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高校体育专业体操教学中采用多元反馈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高校体育专业体操教学质量,改革专业体操教学方法,在深入研究了多元反馈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即控制系统、执行系统、反馈系统多元化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综述法、数理统计法、实验验证法等研究方法,对多元反馈教学法在体育专业体操课中的运用进行了教学实验研究,并对教学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多元反馈教学法对提高体操课的教学质量有明显效果;这一方法的运用能够使学生在完全掌握"三基"的基础上,多种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因此,多元反馈教学法虽有待开发,但应该在体育教学中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徐磊  李刚  吕岩 《冰雪运动》2016,(6):41-44
随着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在积极地贯彻实施.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教学实验法等,对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级一年级学生进行轮滑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同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目的在于阐释分层教学法在轮滑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挖掘分层教学相比传统教学的优势,旨在为高校轮滑教学改革提供实践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海 《冰雪运动》2009,31(1):44-47
运用SWOT法对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开设轮滑球教学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轮滑球项目内在的运动魅力,轮滑球与冰球运动技、战术的双行发展,北方冬季滑冰技术的技能迁移是开设轮滑球选项课教学的优势;劣势为轮滑球项目作为选项课其理论体系不完善,竞技水平和普及程度不高,轮滑球教学的场地设施、器材装备较少;经验不足、师资短缺和教学的经费紧张构成了开设轮滑球教学的威胁。并提出加强轮滑球运动教材化研究,提高轮滑球教学的师资水平,营造轮滑球教学的外部环境等相应建议,旨在为轮滑球运动的发展以及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多元反馈教学法在高校体育专业跨栏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元反馈教学法是运用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三论”的原理作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从理论上证明了多元反馈教学法在高校体育专业跨栏教学中的可行性和主要教学优势;通过实验研究和检测证实了多元反馈教学法比常规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技术技能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且可以提高学生指导课堂教学能力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轮滑运动符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特点,学生们喜爱程度逐年提高,有利于终身体育观的形成。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医科大学普通本科生开设轮滑课程的相关问题以实践的形式进行研究、分析。研究显示,哈尔滨医科大学轮滑课程发展比较成熟,已经初步形成了轮滑课程体系;普通本科生学生对轮滑课的学习兴趣很高,认为开设轮滑课非常必要,普通本科生开设轮滑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研究还发现,学生最大希望在大一期间学习轮滑,因此大一是开设轮滑课的最佳时期;采取增加课时满足学生需求、多渠道培训师资力量完善轮滑教材、加强受伤防范意识和技能的教学与训练、加强轮滑标准场地建设等积极措施,保障轮滑课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通过教学实验分析互动反馈式教学法,为上海市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在教学指导思想、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通过12周实验结果:在体育课成绩上,总体优良率互动反馈式教学法实验班要优于传统教学法对照班。在主观锻炼体验的积极幸福感上,互动反馈式教学法要优于传统教学法。而在疲劳上互动反馈式教学法要小于传统教学法。在体育学习兴趣上,实验组在体育学习兴趣总体、体育学习积极兴趣维度、自主与探究学习维度上高于对照组。但互动反馈教学法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构建师生与生生之间互动、角色扮演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却教学成本较高,且在人数规模较多下,传统教学法会更有优势。如何优化互动反馈式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去探索互动反馈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轮滑运动的损伤发生率较高,直接制约着项目本身的发展,认识不同轮滑运动群体损伤情况、损伤的一般规律,对有效减少和预防轮滑运动损伤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不同轮滑运动群体的运动损伤研究表明:接触轮滑运动时间越久,摔倒频率越低,但受伤的程度有可能越高;每周轮滑的频率与摔倒频率没有关系,一些损伤与特定的技术密切相关;严谨的教学组织在轮滑运动中可以有效的减少损伤的发生.在轮滑运动的学习形式上,应多多借鉴学校体育开展的形式,以减少轮滑过程中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徐磊  于同  李刚 《冰雪运动》2014,(2):32-35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扩大和深入,网络课件和远程教育逐渐在教育领域普及和发展。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适时抓住契机,借助高科技手段,充分运用网络信息资源,积极推动体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通过文献资料法、软件编制法,对高校轮滑教学、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相关理论研制了高校轮滑网络课件,同时通过实验法进行了轮滑网络课件教学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轮滑网络课件不但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和完善,同时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互动平台,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调动和发挥,促进了高校轮滑教学过程的逐渐优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从动作教育观点论普通高校轮滑教学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燕  安宇 《体育师友》2011,34(1):21-22
