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六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一决赛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 :一段跑道长 10 0米 ,甲、乙分别从 A、B两端点同时相向出发 ,各以每秒 6米和每秒 4 .5米的速度在跑道上来回往返练习跑步 .问 :在 10分钟内 (包括第 10分钟 ) (1)甲和乙在途中迎面相遇多少次 ?(2 )甲在途中追上乙多  相似文献   

2.
题目一段跑道长100米,甲、乙分别从A、B两端点同时相向出发,各以每秒6米和每秒4.5米的速度在跑  相似文献   

3.
[题目]甲、乙二人在一环形跑道上进行跑步训练,他们在同一起跑点上同时背向而行,两人第一次在距离起跑点400米的A点相遇,相遇后两人以原来的速度前进,甲到了起跑点立即转身返回,乙到了起跑点也立即返回,两人第二次在距离起跑点200米的B点相遇,环形跑道长多少米?  相似文献   

4.
[题目]有甲、乙两只蚂蚁从相距600米的A、B两点同时出发,相向爬行,经过15分钟相遇。如果两只蚂蚁的速度每分钟都提高5米,那么这两只蚂蚁就会在距前一次相遇点15米的地方相遇。已知甲蚂蚁的爬行速度比乙蚂蚁快。求甲、乙两只蚂蚁原来每分钟分别爬行多少米?  相似文献   

5.
环形跑道周长 400 米 甲 , 、两名运动员同时顺时针自起点出发 甲每分钟跑 400 米 乙每分钟 , ,跑 375 米 问 多少时间后甲 。 : 、再次相遇华杯少年数学邀请赛 ?(复赛题 ) 这是一道环形线路的追及问题。特点是:已知环形跑道周长和甲、乙二人同时 同向同地 (起 点出发的各自速度。要求甲、乙再次相遇的时间是多少。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环形与单程线路的区别找出计算追及时间的规律。 甲、乙二人同时同向同地出发,甲每分钟比乙多跑(400-375=25 米,甲前乙后。如果是单程线路,乙一直在甲后面,永远不会追上甲与甲相遇。但现在是…  相似文献   

6.
在追及问题中,存在着两个重要的差:路程差和速度差。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容易得出:路程差=速度差×时间。在解决追及问题时,一定要掌握好这个关系式。例:A、B两地间有一条平直的公路。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驾驶小汽车从B地出发,在A、B两地之间不停往返。他们同时出发,120分钟后第一次相遇;150分钟后,乙第一次追上甲。问:当甲到达B地时,乙共追上甲几次?甲到达B地时,乙在什么位置?分析:由图示可以看出,在首次相遇与首次追上之间,乙在150-120=30(分钟)内走的路程为AC+AD,而甲走完AC+AD需要120+150=270(分钟)。因此,甲、乙的速度…  相似文献   

7.
<正>例1甲、乙两车同时分别从A、B两站相对开出,在A、B两站之间不断往返行驶,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15千米/小时、35千米/小时,并且甲、乙两车第三次相遇地点与第四次相遇地点恰好相距100千米,求A、B两地的距离.分析1甲、乙两车速度比为3∶7.第一次相遇时甲、乙两车所走路程的比为3∶7,将A、B两站的路程十等分,可知第一次相遇点在C处,第二次相遇点在D处,第三次相遇点在E处,第四次相遇点在F处.  相似文献   

8.
[题目]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到B地时,乙离A地还有540米。两人同时出发30分钟后,在途中相遇。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4/5,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米?  相似文献   

9.
[题目]A、B两地相距30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开往B地。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甲车到达B地后又立即返回,在途中与乙车相遇。从开始出发到与乙车相遇,甲车行了多少小时?  相似文献   

10.
问题: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走70米。甲、乙从A地,丙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丙遇到乙以后2分钟又遇到甲。求A、B两地距离。(全国数学竞赛题)这是一道求两地距离的行程应用题。特点是:已知甲、乙、丙的速度,甲、乙从A地,丙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丙、甲相遇时间比丙、乙相遇时间多2分钟。要求A、B两地距离是多少,关键要弄清相遇时间的计算公式,先表示出丙、甲相遇时间和丙、乙相遇时间。公式:相遇时间=总路程(即两地距离)÷二人速度和。解题方法:设A、B两地距离为x米。先算:丙、甲相遇时间=x÷丙、甲速度和;丙、乙相遇时间=x÷…  相似文献   

