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提出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体系,它是针对旧的以“教师为本”的教育体系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它彻底打破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是完全依靠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并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模式。生本教育体系是一种为学生设计,以学生“好学”为根本出发点的体系,它认为讨论是教学的常规,主张感悟只能由学生自己获得,教师要应为学生的感悟创造条件,进而挖掘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要求小学品德学科课程的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美术教学中,要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就要做到:目标尽可能让学生明确,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参与,知识尽可能让学生掌握,创作媒材尽可能让学生选择,方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疑难尽可能让学生探究;学生能说的教师不问,学生能描述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自己创作的教师不示范。目标尽可能让学生发现。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有很多深刻的感悟和体验,这种体验和感悟对自身发展很重要,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经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并获得一些体验。"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亲历数学学习活动,让他们在亲历中优化体验,感受学习的价值与成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或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得来,更多的是要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得来,通过学生自己的感悟和领会得来,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和体会得来。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给学生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让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达到课堂教学活动的最高效。  相似文献   

6.
作为技校语文教师,必须掌握一套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既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习,又要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创造愉快的课堂学习气氛,借助多媒体,创造条件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运用多表扬、多鼓励等方法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教学实践表明,创新意识是靠传授得到的,必须依靠教学中对学生潜移化的培养,让学生不断在亲身经历的学习过程中感悟新技巧和快乐.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引导学生感悟语言,进行创造性阅读,让学生  相似文献   

9.
所谓"感悟",是指人们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人有所感触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意会。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获得实现。  相似文献   

10.
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讲,而是有赖于他们实际操作训练,在练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因此,必须改变过去由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留足他们自学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地学习文本,感受语言文字,获得真切的感悟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句话科学地阐明了感悟和思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也为感悟教学指明了方向。耍使感悟发挥更大的功效,还得依靠思维的力量。只有让思维成为感悟的助推器,以“思”促“悟”,才能让感悟走在理性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12.
本着新课改中对学生成长的需要,我们民主小学紧密联系少先队活动,在少年儿童中推行体验教育模式,让教学融于生活,将少年儿童到生活实践中去进行体验式的学习作为少先队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与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应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感情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学习中进行感悟、体验,从而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呢?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程的特质决定了阅读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感悟、体验,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过程中传承优秀的文化,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心灵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体验和感悟文本的实质内涵,最佳的途径就是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相似文献   

16.
感悟,是一种充满灵性的心智活动,是一种情理交融的心灵体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和真实的体会,才能让他们在与文本的心灵相互沟通碰撞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生命体验。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大力提倡多元感悟,进行感悟教学,引导学生用灵动的思绪去触摸文本里的鲜活世界,感受文本中那跳跃的生命,在经历撞击、感悟等心智活动后,获得对文本  相似文献   

17.
感悟是一种心智活动,一种情感经历,同时还是一种完美体验。多元感悟充分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通过想象、联想等方法去感受字词的直觉形象,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感性经验,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能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各方面知识,使之举一反三,发展创造力。怎样让学生在语言之中边读边悟,获得智慧的启迪、情感的熏染呢?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谈一些对“多元感悟”的理解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一、直面经典真心接触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不能再越俎代庖,而应让学生直面经典,与诗词文真心接触,自己解读、自己感悟、自己体会。要让学生学会自主解决  相似文献   

19.
贺平兰 《江西教育》2007,(11):28-28
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讲.而是有赖于他们实际操作训练。在练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因此.必须改变过去由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留足他们自学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地学习文本,感受语言文字,获得真切的感悟和理解。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出:“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得幸福。"乌申斯基的话语道出了教育的真谛。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获得幸福,幸福的语文课堂该如何打造?幸福的语文课堂要以情境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以阅读来促进学生感悟文本,以生活来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以评价来促使学生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