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尔沁文化是蒙古族独特的地域文化之一,它是以游牧为主、狩猎为辅的草原文化逐渐转变为畜牧和农耕复合型的文化。科尔沁文化是在蒙古诸多氏族部落之间相互融合中形成发展的,具有多元型特征。科尔沁文化在积极吸收、融合异文化精华,更新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开放型特征。科尔沁人们不但有英雄的性格,还具有忧患性格,英雄忧患型特征是科尔沁文化深层复杂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2.
新疆汉语方言词汇与新疆地域民俗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汉语方言词汇系统的构成成分内容丰富:有继承中原化的基本词语;有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基本词语,有反映新疆本地特色的语语,有大量的借词等。从这些词语中既反映了新疆汉语语方言的来源,特征也反映出新疆特有的地域民俗化内涵,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语言在其发展变化中具有的融合特点。  相似文献   

3.
海南民俗文化心理具有教育性、功利性、民族性、集体性、变异性、以及传承性的特点。海南民俗文化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中人们心理活动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民俗。个体的活动也离不开他所处的环境,摆脱不了他所处文化习俗的影响。民俗中作为活动的成分存在的就是具有民俗意义的行为。只有从外显的行为表现才能得知内心潜在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4.
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与文化的内在关系,与其他语言教学完全一样,汉语教学不仅是民族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与形成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文化传播交流的过程,所以文化是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民俗文化为基点,探讨针对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如何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杨小凡的"药都人物系列"微型小说塑造了多样的亳州民俗文化。技艺高超的民间艺人,美味可口、别具匠心的民间美食,还有已经消逝的民间习俗,形成了杨小凡微型小说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格。  相似文献   

6.
论汉语修辞与汉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修辞是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从“汉语修辞在汉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和“汉化对汉语修辞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两个方面,阐析了汉语修辞与汉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花儿”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在它身上充分体现了民俗文化的一般特点。但作为一种地方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者,“花儿”体现出独特的民俗价值。本文重点分析了“花儿”的民族性、地方性和时代性特色。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民俗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从节庆、数字、谐音等方面介绍了汉语民俗词语的特点,阐述了熟语中的民俗文化内涵,并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词语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汉语修辞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从"汉语修辞在汉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和"汉文化对汉语修辞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两个方面,阐析了汉语修辞与汉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京族情歌与其民俗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京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环境对京族情歌的生成、传承与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京族情歌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独特的民族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1.
谐音双关是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法,是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彰显着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特质。文章总结归纳了几种带有民俗特色的谐音双关,并从人文角度进行分析,揭示出中华民族注重和谐、含蓄幽默及趋吉避凶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苏北地区的民间风俗深受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产生了独特的民俗现象.苏北民俗作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在传承文明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必须认真做好苏北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从而推动苏北地区的文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3.
续庆慧 《华章》2007,(4):153-154
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一区域性很强的国际博览会.它的发展需要高水平的会展文化;中国-东盟博览会又是区域文化特色鲜明的博览会,民俗文化注入便于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理解和交流,是文化力整合作用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汉语方言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它是民族社会历史以及文化演变的结果.由于汉语方言词汇长久根植于方言区人们的心灵深处,因而能够代表一定区域的文化传统,反映各地多姿多彩、风趣各异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民俗文化的角度研究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产生的影响,并从文化存在的形态以及文化与教育的关系等各方面阐述了深入研究民俗文化对教育教学活动影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廖贞 《现代语文》2007,(9):65-67
方言是因地域之间的隔阂而形成的语言变体,一般所谓的方言,指的是地域方言.汉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众多的人口,分布在广阔的地域,汉语在历史上形成了多样、复杂的方言.与此相应地,汉民族文化也包含着许多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战争、割据所引起的社会分裂,动乱和灾荒所引起的人民的迁徙,是形成方言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对布依族、仡佬族的调查中 ,民族民俗文化的汉化倾向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本文认为经济的发展 ,必然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 ,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融 ,从而壮大中华文化 ,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但同时 ,人类的发展又是离不开多样性的。安顺作为贵州西部黄金旅游线上的明珠 ,其神奇的山水旅游地位极其重要。如何开发好现有的民族多样性文化 ,开展好地方民族风情旅游 ,是安顺经济腾飞的关键。因此 ,如何认识安顺市的民族文化交融 ,既保存现有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又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既是一个社会文化问题 ,也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大问题 ,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本就汉语惯用语中所具有的化价值进行了浅显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9.
汉语谐音的运用及其文化心理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谐音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而汉语中的谐音作为一种普遍的民俗、民风现象存在于汉人的日常生活和文艺创作之中,数量之多,应用之广,一直为汉族人所乐道。一种语言中的谐音成分跟该语言的语音结构固然有直接关系,更重要的是它还跟一定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相联系。弄清楚汉语谐音与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关系,有助于人们理解和掌握汉语交际语言,并在语言运用中表达得体。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阐述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汉文化;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汉文化对学习汉语言的推进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