11.
例甲、乙、丙三人,甲每分钟走8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走40米。甲、乙每分钟走40米。甲、乙两人在A村、丙在B村,三人同时分别由A、B两村相向而行。丙遇到甲后10分钟又遇到乙,求A、B两村间的路程。分析和解:这是一道连续相遇的问题。以甲、乙两人为一方,丙为另一方。双方分别从A、B两村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丙先后与甲、乙两人相遇。只知三人行走的速度及两次相遇相隔的时间,而要由此求出A、B两村间的路程,确实有一定难度。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像这类比较复杂的行程问题,首先应当画出线段图,发挥数形结合的优势,理清思路,找到突破…  相似文献   

12.
[题目]圆形跑道长800米,甲、乙两人同时从圆形跑道某地出发,按逆时针方向沿圆形跑道训练。甲每分钟跑100米,乙每分钟跑80米,甲、乙两人每跑200米休息1分钟,则经过多少分钟,甲能追上乙?  相似文献   

13.
对于环形跑道问题 ,部分同学认识不清。这是因为环形跑的相遇问题没有直线运动那样直观 ,它分背向而行能相遇以及同向而行也能相遇 ,其实 ,环形跑道我们也可以看成直线运动 ,即S =vt ,这样就易于解决了 ,下以几例加以说明。一、背向而行问题例 甲、乙二人在 4 5 0米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 ,甲的速度是 5米 /秒 ,乙的速度是 4米 /秒 ,问 :(1)二人同时同地背向而跑多少时间第二次相遇 ?(2 )二人在相距 9米处同时背向而跑多少时间第三次相遇 ?分析 :(1)设二人同时同地背向跑x秒第二次相遇。则甲跑了 5x米 ,乙跑了 4x米 ,他们共跑了 (2× 4 …  相似文献   

14.
例1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A、B两地之间不断往返行驶.甲车速度是乙车速度的3/7,并且甲、乙两车第,2012次相遇的地点与第2013次相遇的地点恰好相距120千米(反向才算作相遇),那么,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7  相似文献   

15.
下面的题目,表面上看似乎是一般的相遇问题,其实不然。我们可以通过画图,找出相遇的规律,发现周期性,用巧妙的画图方法解题。例1.甲、乙两人在相距120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是每秒4米,乙的速度是每秒5米。如果他们同时从路的两端出发,连续跑10分,他们共相遇多少次?  相似文献   

16.
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乙步行每小时行5千米。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出发,甲行了30千米到达某地后,马上从原路按原速返回,在途中与乙相遇,从出发到相遇,甲、乙要经过多少时间?我是这样解的。先求出甲到达某地用了多少时间:30÷15=2(时),这时乙行了5×2=10(千米);再求两人相距多少千米:30-10=20(千米);接着求出还要行多少时间相遇:20÷(15+5)=1(时);最后求出两人经过多少时间相遇:2+1=3(时)。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一得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在A、B之间不断往返行驶,已知甲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乙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5千米,并且甲乙两车第三次相遇(这里特指面对面相遇)的地点与第四次相遇的地点恰好相距100千米,那么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18.
[题目]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甲车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5千米,A、B两地相距320千米。经过几小时后两车在途中相遇?  相似文献   

19.
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有时除了设出未知数(有直接未知数和间接未知数两种)外,还需引入与问题有关的辅助未知量,从而使得问题易于解决.而这些辅助未知量在解题过程中无需求出(在解题过程中被消去),举例说明如下.例1(河北中考试题)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若同时出发,经24分钟相遇;若乙比甲提前10分钟出发,甲出发20分钟与乙相遇.求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各需多少分钟?  相似文献   

20.
甲、乙两人分别从一座桥的A、B两端同时相向而行,在距A端30(1/3)米处第一次相遇,相遇后甲、乙两人继续前行,分别到达B、A两端后返回,在距B端20米处第二次相遇。这座桥长多少米? 这是石家庄市1992年小学毕业数学试题。一些教师认为该题不适合小学毕业生做,实际上这题有适合学生知识水平的简捷解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