轮滑动作教育是动作教育实践具体的运用,从动作教育的结构和方法两方面针对轮滑项目在高校开设展开分析,对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基础原理、系统内部结构进行研究,揭示轮滑项目在高校开设导致运动创伤的发生以及心理不适的根源,旨在对我国高校基础课改革大朝中,针对轮滑体育教学的内容设置原理和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速度轮滑在高校体育课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的部分高校速度轮滑课程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大学生们对体育概念的重新理解和认知,引起高校体育教学发生很大变化和变革。近年来,在体育教学中除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外,新的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不断涌现,使得体育教学课充满激情和活力,速度轮滑已开始逐渐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主要内容。从健身、休闲和娱乐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高校开展速度轮滑课程的积极作用并认清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速度轮滑课程的必要性,使速度轮滑课程朝着“健康第一”、休闲娱乐,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速度轮滑作为一种体育竞技项目,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影响了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有的教学地位.教学实践表明,速度轮滑教学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增强体魄、活跃业余生活,缓解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竞争的意识;高校开设速度轮滑课程能增加体育教学的场地,促进体育教师一专多能,提高体育教学的器材多样化,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和手段具有优化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教学方法的选择,关系着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学效率的高低及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此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就成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文章以篮球技术中的传球技术为例,运用多媒体录像反馈教学法对上海体院2007级体育教育专业非篮球专项的40名男生进行了实验研究,以验证运用多媒体录像反馈教学对学生技能认知能力及技能运用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关注小学体育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给小学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越来越多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被体育教师引入体育教学中,并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但是笔者通过翻阅文献发现,唱游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广泛,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鲜被人提及,其功能与作用及教学效果被忽略,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唱游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以期唱游教学法能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得到重视,得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万鹏  谭虹 《冰雪运动》2011,33(4):41-44
轮滑项目在我国已较大范围地设置成高校体育课程。黑龙江省具有开展轮滑运动的优势,高校是体育向社会辐射的阵地,在高校中开展好轮滑运动具有增强学生的运动素质、发挥学校轮滑协会俱乐部和运动队的积极作用、搭建学生参与及展现的平台、利于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等重要意义。阐述了在高校开展轮滑运动的影响因素有:师资力量不足,培训渠道缺乏、竞赛组织相对薄弱、安全性问题、轮滑组织管理缺乏有序性、身体条件有限和学生意志品质薄弱,并提出了加强场地、器材的投入和建设;加强轮滑项目师资队伍的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完善教学内容完善高校轮滑竞赛制度;完善高校轮滑组织建设,积极开展课外轮滑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消除学生畏惧心理;实施轮滑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等相应建议,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体育师友》2019,(6):33-35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对新疆高校校园轮滑运动的体育文化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建议:新疆高校应引进轮滑运动专职教师,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引导当前高校内科研人员对轮滑运动开展研究工作,促进当前新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学校体育》2009年第8期"关于体育教学课堂反馈的六点应注意原则"一文从反馈的时机、反馈的内容等六个方面对如何更好地运用反馈原理进行了论述,文章较好地抓住了体育学科的特点,并通过评析反馈  相似文献   

17.
李春阳 《体育科研》2010,31(2):99-101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根据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结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实际情况,对体育专修实践课中运用研究性学习教学法进行探索和研究,阐明了新教学法的特点、教学模式及其操作程序,揭示了研究性学习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及应用时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朱江 《辽宁体育科技》2009,31(3):23-24,2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连云港市社区少儿轮滑运动的开展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少儿轮滑运动在参加者的年龄、体育消费意识、动机、活动形式上有显著特征,但在社区体育管理、轮滑消费市场、轮滑教练员及练习环境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多元反馈教学法在青少年跆拳道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多元反馈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员学习跆拳道的兴趣、运动素质和技术水平,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本文旨在为促进多元反馈教学法在青少年跆拳道训练中广泛运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诱导式教学法的运动技能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技能的学习是体育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运动技能学研究表明,诱导式教学法在迁移、练习变化性、反馈和动机等方面对运动技能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