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久以来,研究者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总结,似乎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孔子的教学方法上,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而孔子教育的内容同样需要重视,孔子以六艺为内容的教育至今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论语》是孔子的言行录,在《论语》中,孔子的教学内容记载得十分清楚:“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孔子所教的文,就是诗、书、礼、乐。“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行和忠、信都是德的范围。孔子因人施教,曾有不少具体的内容,但《论语》中从来没有关于六艺教学的记载。六艺是《周礼》规定的奴隶主子弟的教育内容。《周礼·地官·保氏》说:“养国子则  相似文献   

3.
说“六艺”     
  相似文献   

4.
马一浮的“六艺”概念实际上有三层指谓,即六艺之书(文本)、六艺之文(知识)、六艺之道(价值),三者的重要性则依次递增,以六艺之道(价值)为主导。分清“六艺”的内涵层次,是理解马一浮六艺论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西周日趋衰落,礼崩乐坏,由"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各学派为培养自己的人才,向各诸侯极力宣传自己的主张,以求诸侯采纳,扩大政治势力。当时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其在学术上各有所长。私学已历时2000余年,与官学相对而言,是中国古代私人办理的学校,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仅从弟子最多、影响较深远的孔子私学入手,浅谈孔子"六艺"私学,并探讨其对现代教育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深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需要审时度势、乘势前行,合乎势理地赋予教学以青春生命和不竭动力。孔子教学思想惠及中国教育几千年,可谓光彩照人,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孔子教学思想对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育教学技巧提高、教育教学境界提升、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丰富等方面都起到"增势添彩"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史记》以《儒林列传》《太史公自序》等为提纲,司马迁有意考辨学术源流、师承家法。家学传统及博览群书之便,使其较他人更有全瞻性的文化学术史观。以《儒林列传》所录“六艺”突破,能够对司马迁的学术思想有较为完整的认识,同时有助于了解西汉前期儒学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9.
"六艺"和"七艺"是东西方最早的分科课程,支配了东西方教学内容两千多年时间,在教育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因此,探索"六艺""七艺"的产生与发展、比较二者的异同、探寻其中的教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孔子“学习中心”教学论思想具有以下特色:一是以学为中心;二是学、习、行结合;三是学、思结合;四是学、志统一;五是讲学、修德结合。这些思想基本上比较完整地揭示了教学过程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及其具体的环节、内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今天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发展仍具有借鉴与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校美育是落实立德树人、实现培根铸魂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通过梳理相关美育学术史,阐述了构建相对全面,富有学术性、普适性、可操作性的“新六艺”美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意义;基于对“新六艺”美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内涵、原则及实施框架等内容分析,从夯实课堂教学、推进美育科研、丰富校园文化、服务社会需求等方面对燕山大学美育课程体系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呈现,以期在推动燕山大学美育教学研究、完善“新六艺”美育课程体系的同时,为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的建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周礼》中说:“保氏掌谏王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日五礼,二日六乐,三日五射,四日五驭,五日六书,六日九数。”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辅导员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古代“六艺”的基础上,创新“新六艺”文化内涵,用“新六艺”教育引领新时代高职高专大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辅导员要自觉践行“新六艺”,在家国引航中上好实践育人“思政教育必修课”,在培基固本中上好“社会认知必修课”,在报国力行中上好“劳动实践必修课”,在自然思美寻中上好“美学育人必修课”,在文化增信中上好“传统文化必修课”,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真学、真看、真悟,将爱国情、强国志与报国行深度融合,用“新六艺”开创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大师在逝世前。发出的最有力的一问。  相似文献   

15.
孔子删诗说可信。理由:1、有较早较多的史料赞成孔子删诗说;2、否定孔子删诗说者的主要理由不足以服人;3、孔子有必要也有能力删诗;4、《诗经》本身有孔子整理删削的迹象;5、现存先秦典籍中也有孔子删诗的痕迹。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苏州艺术高级中学校借助吴文化积淀,拾金于"六艺"精神,努力探索适合高中艺术生的"新六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学校积极创设多元的、可选择的开放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一种能创造、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使师生在内外兼修的素质教育中共同分享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18.
夏商周三代的教育是以六艺之教为主体。作为六项教学科目的“六艺”,其本身包含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种教育功能。本着重分析礼、乐、射、卸、书、数等六项科目中的智育因素,指出六艺之教的长处是将知识教育与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尤偏重于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体现了上古时期化教育的特色,它们明显不同于两汉以后的经学教育偏重于知识方面的传授。  相似文献   

19.
孔子删诗说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是否经孔子删定,至今仍无定论。本文从五方面加以考辨,以说明孔子删诗说之可信。1.有较早较多的史料赞成孔子删诗说;2.否定孔子删诗说者的主要根据不足以服人;3.孔子有必要也有能力删诗;4.从《诗经》本身可以看出孔子删诗的迹象;5.现存先秦文献中,亦有孔子删诗的痕迹。  相似文献   

20.
刘向、歆父子校书之分职,与《别录》、《七略》所分六略,除《六艺略》外,一一对应。从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内容的旧六艺,发展为以《易》、《书》、《诗》、《礼》、《乐》、《春秋》为内容的新六艺,孔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六艺略》之得名,正在于对六经教化功能的强调,并体现了刘氏父子对旧王官之学的传承,以及建构郡县制帝国学术体系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