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来,新闻界一直在呼吁:要相信总编辑会办报,要给总编以更多的办报自主权。但也有人建议,总编辑不要作茧自缚,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这两种情况虽然都存在,但我更欣赏后者的意见,特别是对企业报的总编辑来说,更需要强调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所谓主动性,决不是对党委和企业行政领导闹独立性,而是在党委和行政领导下,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按照企业报的特点和规律办好报纸,调动企业职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我认为,企业报总编辑的主动性,包含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即在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前提下,在具体编辑方针上的自主,工作节奏上的超前,对主管领导的逆向影响,对既有政策的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新闻界一直在呼吁:要相信总编辑会办报。但也有人提出:总编辑不要作茧自缚。我认为对于企业报的总编辑,更需要强调自身工作的主动性。同社会上一般新闻媒介相比,企业报的“婆婆”更_为明确,报纸所受的“管束”也更为直接。因此,企业报不容易办活和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是一个老问题了。而且从目前新闻改革的实际情况看,企业报迈}乜的步子比社会上其它报纸小得多。有的常常单纯表扬好人好事、大量报道企业工作动态和生产纪录,因而被职工们称为“铅印黑板报”、“生产简报”。由此看来,企业报总编辑争取自身工作的主动性就至关重要了。  相似文献   

3.
总编辑要参加评报总编辑应该是报纸的总导演、总指挥。这是就责任而言。如果以智慧和能力来说,毕竟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再高再大,也超不过群众。所以,总编辑提出的办报指导思想,不仅要靠群众去贯彻和实践,更重要的还要靠群众充实、完善、补充、丰富和发展。而要做到这点,需要做许多工作。参加群众评报活动,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有时领导的评报,领导对某一问题的态度颇为群众注意,群众常常从这些反映和表述中悟到领导的办报意图。但领导的思想又来自群众,来自客观实践。评报,是使领导的个人智慧和群众的集体智慧紧密联结起来的纽带和桥梁,有了这种联结,报纸质量不愁不会提高。坚持天天评报,就得天天关心报,研究报,也就  相似文献   

4.
总编辑要参加评报总编辑应该是报纸的总导演、总指挥。这是就责任而言。如果以智慧和能力来说,毕竟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再高再大,也超不过群众。所以,总编辑提出的办报指导思想,不仅要靠群众去贯彻和实践,更重要的还要靠群众充实、完善、补充、丰富和发展。而要做到这点,需要做许多工作。参加群众评报活动,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有时领导的评报,领导对某一问题的态度颇为群众注意,群众常常从这些反映和表述中悟到领导的办报意图。但领导的思想又来自群众,来自客观实践。评报,是使领导的个人智慧和群众的集体智慧紧密联结起来的纽带和桥梁,有了这种联结,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讨论企业报转轨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即转轨并非转变报纸的基本职能。为什么说转轨并非转变报纸的基本职能?我认为,企业报转轨与转变报纸的基本职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予区别。所谓转轨,就其总称,是指企业报领导体制的转变,即从党委领导体制的轨道转到行政领导体制的轨道,其中包括办报的人、财、物管理职  相似文献   

6.
企业报是企业党委和行政用于传递信息,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大众传播工具,虽然它面对企业,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应该按照新闻规律办报,并根据自身要求,办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本刊今年第1期发表《新时期企业报应该姓什么?》之后,引起了企业报界很大的反响。他们认为这个问题提得好,提得及时,并寄来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本期发表的《企业报应随企业改革调整方位》《企业报要全方位为企业服务》,就是其中两篇。另外,几家企业报总编辑的看法,是本刊在武汉召开的企业报新闻改革座谈会上他们谈的。尽管各自谈的角度不同,有的意见也不尽一致,但有一点是比较明确的,即在企业党政分开、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以后,企业报要适应新的形势,必须转轨,这是确定无疑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转?如何调整自己的方位?如何更新旧的办报观念?等等,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为了把企业报在新形势下如何转轨问题的讨论深入进行下去,我们热切地期望企业报的总编辑、编辑、记者和企业的领导,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发表意见,把企业报的改革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8.
本刊今年第1期发表《新时期企业报应该姓什么?》之后,引起了企业报界很大的反响。他们认为这个问题提得好,提得及时,并寄来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本期发表的《企业报应随企业改革调整方位》《企业报要全方位为企业服务》,就是其中两篇。另外,几家企业报总编辑的看法,是本刊在武汉召开的企业报新闻改革座谈会上他们谈的。尽管各自谈的角度不同,有的意见也不尽一致,但有一点是比较明确的,即在企业党政分开、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以后,企业报要适应新的形势,必须转轨,这是确定无疑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转?如何调整自己的方位?如何更新旧的办报观念?等等,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为了把企业报在新形势下如何转轨问题的讨论深入进行下去,我们热切地期望企业报的总编辑、编辑、记者和企业的领导,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发表意见,把企业报的改革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9.
记得在部队时,由于自己爱好写作,便时常熬夜爬格做文章,并不时有点“小东西”见诸报端。为此,部队领导把我调到团政治处宣传股搞通讯报道。回到铁路工作后,虽有几次机会可以转为行政干部,但我还是选择了宣传思想和新闻工作岗位,并先后担任过临汾铁路分局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运城车务段党委副书记、《临汾铁道报》总编辑等职务。如此这般,我的前半生,与自己热爱的宣传思想工  相似文献   

