的是,在这三个方面中最具吸引力的是“事业”。毫…  相似文献   

3.
章立早 《教书育人》2002,(12):32-33
一、“海潮效应”。海水因天体的吸引力而涌起,吸引力大则出现大潮,吸引力小则出现小潮,吸引力过弱则无潮,人们将此自然现象称之为“海潮效应”。众所周知,办好学校的关键之一是要有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随着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证制度和各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度,将促使教师的流动。依据海潮效应,学校吸引力大,就容易吸引德才兼备的教师加盟;学校吸引力小,则难以吸引德才兼备的教师加盟。现在,许多学校领导通过“待遇”、“感情”和“事业”三个方面来吸引德才兼备的教师。但有必要提醒的是,在这三个方面中最具吸引力的是“事业…  相似文献   

4.
相约新世纪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光阴犹如这海潮一般,遥遥无处的“一条白线”,在你指点顾盼之间便在脚下变成一堆腾跃欢跳的雪浪花了。  相似文献   

5.
【源出】语出宋·岳珂《宿溪声阁》。全诗如下:“閴历烟岩古,琮琤雪涧横。海潮秋八月,山雨夜三更。肯作随流想,难忘潄石情。壮怀徒激烈,聊复以诗鸣。”【语译】“海潮秋八月,山雨夜三更”的大意是:“海潮在秋八月的季节涌来,山雨在半夜三更降下。”【理释】一切物质运动离不开空间和时间,离开空间和时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这个特定的空间和时间,也就是事物产生、存在和变化的客观条件。海潮秋八月,山雨夜三更@斑竹  相似文献   

6.
讲读《听潮》这篇散文,可重点发挥听觉形象,把学生带到文章的意境中去,教师首先备制“海潮初起”、“海潮高峰”时录音磁带,捎入课堂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有时教师言之谆谆,学生却听之藐藐?教师三令五申,学生却无动于衷?这里面就有个“心理效应”问题。教师只有自觉运用“心理效应”这个杠杆,才能善于把握教育的契机。一、“海潮效应”:引发兴趣,增强磁力海水因天体的引力而涌起,引力大出现大潮,引力小出现小潮,引力过弱则无潮,这通常被称为海潮现象。如果翻开事业成功者的履历,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大约经历了这样的三部曲:激发兴趣———钻研入迷———获得成功。在这里,兴趣成了支撑事业的重要支点,成功与爱好结伴而行。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8.
李明同学问:“老师,《听潮》意思要用“听”来写潮,为什么课文中还用了其他角度写海潮呢?能否换成《赏潮》,或者不用其他角度写海潮呢?”这个问题提得好。《听潮》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它的成功之处在用“听”再现了海的美。从“听”的角度写景,可以描绘出其他角度难以表达的景物。如“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因为是黑夜,视觉是观察不到的,很难描绘。然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单一用“听”就不能真实地展现大海从落潮到涨潮过程的全景,用视觉、触觉、嗅觉等多角度来写海潮,既是实际情景的必需,又是听觉  相似文献   

9.
筅雷其坤根据不同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采用恰当的说明顺序,合理安排说明文的结构。如果说记叙文重在“以情动人”,议论文重在“以理服人”,那么,说明文则重在“以知益人”。例如《钱塘江潮天下闻》给我们介绍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知识。请看其中一个段落:钱塘江大潮的成因,完全是一种自然现象。因为月亮和太阳对地球上的海水有吸引力,海潮就是这种引力造成的。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太阳、月亮和地球走到一条直线上时,会形成较大的海潮。中秋节时,月亮离地球最近,引力也最大,海潮也特别大。由于钱塘江的出海处杭州湾是个喇叭口,外宽内窄,最宽处…  相似文献   

