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知行合一与小学数学教学方式 “知”和“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过程中密切关联的两个方面,“知”是说人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行”是说人的行为、行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实践。知行合一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但这只是宏观层面。从微观层面来看,并不是所有的“知”和“行”都可以真正达到“合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开窗启思和谐是个古老而颇具生命力的词汇,它是伴随着人类成长诞生的智慧花朵。中国文化历来崇尚和谐。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意思是说,只有和睦团结,行动才能协调;行动协调一致了,便能  相似文献   

3.
小学思品教材,其思路和脉络大都阐述了以下四个方面:即“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其中,“是什么”是内容和认识要求;“为什么”是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明白道理;“做什么”是加深理解、进行辨析、巩固认识;“怎么做”是导行,帮助学生形成信念、习惯。根据思品教学知、情、行的规律,我们主要采取耳闻目睹、动口动手、辩论评价等做法,活化思品课堂,努力内化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成信念和行动的动力,以求得思品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作为思品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思品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而,“导行”成为思品教学的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形成能力、提高觉悟、自觉行动的一把金钥匙。本文仅就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问题,谈一点个人的做法和体会。一、让学生了解学习思品课的意义我曾作过问卷调查:学习思品课的意义何在?在被调查的100位学生中,有15位回答:“可以学点知识。”2位回答:。引导我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其余的83位都说:“不知道。”显然,这大多数学生不会产生学习兴趣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正确了解学习思品课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培养师生间的深厚感情,发展兴趣。  相似文献   

6.
行而后三思     
古语有云:三思而后行。这是说做一件事要经过再三思考。但我却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改变一下思维的方向,变“三思而后行”为“行而后三思”?何谓“行而后三思”?就是先行动起来,在行动中摸索、总结、完善,不必什么都想好了再行动。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原名陶文濬。读大学时,因信奉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故改名为“陶知行”。43岁时,由于经过多年的实践,认识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因而又改名为“陶行知”。陶先生的改名,体现了他教育思想的转变。他曾说:“行动是思想的母亲。”又曾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些精辟的话,形象地说明了  相似文献   

8.
追问生命     
生命是什么?刘墉说:“在灵魂居住的地方,它辽远而又逼近,是欢爱、痛苦、怨恨、不舍的交汇点。”林清玄说:“它就像我的大茶壶与小茶壶,经历一些沧桑,幸福地活着。”张海迪什么也不说,她用行动证明了“生命的美在健全与残缺中得以协调”。  相似文献   

9.
爱国与敬业     
3 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且是 种实际行动。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报纸里、书本中,而应该落实每个人的行动中。 马克思曾经给他的女儿讲过一个寓言: 船夫驾着小船,送一位哲学家去对岸,哲学家问:“你懂得历史吗?”船夫说:“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生命的一半!”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  相似文献   

10.
育人先育德,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德育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即从道德知识到道德情感,再到道德意志、道德行动。而习惯属于道德行动的范畴。如果一种教育只有认识而没有行为习惯,就是不完全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因此,教师要抓住思品课这一主阵地对学生“炼之以志,导之以行”。思品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紧扣教材“,以人为本”,融会贯通,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道德理论、行为规范等标准正确指导自己的言行,…  相似文献   

11.
《新作文》2006,(3)
意大利神学家奥古斯丁讲过一个睿智的趣话。他问:“老鼠和珍珠,你喜欢哪一种?”人们毫不犹豫地回答:“珍珠。”他又问:“那么,你愿意成为一颗珍珠,还是一只老鼠?”人们哑然。奥古斯丁说:“是老鼠,因为它有生命,有发展潜能,有行动的自由。”这段话多么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2.
品味学习     
从上古开始,古圣先贤便对学习做了一些经典表述:“学者,觉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莫贵于自得”“思之自得者真,习之纯熟者妙”“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当今社会,学习更是伴随一生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是一种心灵的采撷、一种情感的绽放、一种塑造生命的幸福、一种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学习与成长同行。从呱呱坠地,看缤纷世界,人便有了学习的欲望:学猫狗爬行,学着色添彩,学夫子吟咏唐诗宋词,学先生泼墨挥毫狂草,学  相似文献   

13.
<正>十一、一辈子一件事:永远"行思于路途"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一切根据于正确思想的做或行动是正确的行动。我们必须发扬这样的思想和行动,必须发扬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毛泽东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不同的实践角色一辈子"干一事、爱一事、钻一事",从而"成一事",社会生活也因此丰富多彩、不断前进。这些千差万别的个体践行者有一个共同点,一直做着同一件事情,即永远"行思于路途"。先贤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蕴含行与思是人生路途的两件大事。  相似文献   

14.
育人先育德,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德育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即从道德知识到道德情感,再到道德意志、道德行动。而习惯属于道德行动的范畴。如果一种教育只有认识而没有行为习惯,就是不完全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因此。教师要抓住思品课这一主阵地对学生“炼之以志.导之以行”。思品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紧扣教材。“以人为本”。融会贯通。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道德理论、行为规范等标准正确指导自己的言行。使他们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5.
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即“读思结合”,是指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应当自始至终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这是一种由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倡的读书方法。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大意是说:只是读书,而不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就不会有真正收益;只是自己一个人空想,而不踏实读书,就会疑惑不解。)这两句话清楚地说明了“读”和“思”两者之间的关系:“读”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思”有利于自己智力的发展,但这两者必须结合起来。但如果仔细思考一下,那么我们不难发现,这“读”与“思”一般说来还是有先后顺序的:“读”在前面,“思”紧…  相似文献   

16.
孔子的逻辑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的逻辑思想主要导源于他的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也导源于他的社会、政治实践活动。下面将说到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论学与思的结合——关于思维的训练和发展问题。孔子是很重视学的,经常念念不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十室之色,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孔子对“思”也有许多讨论。不过,他对那种自发状态的思维并未作很高的评价:“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这个“思”当是指一般自发状态的“思”。孔子认为应当把“学”和“思”结合起来。他的名言是:  相似文献   

17.
<正>本期赛题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译文:季文子办事,要反复考虑多次后才行动。孔子听到后,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如何把握思与行?品读这则《论语》,对照现实的社会和人生,请你谈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相似文献   

18.
一、知行合一与小学数学教学方式 “知”和“行”是人们认识世界过程中密切关联的两个方面。“知”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行”指人的行为、行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实践。知行合一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但这只是宏观层面。从微观层面来看,并不是所有的“知”和“行”都可以真正达到“合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一、知行合一与小学数学教学方式
  “知”和“行”是人们认识世界过程中密切关联的两个方面。“知”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行”指人的行为、行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实践。知行合一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但这只是宏观层面。从微观层面来看,并不是所有的“知”和“行”都可以真正达到“合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湖北教育》2003,(3):1-1
自古以来,人们都十分注重教师形象。韩婴说:“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荀子说,师术有四:“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董仲舒说:“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外国教育家们也有着一致的看法:“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布鲁纳)“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第思多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