10.
报社总编辑既是行政领导,也是业务领导,但这不是唯一角色。领导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从这种意义上讲,他又是全社干部职工的兄长和同事。集几种角色于一身的总编辑在充分发挥权力影响力的同时,要注重非权力的影响力,并力求把这两种影响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于1992年从中共日照市委宣传部调到日照日报社,先后任社长、总编辑。上任伊始,面对着办报时间短(日照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讨论企业报转轨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即转轨并非转变报纸的基本职能。为什么说转轨并非转变报纸的基本职能?我认为,企业报转轨与转变报纸的基本职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予区别。所谓转轨,就其总称,是指企业报领导体制的转变,即从党委领导体制的轨道转到行政领导体制的轨道,其中包括办报的人、财、物管理职能的转变,包括报社(室、组)业务管理工作、制度管理工作职能的转变。这是领导体制形式和报社工作职能的转轨。但这些职能不能与报纸本身的职能或功能划等号。  相似文献   

12.
如何办好企业报,许多单位都感到首先要有领导支持。对此,我们深有体会。我局是一个有七千多名职工的石油地质单位,点多线长,流动分散,绝大部分职工常年在野外作业,基层分队不仅遍布江苏全省,而且经常涉足于全国各地。办报初期,局党委就明确提出了办报思想:“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四年来,我们的领导是怎样支持我们办报的呢? 一、热情支持,放手使用。为了办好《尖兵报》,局党委、政治部不仅多次下达文件要求各单位加强通讯报道工作,而且每年把办好报纸的要求写进党委的工作报告;局领导利用开  相似文献   

13.
马达当总编     
马达会办报。这已是人们公认的了。他17岁就在新四军里做记者,从23岁起到离休止,先后在5个报社担任过总编辑。他是我们党的老报人,有着丰富的办报经验。也许是因为我曾经在马达领导的《文汇报》工作过,《新闻界》的编辑同志要我写写他,自己也觉得对老马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报没看头,是企业报从业人员无能么?素质差的问题确实存在,但不是主要的。关键是报社人员只被当作宣传干事、办事员看待,还不如其它部门办事员有实权。企业的行政、党委,要求企业报纸和其它处室一样,贯彻领导意图,直接地为企业经营和生产服务。指令性太强,管得太紧,这是企业报活不起来的症结。企业报要想改变面貌,必须正视和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 一是要扭转把报社当作企业机关处室的作法,党组织和行政不要像对待其它处室一样对报社发号施令。除了大政方针,报纸登什么不登什么,由报社自己按新闻规律决定。报纸有权批评、评论同级(暂且不说上级)单位的工作,企业领导应大力支持报纸开展批评。企业各级领导和机关有义务为企业报记者采访、调查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5.
如何使企业报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与时代的脉搏合拍?从本报的办报实践和分析研究其他兄弟企业报的经验,我们认为,企业报应实现三个转变。从以党委为中心转向以厂长为首的行政系统为中心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后,随着企业党的工作的改革,思想政治工作要渗透到生产中去,思想工作与管理工作逐渐融为一体,政治工作有逐步非职业化的趋向。为了适应这个转变,企业报应该是开放的、灵活的、广泛建立联系的,而不应是路子窄、方法死、内容空、封闭式的。同时,为了适应企业领导体制的改变,可以考虑把报社划归行政单位,成为一级职能部门。办报人员也应该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消息灵通人士.这样,才能把报纸办得有生气,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本刊和江西《新钢报》联合举办的“总编办报一得”征文活动。受到企业报人的普遍关注。一年来,企业报总编辑纷纷来稿,畅谈自己在办报中的心得体会。稿件短小精悍,文笔流畅,生动具体;其内容涉及面很广:有关于新闻舆论导向的,有依靠群众办报的,有报社管理制度建设的,有培养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不挑担子不知重。1986年底,我被推上《南京港报》总编辑位置后,实践使我强烈感觉到,当企业报编辑难,当好一个企业报总编更难。我们《南京港报》是周刊,按交通部指标定员为10人,而我们只有8人,再加上新手多,又缺乏办报经验,印刷条件跟不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这几期讨论,企业报应该姓“企”,已日趋明朗,但企业报怎样做,才能真正做到姓“企”,这确实是我们需要深入讨论的一个问題.本期发表的三篇文章,就这个问题发表了很好的意見.虽然他们谈的角度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企业报要按自身的规律办报.这不仅办报人要这样做,管报的和看报的也要以此管好报,用好报.但企业报的办报规律究竟应该包括哪些內容呢?它除了具有一般报紙的办报规律外,它本身又有什么特殊规律呢?如果我们能根据自己的办报实践,从理论上归納出几点,写成文章寄给本刊,那我们的讨论,就会更活跃、更深入一步.  相似文献   

19.
如何使企业报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与时代的脉搏合拍?从本报的办报实践和分析研究其他兄弟企业报的经验,我们认为,企业报应实现三个转变。从以党委为中心转向以厂长为首的行政系统为中心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后,随着企业党的工作的改革,思想政治工作要渗透到生产中去,思想工作与管理工作逐渐融为一体,政治工作有逐步非职业化的趋向。为了适应这个转变,企业报应该是开放的、灵活  相似文献   

20.
我们是怎样组织重点工程报道的《白龙江水电报》总编辑狄荣彬提高认识端正思想随着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经济报道被提到了重要位置。作为企业报,由于它特定的环境和条件,更应把经济报道放在首位,服从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自觉地按照企业党委和行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