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德香 《青海教育》2014,(7):100-100
农村寄宿制小学不但推进了教育均衡发展,而且确保了教育资源的整合,在优化教育资源、保障教育公平、提升办学水平和效益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有待我们不断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深入推进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不断发展,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办规模化的农牧区寄宿制小学已成为小学教育发展的定势.它不仅可以解决了偏远农牧区小学因生源稀少而办学艰难的问题,而且让农牧区孩子相对地享受到比较优质的教育资源.苏吉滩寄校就是这样一所纯牧区寄宿制完全小学,学校自1951年成立至今,也曾取得了辉煌成就,曾以草原上的"一朵鲜花"而闻名于省内外.但近几年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以及学生家长受"择校观"的影响,学校发展面临窘境.苏吉滩寄校有教职工10多名,学生却仅有30余名.曾闻名省内外的寄宿制小学变得如此冷清令人痛心.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优化小学教育资源,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各小学的整合,成立了油田最大的寄宿制小学“校中校”——孤岛第二小学,逐步形成了以寄宿制为特色的管理体系,合理而有效地利用学校寄宿制资源,充分发挥教育优势,推进小学素质教育。我们选定以“教会学生自理与交往,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为突破点,努力打造孤岛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4.
丁立英 《广西教育》2008,(31):14-15
近年来,随着教育政策的支持和教育形势的发展,各个乡镇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集中办学。“在每个乡镇重点建设1-2所寄宿制小学”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乡镇小学教育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然而,发展和问题永远是孪生的,如何解决乡镇寄宿制小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又好又快地推进乡镇寄宿制小学的发展呢?笔者任职于乡镇寄宿制中心小学,处在小学寄宿教育的最前沿,对此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形成规模办学效益,合理调整教育结构与布局,已是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乡一校”的寄宿制办学模式日趋成为农村小学办学的主流模式,大量的农村小学撤并,使乡镇小学寄宿生骤增,且向低龄化趋势发展。而这些寄宿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受家庭娇生惯养和社会上不良风气对他们思想和行为的消极影响,给学校内部管理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如何使这些寄宿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几年来,我校在寄宿生管理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农村小学特点的寄宿制学校管理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廖锦 《贵州教育》2008,(15):11-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寄宿小学建设,合理布局学校,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使边远农村学生享受同等教育资源,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举措.加强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符合新疆少数民族农牧区基础教育实际的方针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农牧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农牧区寄宿教育发展迅速,成果喜人。大力发展寄宿教育对于提高民族素质,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巍 《青海教育》2005,(3):9-10
去年12月,记者跟随全省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工作会议参观团,深入到我省寄宿制学校建设起步早、学校多且具有代表性的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同仁县,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进行了实地考察,所见所闻印象深刻。此行不仅看到了农牧区孩子的希望,也深深被在艰苦环境下倾心投入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事迹所感动。  相似文献   

9.
摆成龙 《甘肃教育》2014,(14):27-27
正随着学龄人口的减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各地相继调整学校布局,成立了寄宿制小学。创办农村寄宿制小学能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使有限的物力、财力、人力发挥最大效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解决农民外出务工与子女读书的矛盾等。但由于大量发展农村寄宿制小学是近几年之间的事情,存在许多普通小学所没有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未来人才的培养,从  相似文献   

10.
赵睿 《考试周刊》2014,(6):178-178
随着农村适龄儿童的逐渐减少和农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越发渴望优质的教育资源。在这个大背景下,为促进农村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家开始了新一轮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在各地广泛开展农村学校撤并、寄宿学生大量增多的情况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利弊凸显了来。本文以酒泉市肃州区为个案研究,通过对该区多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教师、众多学生家长和教育管理者的问卷调查与访谈,系统客观地分析了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适应状况,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改善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学校适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工程。面对农村教育发展严重滞后的现实,如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让农村孩子享受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创办农村低龄寄宿制学校,走出了一条整合教育资源、实行集中办学的路子。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布局的调整,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在四川藏区基础教育中占据了较大比重。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出路、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师资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正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藏区农牧区寄宿制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琴波 《云南教育》2011,(22):22-23
寄宿制学校对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确保适龄儿童正常入学,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笔者曾多次到宾川县内城区、坝区、山区多所寄宿制学校作过调查。目前,该县共有寄宿制、半寄宿制学校70所,在校学生17769人。  相似文献   

14.
农牧区小学教育发展停滞不前是目前我国教育方面面临的主要事实,出现这种现象包括了很多原因,根据对县农牧区小学督导实践的思考。经过最后的分析发现有几个方面能够制约农牧区小学教育的发展,根据这几个方面可以提出有效解决措施,为小学教育现状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现代明的基石,也是人民群众实现幸福生活和美好愿望的基础,面对新形势,农村、农民、农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教育支撑。经济欠发达山区要发展好农村教育的关键就是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办好寄宿制学校。这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让广大山区孩子同享优质教育资源和成长幸福的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同时也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甘肃教育》2011,(9):F0002-F0002
金塔县第三中学是金塔县人民政府根据省、市关于加快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统筹和优化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而兴建的一所寄宿制初级中学。  相似文献   

17.
青海民族教育的重点是藏族教育,难点是牧区教育。寄宿制这一办学模式,是多年来青海省在藏族教育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牧区教育的发展的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起来的一条符合我省农牧区地域辽阔、群众居住高度分散实际的成功办学路子。不仅赢得了农牧民群众的接受和拥护,而且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寄宿制是甘南藏族农牧区中小学管理的基本模式,文章以具有典型的寄宿制学校的日常管理为研究内容,并将通过对比探讨,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对于寄宿制的适应能力和教育引导对策。对民族地区寄宿制模式做出较为全面系统的概述,指出面临的困境及基本策略。以最新的教育观念与寄宿制这种特殊的教育管理方式结合,研究学生在老师的适当监护下形成一定的自理能力的假设,拟提出小学高年级和中学成立学生自管会,试图对学生自管会分解一定的任务和管理目标初步划分的试探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都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部分中小学布局进行调整,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创办寄宿制学校,此项工作对于发展农村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寄宿制小学里,寄宿生具有年龄小、自理能力低、自我约束能力差等特点,这给学校的管理者带来多方面的新挑战。因此,如何对寄宿生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为摆在寄宿制小学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麻江县乘着十七大的东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根据农村学龄儿童逐渐减少、学校布局分散、教育资源利用率低、教学质量不高、城乡教育差距大的现状,立足于本县实际,以“抓住关键,大力推进均衡发展;强化根本,着力教育内涵建设;立足素质,全力提升教育质量;把握旋律,致力构建和谐校园”为主线,不断改革创新,在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当中,找准了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兴办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