10.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五册选用了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文中引用了曹植《野田黄雀行》这首诗的首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并将其解释为“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我们认为这种解释似有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1.
【说明】《听潮》描写作者与妻子在海边“佛国”听潮的一段经历,文章抓住景物变化的特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绘声绘色地描写了海潮涨落的情景,讴歌了大海的雄壮美和它的伟大力量。板书可把重点放在“大海沉睡图”、“海潮初涨图”、“大海怒潮图”三幅图画面前听潮所闻的音响上,揭示大海之美和作者溺爱大海、歌颂大海壮美和伟大力量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2.
《观潮》一文中第一段第三旬“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此句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修辞和最具表现力的夸张手法,由远到近,从形状、色彩、声音、气势四个方面表现了海潮雄奇壮观的景象,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而鲜明的印象。这是海潮图轴中夺人心魄的一幅风景画。  相似文献   

13.
相约新世纪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光阴犹如这海潮一般,遥遥无处的“一条白线”,在你指点顾盼之间便在脚下变成一堆腾跃欢跳的雪浪花了。1900年义和团运动威震洋鬼子,中国人民的怒吼声犹在耳旁;1911年辛亥革命的烈火烧掉了清王朝的龙旗,  相似文献   

14.
时下,下海风席卷九州。弃文从商、弃农从商、弃学从商、齐教从商者大有人在,人们以各种姿态扑入“海潮”,去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管理,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效应。平时学习新理论及与许多学校管理者交谈中,我以为有以下几种学校管理效应对自己的启示比较深刻。一、“海潮效应”。海水因天体的吸引力而涌起,吸引力大则出现大潮,吸引力小则出现小潮,吸引力过弱则无潮,人们将此自然现象称之为“海潮效应”。众所周知,办好学校的关键之一是要有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随着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证制度和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度,将促使教师的流动。依据海潮效应,学校吸引力大,就容易吸引德才兼备的教师加盟;学校吸引力小,则难以吸引德才兼备的教师加盟。现在,许多学校领导通过“待遇”、“感情”和  相似文献   

16.
溺爱者,过分宠爱也。然而在《听潮》一文中,作者竟明言正告:“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作为一位睿智的作家为什么醋爱海潮到了如此偏执的程度呢?这是被爱物——海潮的独特形神情态所决定  相似文献   

17.
流体与“闰秒”吴世全,老木地球的自转速度由于受到海潮摩擦、大气流动、地核的流体核运动等影响而经常变化,今年7月1日又增加了“闰秒”。地球钟和原子钟的误差控制在0.9种之内自从1972年制定世界时新协定以来,第一八次闰秒在今年7月1日上午9时(日本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教师言之谆谆,学生却听之藐藐?教师苦口婆心,学生却无动于衷?这是因为师生之间没有产生积极有效的“心理效应”。教师只有合理运用“心理效应”这根调控杠杆,才能激励学生学习,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的教学为例,领略一下徐斌老师合理运用“心理效应”的高超技艺。一、海潮效应——增强引力,激活思维海水因天体的引力而涌起,引力大则潮大,引力小则潮小,引力过弱则潮无,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海潮效应”。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理想效果应当是“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已毕,兴犹浓…  相似文献   

19.
我抬起微微酸涩的眼皮,瞅了瞅布满青苔的四壁和脚下方圆不足半米的土地——这就我的“蜗居”之地——一口枯井。没错儿,我是一只井底之蛙:我的天空既非鲁迅先生笔下的“四角天空”,也非海潮的“碧海蓝天”,而是一个圆形的“窗子”框起来的天幕。这块圆形的天幕是我最熟悉的朋友,我们日夜相对,它偶尔请来浮云为我提神,偶尔唤来星星催我人眠……可如今,我再也不能与它相伴了。  相似文献   

20.
苏逾蓝 《辅导员》2014,(13):98-98
我喜欢被誉为“人间天堂”的苏杭,喜欢“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的庐山……可我更爱家乡那一望无际的大海。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来,朝霞照射在碧波粼粼的海面上,顿时,海面上呈现出一片金黄。漫步在这里,海风习习,空气是这么新鲜,看着海潮翻滚,听着浪花快乐地歌唱,我也想放开喉咙,高歌一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